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河內7月15日電(記者李勍 韓喬)東盟的一體化進程在不斷推進,東盟和中國的互信在日益增強,雙方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和交流日益密切。這不但有利於東盟和中國各自的發展,也有利於整個亞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和發展。越南著名國際問題專家、越南社會科學院教授杜進森15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説。
杜進森説,東盟部長級系列會議和東盟地區論壇下周將在河內舉行,重點討論推動東盟互聯互通、落實《東盟憲章》以及在後危機時代實現經濟復蘇和發展等問題。他説,東盟如今正成為世界經濟版圖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不斷上升,世界主要政治經濟力量也在和東盟發展更緊密的合作關係。
杜進森認為,《東盟憲章》生效後,東盟各國面臨落實《東盟憲章》的艱巨任務。東盟國家應該就憲章內容加強對公眾的宣傳,加快政治安全共同體、經濟共同體和社會文化共同體建設。東盟地區應發展成為經濟發展、政治穩定、與大國和國際組織關係良好的地區。
杜進森指出,東盟力爭在2015年建成共同體,目前面臨時間短、任務重的挑戰。建設東盟共同體過程中也會面臨金融危機以及一些非傳統安全問題如恐怖主義、氣候變化等挑戰。為此,東盟國家必須團結起來並加強合作,應對挑戰,落實《東盟憲章》中的各項決議,並與中國、美國、俄羅斯等大國加強合作,保證東盟共同體能如期建成。
談到東盟和中國的合作時,杜進森説,在政治方面,中國和東盟的互相理解和互信在加強,雙方保持了高層頻繁互訪,雙方青年和專業人士的交流與合作也進一步密切,這為雙方深化合作創造了良好的環境。經濟方面,現在中國-東盟自貿區已建成,自貿區的發展對擴大中國和東盟間的貿易是一個機遇,它將帶來參與者共贏的局面,而消費者也將獲得價廉質優的産品。
杜進森表示,東盟和中國的雙邊貿易和投資在加速增長。東盟要進一步利用中國市場消費群體大、需求多和地緣相近等特點來推動出口。東盟各國開拓中國市場的程度不同,各國應分享這方面的經驗。中國有13億人口,是東盟企業理想的經商之地。互利共贏的經濟合作成果將進一步促進東盟和中國的全方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