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自力更生建家園—記四川地震災區的基層幹部群眾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2月05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成都2月5日電(記者楊三軍、侯大偉、江毅、葉建平)麥苗青青、梅花盛開。

    立春時節,曾經是一片廢墟、滿目瘡痍的四川地震災區,如今已煥然一新、生機勃勃。

    汶川大地震襲來時,整個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災區這片土地上,聚焦在4500萬受災群眾身上。災區人民沒有讓世界失望,僅僅一年多時間,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和無私幫助下,自強不息、堅韌頑強的災區基層幹部群眾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用自己的雙手重建起美好家園,邁向新生活。

    “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幹”“有手有腳有條命,天大的困難能戰勝”——這是災區人民從內心深處喊出的最強音

    英國哲學家培根説:“超越自然的奇跡,總是在對厄運的征服中出現的。”

    或許,在特大震災突襲之初,四川災區人民也曾徬徨甚至絕望,然而,他們最終選擇了堅強。

    “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幹”“有手有腳有條命,天大的困難能戰勝”——這兩幅出自青川縣棗樹村、在災區廣為流傳的標語,道出了災區人民永不向命運低頭的堅韌。

    汶川地震發生後,棗樹村村民家園盡毀。面對不斷的余震,左手殘疾、妻子先天聾啞的村民石光武,流淚、絕望……

    “地球的事情,我們咋管得了?早建新房早入住。”村黨支部書記羅義碧的一句話,讓石光武在國家補助政策尚未明確時,便下決心“説幹就幹,大不了從頭再來”。就這樣,他不僅在全村率先動工建新房,還第一個搬進了新居。

    羅義碧説,兩幅標語中,前一幅出自村民李玉明之口,後一幅出自石光武之口,其後又經過他和時任村委會主任的雍明改編,由雍明書寫、貼上去的。

    “石光武的示範作用和這兩幅標語的鼓舞作用很大,棗樹村成為全縣第一個完成農房重建的村子。”

    入住新房後,石光武開了一個小賣部,平時由他進貨、妻子經營,每個月有六七百元的純收入。此外,他還經常到附近打零工補貼家用,當初建房借的2萬元錢已經還清。

    “二人連心,地動山搖何所懼;一臂獨擎,天下困難能戰勝”,橫批“自強不息”——這副充滿豪情的木底對聯,挂在了石光武開的小賣部門口。 與青川縣相鄰的是重災區劍閣縣,早在國家補助政策還沒公佈時,當地的農房重建就在縣委、縣政府的號召下幹起來了。記得2008年8月在劍閣縣城北鎮民主村採訪時,很多村民都在忙著蓋新房,村口挂著寫有“自己動手、友愛互助、重建美好家園”的大紅條幅,在陽光下分外醒目。

    記者最近重訪民主村時看到,這裡已看不到任何地震留下的痕跡,一棟棟新居門上貼著春聯。

    磚工劉學紅家是全村最早搬進新居的。他是一位36歲的壯小夥,腦筋靈活。

    “來來來,請到家裏坐著喝茶!”劉學紅熱情招呼記者。在他家的新房內,大陽臺、廚房、衛生間、臥室,配套齊全;沙發、電視機、電冰箱、DVD等一應俱全。

    “地震是天災,重建主要得靠自己。在村裏,我動工最早,2008年7月20日就搬進來了。”劉學紅説,“當時國家的補助政策還沒下來,但縣裏很早就出臺了戶均補助1000元的政策,號召大家不等不靠,自己動手重建家園。”

    “家裏的房子建成後,我便在附近幫鄉親們蓋房,每天工錢80元至100元;後來大家的房子建得差不多了,我又到黑龍江援建劍閣縣的工地上去打工,一天120元。我愛人也打工。另外,家裏除了糧田,還有1畝多枇杷,年收入也有五六千元。只要人勤快,過日子沒問題。”

    在汶川縣城東街路口,地震後一個月便出現了一個露天裁縫攤。每天9點,小腿殘疾的老人李萬柏,就讓老伴把他送到這裡,妻子再騎三輪車回家把那臺老式的蜜蜂牌縫紉機拉過來。

    李萬柏老人當時對記者説,原來開的一個裁縫鋪在地震中塌了。“我們不能等著政府的救濟呀,有這把手藝,閒著也難受。”

    記者最近重訪汶川時,李萬柏老人已搬進新租的舖子:“現在好多了。全家人搬進了新房,我知足了。”

    石光武、劉學紅、李萬柏,地震災區的普通人,他們的堅強表現和輕鬆心情,感動著記者。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在曾經是一片廢墟的大地上、山野間,一棟棟新房子像青草一樣頑強地“生長”出來,其中充滿“草根”智慧的影子

    俄羅斯著名作家普裏什文説過:“在那些曾經受過折磨和苦難的地方,最能長出思想來。”

    農房重建是地震災區規模最大的一項工程,涉及140多萬農戶。國家對重建房屋的農戶實施補助政策,標準為戶均2萬元。對於許多重災區的重建農戶來講,如何在保證質量、安全的前提下,用最少的錢儘快把新房建起來,是個難題。

