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李毅中:加快産業結構調整 促進工業轉型升級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3月16日   來源:求是

加快産業結構調整 促進工業轉型升級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 李毅中

    日前,胡錦濤同志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上強調,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一個重點是加快推進産業結構的調整。在國內外經濟格局發生深刻變化的關鍵時期,不失時機地推進工業結構調整與升級,這關係到改革開放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戰略任務。

    一、我國工業經受住國際金融危機的嚴峻考驗,實現了回升向好的重大轉變

    2009年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面對挑戰,我們緊緊圍繞“保工業,就是保增長、保就業、保穩定”大局,多措並舉,狠抓落實,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了工業增速回升向好的“V”型反轉,全年累計增長11%,為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著力擴大內需、穩定出口。推動實施家電、農機、汽車摩托車下鄉以及汽車、家電以舊換新、1.6升以下小排量乘用車購置稅減半等政策,有效地拉動消費、惠及民生。其中,汽車産銷量分別為1379、1364萬輛,均居世界第一。推動國家7次下調出口退稅率,全年為工業新增退稅額1530億元,為扭轉我國出口急劇下滑,確保工業出口降幅收窄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2009年11月,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5.3%,結束了連續12個月同比下降的局面。

    著力推進重點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實施。在工業發展最困難的時候,黨中央、國務院提出了重點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圍繞這一戰略部署,國家發改委與工業和信息化部編制完成了十大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了165項實施細則並逐項推動落實,全面加強行業指導。這些政策的實施,有效提振了企業信心,保障了重點行業的穩步發展。

    著力發揮企業技術改造的突出作用。通過努力,國務院設立了200億元的中央財政技術改造專項資金,重點支持企業在品種質量、節能降耗、環境保護、裝備水平、安全生産和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等薄弱環節進行技術改造。2009年,拿出230億元支持了4441個項目,合計拉動了6326億元的社會總投資,拉動系數為28倍。

    著力兼併重組、淘汰落後和節能減排。機械、冶金、汽車、有色、電子信息等重點行業的並購重組加速推進,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煉鋼、煉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焦炭等行業淘汰落後産能取得初步成效,全年分別淘汰落後産能1691萬噸、2113萬噸、7416萬噸、600萬重量箱、31萬噸、1809萬噸。2009年規模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以上,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繼續呈下降趨勢。

    著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重點支持電子信息、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産業以及軟體服務、現代物流等生産性服務業發展。通過發放3G牌照和促進TD等3G産業發展,快速形成了新的增長點,當年直接投資1609億元,帶動了網絡、服務和新業務的快速發展。應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産業效果明顯,正在催生一批新的增長點。

    著力改善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增強發展活力。積極發揮牽頭部門作用,從政策法規、融資信貸、財稅扶持、政府服務平臺等方面,為中小企業發展創造更好環境。2009年,4800戶擔保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了8500億元的貸款擔保。截至2009年9月,中小企業貸款佔企業貸款的59%,小企業貸款增加1.1萬億元,增長27%。中央財政安排了96億元中小企業發展資金和30億元技術改造資金,中小企業技術改造、開拓市場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著力科技創新和質量品牌建設。在關鍵領域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創新成果,重大裝備自主化和本土化水平不斷提高,一批科技專項成果正在加速産業化。國防科技工業重大項目進展良好。以品種、質量、品牌、服務為重點,全面加強工業産品質量管理,引導消費,拉動發展。完成2.3萬項標齡10年以上行業標準復審,發佈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3120項。

    二、把握好工業轉型升級的戰略機遇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更加注重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今後一個時期,我國工業面臨的形勢錯綜複雜,任務艱巨緊迫。

    一是我國工業和信息化發展面臨深刻變革和挑戰。從外部發展環境看,全球經濟結構加速調整,新的格局正在形成。發達國家重新重視發展實體經濟,提出了“再工業化”、“低碳經濟”、“智慧地球”等新的理念,加快佈局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環保、生命科學等領域發展,搶佔未來科技和産業發展制高點,這從客觀上對我國經濟發展形成了巨大的壓力和制約。從內部發展環境看,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下,我國工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更加突出。主要表現為:産業結構不合理,部分行業産能過剩嚴重,過度依賴投資和出口,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缺乏核心技術和品牌,總體上處於國際産業分工體系的中低端。我國工業目前仍主要依靠大量消耗物質資源,資源環境難以支撐,發展不可持續。要贏得這些挑戰,必須按照胡錦濤同志提出的痛下決心、狠下功夫,堅決打好轉方式、調結構這場硬仗的要求,加快産業結構調整,促進工業轉型升級。與此同時,也要看到:我國工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全球經濟的深度調整為我國加快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提供了時間和空間。主要發達國家在國際金融危機中遭受重創,市場需求、供給結構和貿易結構都面臨深度調整,經濟復蘇緩慢乏力,結構調整優化需要較長的過程,這在客觀上為我國加快結構調整、縮短與發達國家差距提供了寶貴的時間和空間。同時,經濟下行時的“倒逼機制”往往也給結構調整、産業升級增添壓力和動力。

    二是我國已進入必須以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促發展的新階段。我國工業經歷長期高速發展後,面臨新的週期性調整壓力,進入需要推動轉型升級的發展新階段。同時,我國工業發展也具備了加快結構調整的有利條件和物質基礎。面對工業化、信息化和城鎮化的發展趨勢,我國工業必須努力推進轉型升級。

    三是中央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為促進我國工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強大動力。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的政策措施,著力擴大消費需求,培育消費熱點;啟動總額達4萬億元人民幣的兩年投資計劃,引導帶動社會資金投入;制定實施重點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改善中小企業的融資和發展環境;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重視推進技術改造和自主創新,加快實施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深化社會保障改革,擴大就業渠道等。這些重大政策的實施都將為推進工業轉型升級提供重要保障。

