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中日韓美四國高中生學習意識狀況比較研究"發佈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4月08日   來源:新華社

調查顯示:六成受訪中國學校
重視鼓勵學生發言提問 比例超過日韓美三國

    新華社北京4月8日電(記者 賈楠)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8日公佈的“中日韓美四國高中生學習意識與狀況比較研究”結果顯示,62.2%的中國學校重視“鼓勵學生積極發言、提問”,這一比例高於日本、韓國和美國。

    然而,調查同時發現,仍有77.3%的中國受訪學校基本採用了“講授課本內容為主,要求學生認真聽講、記住”的授課方式,高於日本的53.5%、韓國的43.4%和美國的20.4%。同時,中國受訪學校中“以考試為目標,佈置較多習題”的情況也多於其他三國。

    調查顯示,與日、韓兩國相比,有更多美國和中國的受訪高中生希望增加選修課,特別是許多中國學生想學些“進入社會後更有用的知識”,這一比例高達94.5%。在師生關係方面,美國教師最受學生歡迎,近六成中國受訪高中生認為老師太看重成績。

    據介紹,2009年9月至10月,中日韓美四國聯合實施了高中生學習意識與狀況比較研究。調查對像是各國普通高中1年級至3年級在校生,來自中國北京市、湖北省荊州市等6個城市、日本岩手等8個縣、韓國首爾等12地以及美國10個州的7500余名高中生接受了調查。

調查顯示:超六成中國受訪高中班級容量在50人以上

    新華社北京4月8日電(記者 賈楠)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8日公佈“中日韓美四國高中生學習意識與狀況比較研究”結果時指出,受訪的中國高中班級規模普遍較大,超過六成班級人數在50人以上,日本、韓國均報告班級人數不足50人。

    調查顯示,受訪的中國高中班級容量在城市間有明顯差距,北京市被調查學校班級人數均少於50人,京外城市均超過50人。郊區班額超大現象突出,60人以上的班級佔受訪總數的近一半;城區學校班容量多在51人至60人之間。

    從教學組織看,受訪的中國高中較少採用學生到學科教室去上課的走班制;最常見的形式是班級有專用教室,任課老師到班上來上課。美國則普遍採取走班制,佔所有受訪學校的80%以上。

    從座位安排看,中、日、韓三國受訪高中均以“秧田式”為主,即全體學生面向教師而坐,橫成行、豎成列,比例均達九成以上;美國學校的安排則靈活多樣,僅有29.6%基本全採用“秧田式”,圓圈式、馬蹄式及其他方式都佔到一定比例。

    調查特別指出,中國班級座位安排中還存在一些有違教育公平的現象,例如,約四分之一的受訪班級有過按成績排座位的情況。

    專家表示,高中班級規模過大可能會限制教師進行個別輔導、因材施教、實行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和方式,也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固定教室上課不如走班制更具靈活性,學生難以自主選擇課程,不利於其多元化發展;“秧田式”座位安排雖有利於教師的集中講授和課堂監控,但會影響處在不同位置的學生的思維活動、課堂參與度。此外,按學習成績排列的座次往往成為學生班級地位的象徵,這種貌似公平實則有失公平的做法易對孩子造成誤導。

    因此,專家建議,可加大投入,特別是可以目前一些地方出現的生源減少、學校佈局調整為契機,推進小班化教學,試行走班制,並根據教學需要,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室座位模式,從而為學生營造更有利於學習和發展的教室環境。

    2009年9月至10月,中國、日本、韓國的青少年研究機構以及美國艾迪資源系統公司聯合實施了“中日韓美四國高中生學習意識與狀況比較研究”。調查對像是各國普通高中1年級至3年級在校生,來自中國北京市、湖北省荊州市等6個城市、日本岩手等8個縣、韓國首爾等12地以及美國10個州的7500余名高中生接受了調查。

調查顯示:八成以上中國受訪學生認為學習壓力大

    新華社北京4月8日電(記者 賈楠)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8日公佈“中日韓美四國高中生學習意識與狀況比較研究”結果時指出,86.6%的中國受訪學生認為自己的學習壓力大或比較大,這一比例高於其他三國。