    來自四川省政府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末,全省納入國家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126.3萬戶農村永久性住房全部完成,因余震等因素新增的19.6萬戶農村住房重建已開工99.9%,其中完工77%,今年春節前後災區農戶基本都可以住進新房。

    這一巨大成績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災區基層幹部群眾的創新精神。在重建戰場,處處閃爍著“草根”智慧的火花。

    一排排嶄新的樓房一字排開,樓前小院綠草如茵,而且還建有便民超市、理髮室等公用設施。安縣黃土鎮方碑村的災後新居,令人賞心悅目。

    方碑村黨支部書記李付軍説,在充分尊重村民意願的前提下,全村採取了合夥建房的方式,即合夥選址、合夥買材料、合夥請工匠,不僅省地、省工、省錢,還便於未來生産發展。

    在都江堰市,農房重建有更新的模式,即“城裏人與受災農戶聯建住房”。

    在大觀鎮茶坪村,記者見到了有“農房聯建第一人”之稱的村民王全,他正悠閒地坐在寬敞明亮的別墅式新房中喝茶。可能很多人不會相信,這套238平方米的房子沒有花一分錢。

    茶坪村位於青城山後山,風光秀麗,每年夏天都有很多城裏人來此休閒度假,不少村民也就借此開起了農家旅店。誰想到,一場大地震讓村裏的農房毀損殆盡,王全在地震前修建的農家旅店也未能倖免。

    “地震後正當我為重建資金髮愁時,忽然想到過去曾經來村裏度假的城裏人張先生。能否雙方聯建呢?”王全説,“誰知電話一打,一拍即合。我拿出得到確權的223平方米宅基地,由張先生出資建兩棟樓房,一棟歸我所有,一棟歸張先生所有。兩棟房子都可用作農家旅店,我以後的生計也解決了。”

    王全能夠免費住進“自己10年也建不起來”的別墅式新房,得益於成都市的農村産權制度改革。作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成都近年來實施以“明晰産權、還權賦能”為特點的農村産權制度改革。汶川大地震之後,都江堰、彭州等極重災區正是利用統籌城鄉改革的成果,創新災後重建機制,引入社會資金與受災農戶聯建災損房屋,使老百姓切切實實得到實惠。

    如果説都江堰的“聯建”模式是個特例,那麼青川縣的“木結構新型農房”則是農民的一個創舉。

    記者在蒿溪鄉光輝村看到,村民杜建華家正在新房前和幾位鄉親忙著殺“年豬”。新房是二層小樓,青瓦、白墻、人字頂,散發著濃郁的川北民居特色。

    “這是木架房,木頭是自家山林中砍的,新房修得特別快,比水泥框架房便宜不少。”杜建華説,“這不同於老式的‘穿鬥式’農房,而是將木柱和木梁等構件用鋼板和鋼釘固定,這種房子抗震性好。”

    青川縣的重災農戶大多在山區,交通不便,加之餘震不斷,震後磚、水泥等建材供應緊張,農房重建推進速度一度較為緩慢。杜建華家的“木結構新型農房”省工、省錢、抗震,非常適合當地實際。為此,當地政府將這一經驗在山區農民中推廣,並鼓勵和支持企業以各種方式參與農房重建。

    青川縣縣長陳正永告訴記者,“木結構新型農房”已成為青川農房重建的一大特色。後來,一些企業乾脆生産出成套的鋼構件和木構件,部分木材是從俄羅斯進口的,比本地採購價格還便宜。建房時,施工人員直接將木構件用鋼板和螺栓組裝起來即成框架,每套房子1個月左右就能建成,大大加快了全縣農房重建速度。

   搬進新居的災區群眾用自己勤勞的雙手,為建設美好新生活努力著。不僅是為了告慰逝去的親人,更是為了報答那些幫助過他們的人

    貝多芬曾説:“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絕不被命運所壓倒。”

    2月初的北川,寒意仍濃。擂鼓鎮板房社區內門市林立、車來人往。大地震過去一年多,這個飽受創傷的鎮子逐漸恢復了活力。

    在“北川羌族自治縣羌繡製品廠”門前,擂鼓鎮勝利村村民韓玉梅坐在一張小凳上,專心地繡著一個香包,腳邊的小籃子裏裝滿了紅、黃、綠等各種彩色絲線。這種手工羌繡很受市場歡迎,一個香包可以讓韓玉梅獲得80元左右的收入。

    地震初期的韓玉梅一度很茫然,丈夫“走”了,一對雙胞胎女兒還在上小學。她説:“那時候我每天晚上都是在流淚中入睡,家裏沒有了經濟收入,一家老小以後怎麼生活?”

