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庫在建設防汛抗旱減災體系、促進水資源綜合利用、改善人民群眾生産生活條件、保障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作用重要,但我國小型病險水庫數量多,除險加固率低,嚴重影響了水庫安全運行和效益發揮。
為此,水利部與財政部組織編制了《全國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規劃》,將在三年內對5400座小型病險水庫實施除險加固。日前,水利部建管司有關負責人就規劃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小型水庫亟待除險加固
小型水庫是我國水利工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2009年底,全國共有水庫86353座,其中小型水庫82643座,約佔水庫總數的96%。但是,我國小型水庫大多建於上世紀50—70年代,由於建設年代久遠,限于當時技術、經濟條件,建設標準低,再加上投入運行後缺少管護經費等原因,大量水庫老化失修,病險嚴重,安全隱患突出。
1998年以來,中央和地方不斷加大投入力度,開展了空前規模的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截至2010年5月,全國安排中央補助資金實施除險加固的病險水庫共9225座,其中大型289座,中型2136座,小型6800座,到今年年底,基本完成全國大中型和重點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水庫的病險率明顯下降,大中型水庫安全狀況明顯好轉,一大批完成除險加固的項目已經開始發揮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但是,由於小型水庫數量多,其中病險水庫也多,目前小型水庫實施除險加固6800座,仍有大量小型水庫存在病險,安全狀況不容樂觀。特別是2010年入汛以來,江西、廣西、貴州和新疆等地先後有8座小型水庫潰壩失事,這使得進一步加快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顯得尤為迫切。
按項目中央和地方分別投資
根據規劃,5400座小型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將從今年開始啟動實施,用三年時間全部完成,共涉及除北京、天津、上海以外的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劃總投資為244.04億元,東部地區投資額度為17.73億元,中部地區投資額度為110.39億元,西部地區投資額度為115.92億元。其中,中央補助投資165.03億元,地方投資79.01億元。
據介紹,與以往規劃內同一個項目投資由中央補助資金和地方配套資金構成不同,本次規劃投資按項目劃分,中央資金承擔部分項目建設,其餘項目由地方自籌資金建設。用中央資金建設的項目和地方自籌資金建設的項目每年要按比例同步實施。中央資金按照“早建早補、晚建晚補、不建不補”的原則,分年度安排到位。但是,項目實施的責任主體並沒有改變,省級人民政府對本地區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負總責,地方各級政府負責本轄區內所有規劃項目的實施。
此外,規劃還對除險加固工程建設的內容進行了規定,要求重點安排直接關係水庫工程安全運行的擋水建築物、泄水建築物、輸水建築物、基礎及兩岸壩肩加固處理,與運行安全有關的閘門、啟閉設備等設施改造,以及必要的管理、監測、通信、預警等設施建設。除險加固原則上不新增永久移民佔地。
將保護人口6058萬
據介紹,規劃的實施將使得工程安全狀況得到有效改善,大大降低水庫可能潰壩的風險,保障水庫下游地區人民生命財産安全,同時,還將有助於恢復水庫防洪、供水、灌溉等原有功能,提高水資源利用水平。特別是面廣量大的小型水庫直接服務於“三農”和廣大農村,與農民切身利益密切相關,小型水庫的除險加固,將大大改善農民的生産生活條件,促進新農村建設。
綜合分析表明, 規劃實施後,可直接保護下游耕地5199萬畝,保護人口6058萬,恢復或新增防洪庫容9.74億立方米,新增多年平均防洪效益18.36億元,可增加年供水量15.22億立方米,可新增供水人口5073萬,增加年供水效益7.61億元,恢復和新增灌溉面積4647萬畝,新增年灌溉效益21.79億元。
病險水庫是心腹之患(鏈結)
在極端氣候事件頻發多發的情況下,很多病險水庫存在防洪標準偏低等問題,相應地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垮壩風險,這成為我國防洪安全的心腹之患。
我國受洪水威脅的城鎮及人口眾多,部分地區經濟較發達,各種基礎設施密布。很多病險水庫位於城鎮上遊,且距離近,相對高差大,俗稱城鎮頭上的一“盆”水,一旦失事,對下游城鎮安全威脅極大。
有關潰壩的危害,歷史上曾有過許多慘痛的教訓,例如,1993年青海省庫容330萬立方米的溝後水庫垮壩,造成下游300多人死亡,經濟損失達數億元;1995年湖北省通山縣庫容僅十幾萬立方米的小湄港水庫垮壩,也造成下游34人死亡。
從這些事例可以看出,小型水庫雖然規模較小,但垮壩沒有小事故,小型水庫垮壩同樣會産生重大的社會影響,給整個國民經濟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後果也將是災難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