新華社長沙10月13日電(記者蘇曉洲)湖南省擁有近4000萬農村人口。如今,湖南農民除了務農、外出打工,“農家樂”也成了一條致富的途徑。在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很多“農家樂”靠經營“郊外的陽光”,遊客爆棚,進賬頗豐。一些地方政府察覺到了“農家樂”經濟的巨大潛力,正在積極籌劃或實施激勵措施。
今年的國慶黃金周,長沙的各大出城口經常一大早就會出現私家車“排隊”。在自駕出遊的車流中,有相當一部分不跑長線,而是直奔城市周邊的農家樂。在望城縣一處農家樂,各色私家車擠滿了青山綠水之間的村道。城裏人在鄉間磨豆漿、打擂茶、採橘子、摘獼猴桃、騎馬、釣魚,大人小孩玩得樂哈哈。在株洲、湘潭等城市,很多媒體將“農家樂”比喻為照亮鄉村經濟的“郊外陽光”。在網絡、報紙、電臺和電視臺上,“農家樂”是報道的“熱詞”。
記者從長沙市有關部門了解到,“郊外的陽光”創造的假日經濟價值,已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如經營“農家樂”比較出名的望城縣光明村,很多農戶過去務農每戶年收入才3000多元,辦“農家樂”半年來,月收入就邁上了1萬元臺階。統計顯示,眼下環繞長沙的“農家樂”有1600家左右,今年上半年直接經營收入有9億元。而辦“農家樂”很出名的益陽市桃江縣,今年“十一”黃金週期間就接待遊客15萬人次,創旅遊綜合收入5031萬元。
記者從湖南很多地方了解到的情況看,湖南“農家樂經濟”近年來同比呈20%的速度增長。其業態,也從最初一些城郊農戶辦“農家菜館”、釣魚場開始逐步向利用田園景觀和農業資源,提供觀賞、採摘、垂釣、遊樂等體驗性休閒活動拓展。
但不容忽視的是,湖南“農家樂經濟”也有瑕疵:管理人才匱乏,導致一些農家樂“圈了地上不了項目,上了項目找不足客源,來了客源賺不到錢”。此外,星羅棋佈的“農家樂”,食品衛生安全、服務粗放等問題也比較突出。
在上述背景下,湖南一些發達地區區縣,開始籌劃或實施系統化的扶助措施。長沙縣縣委書記楊懿文説,“農家樂經濟”未來是振興農村經濟發展的一把鑰匙,但在實行聯産承包分田到戶的湖南農村,農民人均往往只有不到一畝耕地,山林、湖泊等最具觀賞和休閒價值的資源,也是幾十甚至幾百家農戶共享所有權,分散經營難以突破人才、環保、衛生等瓶頸。為此,長沙縣通過鼓勵土地流轉、農民參與分紅和提供就業機會等方式,成功地形成了集約幾百畝、數千畝乃至更多土地的規模化農家樂。隨著工商資本大舉進入,長沙縣休閒農(漁)業園區、森林公園、度假山莊等相繼出現,出現了系統化的大型農業、旅遊業綜合聯動型産業,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為農民創造了大量“離土不離鄉”的就業機會。
在寧鄉縣,縣旅遊局則邀請專家在一些“農家樂”比較集中的村莊對專業農戶展開旅遊業務講座,培訓農民掌握庭院設計和園林修剪、餐飲服務技能、接待禮儀禮節、內務整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