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蘇偉:中國積極看待年底坎昆會議可能取得的成果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6月12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德國波恩6月11日電(新華社記者 郇公弟 韓墨)“中國積極看待年底坎昆會議可能取得的成果,期望它能推動落實巴厘路線圖下的談判任務,但氣候變化談判進展並不取決於中方一家的意願,”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中國代表團團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氣候變化司司長蘇偉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

    正在德國波恩參加2010年第二輪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的蘇偉説,當前談判的首要障礙,就是發達國家至今沒有對其到2020年的量化減排指標作出明確承諾。當前發達國家提出的口頭減排意向參差不齊,“一方面這些減排意向力度不足,遠低於發展中國家的期望和科學的要求;另一方面也缺乏國際、國內立法支持,並沒有成為發達國家的法定義務,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目前,美國參議院還未通過氣候變化立法,奧巴馬政府所提到2020年在2005年水平上減排17%的指標尚缺乏國內法律基礎;歐盟也遲遲沒有作出政治決斷,放棄其對當前減排指標的附加條件;日本政府的更迭,也影響了其國內減排指標的立法進程。

    在資金問題上,蘇偉説,“如果坎昆會議能有所突破的話,首先應是儘快落實快速啟動資金問題”。發達國家在哥本哈根承諾2010年到2012年每年提供100億美元的快速啟動資金,用於援助貧困國家應對氣候變化,“這不應當是空頭支票,更不應當在資金來源和金額上弄虛作假,僅僅將原有的援助項目貼上氣候標簽,這將違背國際社會基本的誠信準則。”

    即使在沒有得到發達國家資金、技術轉讓支持和能力建設的情況下,許多發展中國家也自主進行了許多減排努力。蘇偉説,“按照《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簡稱《公約》)的原則和規定,發展中國家利用本國資源進行的自主減排行動,並不接受國際‘可測量、可報告和可核實’,也不接受‘同行審評’等其他形式的核查。發展中國家通過現有的國家信息通報以及相應的澄清、解釋等機制,可保障這些自主行動的國際透明度。”

    蘇偉表示,中國政府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了切實貢獻,即使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中國依然在為節能減排進行艱苦的努力。一方面拋棄發達國家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發展道路,在國內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中國遵循“言必信,行必果”的原則,體現了我們對人類未來高度負責任的態度。

    蘇偉還宣佈,10月份中國將承辦今年《公約》和《京都議定書》特設工作組第四次談判會議。這也是年底坎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前的最後一次談判會議,“中國通過承辦此次談判會議,將積極維護聯合國作為氣候談判的主渠道和雙軌談判機制,推動談判儘快完成巴厘路線圖的任務。”

    蘇偉還積極評價了即將卸任的《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德布爾4年來的工作。他説,“德布爾在上任後很快完成了從國家談判代表到執行秘書的職責轉換,4年來帶領秘書處為談判做了大量高效的組織和服務工作,與中國代表團也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對於來自發展中國家的新任執行秘書克裏斯蒂安娜·菲格雷斯,蘇偉也期待她能夠與各締約方加強對話交流,保持中立,為未來的談判做好支持和服務工作。

 
 
 相關鏈結
· 綜述:中國民航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和節能減排工作
· 萬鋼出席綠色經濟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會議
· 綠色經濟與應對氣候變化合作會議開幕|李克強講話
· 中國將為年底舉行的氣候變化大會發揮建設性作用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