    調查顯示,日本、韓國和美國受訪學生認為學習壓力大或比較大的比例分別為69%、74.8%和67.1%。中國學生的學習壓力主要來源於父母的期望、自己的期望和同學的競爭。其中,認為父母期望帶來學習壓力的中國受訪學生超過八成,這也是韓國和美國受訪學生學習壓力的首要來源;73.5%的中國受訪高中生認為自身期望帶來學習壓力,排在壓力源第二位;感到同學間競爭造成較大壓力的中國受訪學生有53.5%,而其他三國都只有兩成左右。此外,就業情況、學習內容、家庭狀況和老師要求也與中國受訪學生的學習壓力有關。

    在壓力處理方面,調查發現,七成多中國受訪學生有情緒低落、煩躁情緒,在四國中比例最高;近半數中國受訪學生有“睡不著”的軀體化表現,比例低於美國。不過,中國受訪學生中“不想去學校”“想退學”和“逃課”等逃避行為或“破壞東西”“罵人”“打架”等破壞行為不多,而韓國則呈相反趨勢,逃避行為和破壞行為比例偏高。在四國受訪者看來,考試和學業壓力都是引起上述負性情緒和不良行為的首要原因,並以中國比例最高。

    專家指出,中國學生的學習壓力正面臨由外在向內化的轉變,並且同學之間的競爭壓力容易造成孩子同伴關係的缺失,這都使學生“減負”任務更加艱巨,需要有關方面從根本上轉變人才評價標準和價值觀。

    2009年9月至10月,中日韓美四國聯合實施了高中生學習意識與狀況比較研究。調查對像是各國普通高中1年級至3年級在校生,來自中國北京市、湖北省荊州市等6個城市、日本岩手等8個縣、韓國首爾等12地以及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等10個州的7500余名高中生接受了調查。

四國聯合調查顯示:中國學生在學習中
電腦使用率遠低於韓、美、日

    新華社北京4月9日電(記者 賈楠)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日前公佈的“中日韓美四國高中生學習意識與狀況比較研究”結果顯示,受訪中國學生在學習中對電腦的使用率遠低於其他三國。專家指出,學生階段缺乏對網絡信息處理能力的培養,可能導致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落伍。

    調查顯示,在受訪的中國高中生中,只有四成學生家裏有可自由使用的電腦,遠遠少於日本的74.6%、韓國的91%和美國的90.7%;受訪中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電腦的使用率不高,僅有10%的學生上網收集查詢有關學習的信息,8.5%使用電腦或遊戲機的學習軟體學習,利用網上講座學習的不足2%。受訪中國高中生遇到學習困難或疑問時,多數選擇向同學或夥伴、老師或家教詢問或自己看書解決,上網查資料的僅為28.4%,遠少於美國的61.2%。

    專家指出,在21世紀,最重要的學習是學會管理知識和處理信息,這是網絡時代對人們的要求。目前,在中國已有許多人意識到了網絡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但同時存在“妖魔化”網絡的傾向,甚至“談網色變”。此外,學生非網絡學習壓力大、學校課程設置滯後、網上現代化教學資源缺乏等都是造成中國學生較少使用電腦進行學習的原因。

    對於老師和家長普遍擔心的青少年“網癮”問題,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表示,青少年易於網絡成癮的根本原因在於缺乏支持性的人際關係,包括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同伴關係等。“當孩子們沒有夥伴,又不能與老師或家長及時溝通時,只能在網絡上尋求寄託,往往造成沉迷于網絡遊戲、網上交友等。”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艷建議,社會各界都應該為營造有利於青少年學習、成長的健康網絡環境做出努力,特別是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信息處理能力的培養,包括改變現有的信息技術課為媒介素養課,在教授學生電腦使用技術的同時,更多傳授如何有效管理、正確利用網絡信息的知識。

    據了解,這次中日韓美四國聯合實施的高中生學習意識與狀況比較研究,調查對像是各國普通高中1年級至3年級在校生。來自中國北京市、湖北省荊州市等6個城市,日本岩手等8個縣,韓國首爾等12地以及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等10個州的7500余名高中生接受了調查。

 
 
 相關鏈結
· 遼寧省出臺規定:高中生每天在校不得超過8小時
· 台灣高中生何安琪成大陸高校面試直接錄取第一人
· 索尼公司邀中國高中生訪日體驗日企業和家庭生活
· 第五批中國高中生訪日團結束訪問 21日啟程回國
· 中國高中生代表團訪日進行“心連心”交流活動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