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寧夏銀川市金鳳區良田鎮農民在展示民間刺繡。當日是中國第五個“文化遺産日”,寧夏銀川市金鳳區在轄區良田鎮舉行“非物質文化遺産”進鄉村活動,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民間藝人為農民展示、展演“非遺”項目及傳統民俗作品。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6月12日,在石家莊市卓達玫瑰園小區,來自河北安新縣的民間藝人在進行踩高蹺表演。當日是我國第五個“文化遺産日”,河北省精選河北梆子、滄州武術、安新高蹺等十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産精品項目走入社區進行專場演出,並在社區組織開展10多項傳統技藝項目展演,讓社區群眾與非物質文化遺産親密接觸。新華社記者 鞏志宏 攝
6月12日,在太原市南宮廣場,藝人們在為市民表演“清徐背棍”。當日,太原市南宮廣場舉行山西省2010年“文化遺産日”非物質文化遺産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清徐背棍、太原鑼鼓、壺口嗩吶、翼城花鼓等獨具民間特色的演出精彩紛呈。新華社記者 范敏達 攝
6月12日,苗族手工藝者在現場表演刺繡。當日,貴州2010年“文化遺産日”系列活動在貴州省博物館正式啟動。啟動儀式上,省博物館以民間傳統工藝表演、文物鑒賞活動、少數民族文藝演出等多種方式宣傳文化遺産保護,吸引眾多市民觀看。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6月12日,南京理工大學舞龍隊在江蘇鎮江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表演“中山龍”。 當日是我國第五個文化遺産日,江蘇鎮江在千年古街西津渡舉辦“龍王聚首舞鎮江”廣場民俗活動,來自江蘇和浙江兩省的8支舞龍隊進行了精彩的表演,讓遊客大飽眼福。今年文化遺産日的主題為“非遺保護,人人參與”。 新華社發(陳崗 攝)
6月12日,福建廈門市何厝小學的學生在表演傳統民間體育《宋江陣》。當日是我國第五個“文化遺産日”,福建藝術扶貧工程“非遺進校園”成果展演在福州三坊七巷舉行。新華社發(張晨岑 攝)
6月12日,觀眾在徐州展覽館觀看蛋雕藝術品。當日,江蘇非物質文化遺産展演活動在徐州拉開序幕。此次活動匯聚徐州剪紙、南京雲錦織造技藝、徐州香包、蘇州刺繡、揚州刺繡、鎮江泥塑、淮安蛋雕等50余個項目,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眼球。新華社發(雍君 攝)
6月5日,景德鎮傳統手工制瓷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在按傳統方法裝匣。在我國第五個“文化遺産日”到來之際,江西景德鎮舉行清代鎮窯第二窯復燒點火儀式,包括24件首都博物館館藏清代珍品陶瓷仿製品在內的1萬餘件手工製作的瓷器將在這個窯爐裏用松木燒成。據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管理處副主任周榮林介紹,這次鎮窯復燒得到首都博物館的大力支持,首都博物館特許館藏6件清代珍品陶瓷每件仿製4個,放在鎮窯燒制。這24件高倣瓷器燒成後,一半將被首都博物館收藏。此外,在鎮窯燒制的還有大量景德鎮陶瓷工藝美術大師的作品。景德鎮傳統瓷窯營造技藝已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周榮林認為,讓鎮窯窯火生生不息,才能更好地保護和傳承傳統的瓷窯營造技藝和燒成技藝。為了這次鎮窯復燒,景德鎮60多名傳統手工制瓷老藝人準備了半年時間。新華社記者 章武 攝
6月12日,遊客在甘肅省博物館參觀佛教文物。當日是我國第五個“文化遺産日”,“莊嚴妙相——佛教藝術展”在甘肅博物館舉行,展示跨越1700年曆史的100余件(組)佛教文物。新華社記者 高健鈞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