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中國-東盟自貿區2010年正式啟動 步入零關稅時代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2月3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南寧12月31日電(記者王軍偉、程群)按照《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時間框架,2010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貿區正式啟動,這標誌著這片由中國和東盟10國組成的,接近6萬億美元國民生産總值、4.5萬億美元貿易額的區域,開始步入零關稅時代。

    中國-東盟自貿區是世界第三大自由貿易區、人口最多的自由貿易區,也是發展中國家之間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其啟動後,中國對東盟的平均關稅從之前的9.8%降至0.1%;而東盟6個老成員國文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對中國的平均關稅從12.8%降低到0.6%,4個新成員國越南、老撾、柬埔寨和緬甸,90%的商品將於2015年實現零關稅。

    在上世紀90年代末的亞洲金融危機中,我國堅持人民幣不貶值,和東盟國家共同渡過了難關。危機之後,雙方深刻認識到,加強互利合作,推動經濟一體化,是實現共同發展與繁榮的必由之路。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2002年11月4日,我國與東盟10國的領導人在柬埔寨首都金邊共同簽署了《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提出了建立中國-東盟自貿區的藍圖。

    據介紹,早期收穫計劃是在中國—東盟自貿區框架下最先實施的降稅計劃,啟動時間為2004年1月1日。儘管當時我國與東盟還沒有就全部貨物的降稅安排達成協定,但為了使雙方儘早享受到自貿區的便利,雙方決定選擇一些共同感興趣、互補性強的産品,用較快的速度和較大的幅度提前進行降稅,先行開放市場。

    2009年8月15日,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與東盟10國的經貿部長共同簽署了中國-東盟自貿區《投資協議》。協議的簽署標誌著雙方成功完成了中國-東盟自貿區協議的主要談判。

    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成,雙方貿易互補性的發展潛力將愈發凸顯。廣西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古小松説,中國與東盟的互補性貿易將極大豐富雙邊國內市場。東盟國家鋼材生産成本較高,産能不足,為中國鋼材出口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同時,中國從東盟進口的原油、成品油、塑料原料、天然橡膠、鐵礦砂和煤炭等能源型商品,可有效解決中國生産性原材料不足和能源缺口的困境。

 
 
 相關鏈結
· 商務部召開“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新聞發佈會
·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論壇1月初在廣西南寧舉行
· 專訪:馬來西亞積極迎接中國-東盟自貿區全面建成
· 馬飚:全力以赴辦好2010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論壇
·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將於2010年1月1日全面啟動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