    震後不久,韓玉梅便主動參加了村裏組織的羌繡培訓,現在一個月能賺到800多元。雖然生活還不富裕,但她的心裏踏實了不少:“現在我有事做、有收入,就可以慢慢把建房時欠的錢還上。最讓我高興的是,兩個娃娃都很乖,非常懂事,學習成績也不錯。”

    “人有希望才能活下去,兩個娃娃就是我最大的希望。”韓玉梅放下手中的活抬頭説,“我會把兩個娃娃培養成人,讓她們的爸爸放心。”

    災區重建為受災群眾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機器轟鳴的建築工地上,勤勞的災區人民正在為心中美好家園揮灑汗水。

    在北川新縣城建設工地上幹活的鄒繼愛,對於“家”這個字刻骨銘心。她是擂鼓鎮平上村人,地震發生時,她家位於北川老縣城邊上、蓋好不到3個月的新房倒塌了,留給夫妻倆的是失去3位親人的傷痛和幾萬元欠債。

    鄒繼愛説:“我們兩口子原本在福建打工,地震後回來了,就一直沒出去。前期是因為要建新房,房子建完後,我發現縣裏到處是重建工地,找個活兒非常容易。現在我們兩個每天可以掙200元左右,照這個速度,欠的錢一兩年就可以還清。”

    鄒繼愛告訴記者,逢年過節,她和丈夫都會回北川老縣城,在原來的房子前給逝去的親人燒上一柱香。“新房開工了、入住了,娃娃在學校又考了個100分……每次我都會把家裏的新變化告訴他們,就是想讓他們放心!”

    青瓦、白墻、蔥翠的小院、六大間房子……這是53歲的鮮天全地震後建起來的新家。老鮮是綿竹市遵道鎮棚化村人,地震前經營“農家樂”,女兒正在上大學,日子過得很紅火。然而,突如其來的地震帶走了他的老伴,還有他大半輩子經營的家。

    只要心存希望,就能創造未來。2009年1月18日,是老鮮搬進新家的日子,來綿竹援建的江蘇省常州市免費提供了一些傢具和生活用品:一張床、一張桌子、一個電飯煲、一台飲水機。當年,老鮮還迎娶了新人,一家人開始了新生活。

    新房是建好了,可是還建房借款、供孩子上大學都需要錢。老鮮重操舊業,辦起了“農家樂”。

    “大愛無疆,感恩至遠”,這8個大紅字,就刻在青川縣白家鄉佛山村樊秀琳家的新房上。今年35歲的她和丈夫在外辛苦打工十餘年,好不容易建起一棟三層樓房,不幸被地震化為烏有。

    “當時,一看什麼都沒有了,我眼前發黑,栽倒在地。家裏還有兩個孩子在上學,感覺沒法活了!”樊秀琳告訴記者,鄉黨委書記黃楨富到村裏查看災情,對她説:“有黨和政府在,不要怕!”

    樊秀琳的新房是一棟二層小樓,去年5月14日入住。“能蓋起這個房子,多虧了政府和浙江援建方的支持。”樊秀琳説,“這個支持既有物質上的,更有精神上的,我是發自內心地感恩。”

    “雖然又借了五六萬元的債,但是,我和愛人都還年輕,從頭再來嘛。”樊秀琳信心滿懷地説。 

 

汶川地震災區重建報告:重建中崛起 希望中奮進

    “跟去年相比,這口氣算是緩過來了。房子建好了,馬上還有一筆1萬元捐款發,我打算用這筆錢來添置生活用品。家裏喂了兩頭豬,打算殺一頭過年。”臨近新春,地震災區四川省青川縣紅光鄉東河村村民何清芝已經為過年著手做準備。詳細>>>

汶川大地震災後重建奇跡昭示:重生,在祖國懷抱中

    新華社成都2月1日電(新華社記者劉欣欣、叢峰)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不到兩年時間,四川地震災區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一片片曾是廢墟的土地上,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學校書聲瑯瑯,車間機器轟鳴。

    今天,當我們重新走過那些曾經令我們心酸流淚的重災區時,我們不禁被一個又一個重建奇跡震撼了。奇跡的背後,昭示著什麼呢?詳細>>>

拼搏才能勝利 喜看新成就—四川災後重建大掃描

    春節來臨再走災區,看恢復重建,到處都是新的氣象。

    團結拼搏的中華民族,在災後恢復重建不到兩年的時間裏,在10余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然創造出了史詩般的人間奇跡——

    異地重建的北川新縣城,首批40萬平方米150多棟安居房已封頂,兩萬施工人員晝夜奮戰,一個現代化的羌族文化城雛形初現;

    青川的崇山峻嶺間,150多座大小橋梁飛架,群眾出山不再難;

    震中映秀劫後重生,正變身風光秀美的溫情旅遊小鎮;彭州龍門山鎮從廢墟中站起,成了重建“精品鎮”;遭受重創的阿壩水磨羌城隱現“麗江”靚影。詳細>>>

 
 
 相關鏈結
· 四川:地震災區再生育家庭已出生嬰兒1600多名
· 江蘇省援建汶川地震災區:500天捧出一個新綿竹
· 四川省地震災區兩萬多農村特困無房戶住上新房
· 天津市召開對口支援陜西地震災區恢復重建座談會
· 青川地震災區首批外寄“三孤”老人2日回家過年
· 汶川地震災區重建報告:重建中崛起 希望中奮進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