    總體看,我國工業發展的條件和動力正在發生重要變化。我們要把經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切膚之痛轉化為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動力,搶抓發展機遇,促進工業由大變強。

    三、推進結構調整、加快工業轉型升級的思路與措施

    推進工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主要目標是:從主要依靠規模擴張、過度消耗能源資源的粗放發展向注重效率、注重發展質量和效益的可持續發展方向轉變,促進我國工業良性循環,加快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步伐。

    促進工業平穩較快發展,為推進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打好基礎。當前,要堅持把改善供給結構、促進擴大內需作為保持工業平穩較快發展的根本途徑,著眼于完善促進消費各項政策,增強消費需求對工業增長的帶動作用。抓住3G發展、三網融合等新機遇,開拓新型消費領域。促進出口産品結構調整,穩定勞動密集型産品出口,擴大傳統優勢産品和自主品牌産品出口,實現內外需均衡發展。

    抓住當前戰略性機遇,加快工業結構調整。一是調整工業産業結構。根據工業化進程和消費結構升級要求,調整輕重工業結構,推動協調發展;推動製造業與服務業結合,推動勞動力密集與資金密集、技術密集型産業協調發展。二是改善産業組織結構。按照市場競爭、規模經濟、專業分工、産業配套的原則,提高産業集中度,形成以産業鏈為紐帶,骨幹企業為龍頭,大中小企業協作配套、産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發展的産業組織結構。三是提升技術和産品結構。開發生産各具優勢和特色的産品,引導消費、擴大消費。四是優化工業區域佈局。堅持工業區域功能化、差異化發展,形成與地區資源、能源及環境容量相適應、主導産業特色優勢突出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建立産業區域協調互動機制,引導沿海地區與內地産業有序轉移。

    抓住主要環節,切實推進發展方式轉變。一是加快企業技術改造,推動工業內涵式發展。儘快建立起推動企業技術改造的長效機制,使持續的技術改造貫穿于我國新型工業化發展的全過程。二是推進兼併重組和淘汰落後産能,抑制部分行業産能過剩和重復建設。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於落後産能退出的市場環境和長效機制。把住土地、信貸兩個“閘門”,提高能源消耗、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準入門檻,抑制部分行業産能過剩和重復建設。三是大力推進工業領域節能降耗和減排治污,促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工業發展。四是以産業基地和工業園區為載體,促進産業集聚、集約式發展。

    以促進信息技術的深度應用為途徑,提升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水平。從企業、行業和區域三個層面,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的全方位、多層次、高水平融合。加快利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制定實施鼓勵物聯網發展的政策措施,催生新型産業。推進國産軟硬體的研發應用,推動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發展。

    以加強自主創新為動力,走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以實施重大科技專項為契機,整合科技資源,突破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作用,以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用相結合,引導創新要素和資源向企業聚集。實施工業産品質量振興和自主品牌戰略,推進産品和市場創新,有效拉動消費,提升消費結構。實施標準和知識産權戰略,形成一批核心自主知識産權和技術標準。引導企業實施財務資金、人力資源、戰略規劃和市場營銷等關鍵環節的管理創新,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完善政策保障體系。堅持市場機制和宏觀調控相結合,協調解決結構調整和工業轉型升級中的重大問題。制定支持淘汰落後産能、企業兼併重組、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工業園區等財稅、金融、環保、土地、進出口措施,完善有利於工業轉型升級的社保、人才、就業等相關政策,為推進工業轉型升級提供制度保障。

    3月12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中心在北京梅地亞中心舉行主題為“工業結構升級和中小企業發展”的集體採訪。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出席並回答記者提問。這是李毅中在回答記者提問。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

李毅中:2010年我國工業增速預期目標為11%左右

    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記者劉錚、岳德亮)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12日表示,今年要實現經濟增長8%左右,工業系統把工業增速目標設定在11%左右。

    李毅中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的集體採訪中説,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我國工業增速實現了一個標準的“V”字反彈。今年前兩個月工業增速雖達20.7%,但有去年同期基數很低的原因,不能盲目樂觀。二三季度以後,隨著基數的提高就不會再有這麼高的增速。根據去年經驗,要實現8%左右的經濟增長,工業要增長11%左右。

    “今年既要保增長,更要調結構。”李毅中指出,首先要把投資結構調整好,特別是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去年中央財政200億元貼息,拉動了4441個技改項目,總投資6326億元,這是內涵式發展。此外,要遏制鋼鐵、建材、煤化工等盲目投資,把過剩産能控制住。  >>>詳細

李毅中發表《我國工業和信息化發展與展望》文章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在國家行政學院主辦的《行政管理改革》2010年第一期發表了題為《我國工業和信息化發展與展望》的文章。

    李毅中在文中首先回顧了2009年工業和信息化系統的主要工作。在全系統的努力下,從去年二季度開始,工業經濟扭轉了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增速大幅下滑的局面,呈現止跌回升企穩向好的態勢,預計全年增長11%左右。

    李毅中指出,我國經濟運行仍處於鞏固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保增長任務依然艱巨,調結構、轉方式任務更加迫切。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把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作為今年工作主線,切實提高工業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技術改造和自主創新,更加注重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更加注重淘汰落後、兼併重組和節能減排,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軍民結合,保持工業平穩較快發展。  >>>詳細

 
 
 相關鏈結
· 我國將修訂産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 加大結構調整
· 財政部建議加快産業結構調整 重視發展虛擬經濟
· 李毅仲介紹工業産業結構調整等方面情況
· 我國推進産業結構調整 保增長不忘淘汰落後産能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