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 在如今的國際科研項目中,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國人越來越多,許多重要國際項目都少不了中國的參與。廣泛的國際科技合作見證了中國科技的“全球化”趨勢,使中國科技從中受益,而中國科研也以自己的智慧反饋世界。換一個角度看,“全球化”正是中國科技自己的選擇。
全球化 讓科研融入“活水”
積極參與國際科技合作是中國科技趕上世界科技潮流,融入科研“活水”的必由之路。
法國巴斯德研究所以其在流行病學、免疫學等方面的成就蜚聲全球。2004年,該所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創立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開展病毒學、免疫學及疫苗學等方面的研究。
“巴斯德與中國的合作在20多年前就已開始,”巴斯德研究所所長艾麗斯·多特裏對新華社記者説,“在雙方的緊密合作下,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發展十分迅速,到2012年,將擁有400名研究人員。”
從政府到科研機構,中國越來越重視國際科研合作,“走向全球”已是中國科技界的共識。
2009年,英國《自然》雜誌報道説,兩支中國科研隊伍首次利用iPS細胞培育出活體小鼠,引領了國際幹細胞研究領域的一場“奇兵突圍”。
帶領其中一支科研團隊的科學家、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周琪認為,國際交流合作在科研中至關重要。周琪説:“我就曾經建議與法國農藝研究所建立聯合實驗室。現在,他們那裏有研究人員來中國進行項目合作,我們也帶法國的研究生。外來人才的到來,對改善我們的科研環境和科研文化,以及跟蹤國際最新研究動向有很大意義。”
截至2008年,中國已與152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科技合作關係,同其中97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103個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廣泛而深入的國際科技合作使中國有機會接觸最新的國際科研項目,參與頂尖的國際科研團隊,體驗先進的國際科研文化。
引進來 以合作發展自我
談到與中國的合作,巴斯德研究所所長多特裏説,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理念是將法國研究機構的文化、風格和運營模式引入中國,研究所中西結合,充滿國際化氛圍,同時帶有鮮明的“巴斯德特色”。如今,研究所已經很好地紮根中國。
成功合作除在科研方面為雙方帶來豐碩成果外,在科研理念、科研文化革新以及人才培養方面,也使中國科研人員受益頗多。
多特裏説,研究所在培訓人才方面成績斐然,尤其是在公共衛生安全領域,研究所不僅提供理論課程,還進行實踐培訓,幫助培養了不少中國科研人才。
在這方面,中國科學家也有著同樣感受。
周琪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在幹細胞研究領域,中國正是通過加強國際交流,從國外大批引進人才,同時建立起國內的人才平臺,從而在人才建設,尤其是團隊組織上取得了優勢。
周琪還指出,借助國外資源,發展以我為主的項目,在雙贏的基礎上,逐步起到主導作用,這也是中國科研未來發展的方向。
迎挑戰 用智慧反饋世界
“世界面臨的挑戰需要各種不同智慧來共同應對,”英國劍橋大學副校長伊恩·萊斯利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
萊斯利認為,全球化背景下,國際科技合作是科技發展的一大趨勢。中國科技帶著廣泛參與國際合作的意願和訴求,正逐步融入全球科技發展交響樂。他認為,在 低碳能源研究等許多領域,中國智慧將成為解決全球性科技難題的重要力量。
國際人類蛋白質組計劃(HPP)是繼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之後的又一項大規模的國際性科技工程。2004年,中國科學家發起並領導了“國際人類肝臟蛋白質組計劃”。這是該計劃的首批行動計劃之一,是中國科學家首次領導執行重大國際科技協作計劃。
在國際上尋找合作夥伴,不僅推動了中國與合作國科技的共同進步,也使有關成果切實惠及世界人民的生活。
巴西航天局衛星、實用和開發部門的負責人蒂爾索·維萊拉向新華社記者介紹巴中地球資源衛星項目時説,“我們從1988年開始合作,製造了3顆地球資源衛星,目前仍有兩顆星在軌運行”。
這些衛星提供的數據惠及農業、國土、災害和環境監測等行業,為中巴兩國乃至世界諸多國家提供了優質服務,被譽為造福人類的“百家星”。無論是在巴西亞馬孫地區的叢林砍伐治理,還是在中國汶川地震的救災工作中,衛星發回的圖片和數據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同時,中巴兩國還向非洲國家免費提供衛星服務。維萊拉介紹説:“我們有一項服務非洲的計劃,通過這項計劃向一些非洲國家提供數據和圖像。”
維萊拉説:“這一項目創造出一個範例,即發展中國家怎樣合作並成功完成一項高科技計劃,向人類社會提供有用的信息。”(綜合新華社記者劉石磊、李學梅、黃堃、趙焱、楊駿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