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已有2000多年
歷史民俗專家:是世界上最早的愛情節日
新華社天津8月16日電(記者 周潤健)8月16日是中國的七夕節。民俗專家表示,中國的“七夕節”是世界上最早的愛情節日。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説,“七夕節”是一個以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説為載體,以愛情為主題,以女人為主角的節日。按照民間傳説,“七夕節”表達的是已婚男女之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的一種情感,恪守的是雙方對愛的承諾。
據民俗專家介紹,源於牛郎織女愛情故事的七夕節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曆史,比起源於公元270年古羅馬、西方國家每年2月14日過的情人節早得多。
天津市社科院教授王來華告訴記者,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他們對愛情的堅貞和信守令人感動,所以七夕節充滿了浪漫的氣息。在這一天,女人們都會祈求自己的真摯愛情,於是就相應誕生了一些關於女人們在這一天乞巧的習俗。相傳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女子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得到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此外還祈求賜給自己美滿的姻緣。
中國七夕節雖然生成時間比西方情人節早得多,而且一直在民間流傳經久不衰,但目前在年輕人中,七夕節不如西方情人節受寵。
民俗專家表示,和洋節相比,七夕等傳統節日在文化和內涵上更有潛力可挖,如果將浪漫、溫馨、娛樂等時尚元素植入傳統節日,傳統節日可以更精彩。
七夕夜璀璨銀河鵲橋相會 望星空尋覓“牛郎”與“織女”
新華社天津8月16日電(記者 周潤健 蔡玉高)又是一年七夕夜,璀璨銀河,“牛郎”“織女”再相會。16日正值農曆七月初七,這是中國傳統節日裏最具浪漫色彩的“七夕節”,也是傳説中牛郎與織女一年一度在銀河鵲橋相會的日子。那麼,如何在夜空中尋找留下千古佳話的牛郎星、織女星呢?
天文專家介紹,是日,如果天氣晴好,可找一處不受城鎮燈光影響的地方,最好是在天黑後兩小時左右,仰望星空。時下正值初秋時節,晚間9時左右,亮度為0星等的織女星首先出現在天頂附近,隨後,在其偏南方向亮度為1星等的牛郎星升起。在兩顆星的中間隔著一條橫貫南北的白茫茫的天河(即銀河),其中牛郎在河東、織女在河西,它們深情相望,充滿詩情畫意。
織女星的下方有四顆較暗的星,組成小小的平行四邊形,它們就是神話傳説中織女編織的美麗雲霞和彩虹的梭子。牛郎星是顆微黃色的亮星,在它兩邊的兩顆小星叫扁擔星,傳説中是牛郎挑著一對兒女。
天文專家表示,牛郎與織女是民間叫法,在天文學上牛郎的中文名為河鼓二,而織女星稱為織女一,它們分別是天鷹座和天琴座的一顆亮星。明代鄭和下西洋時,曾以織女星為航海的導航標誌之一。
根據現代天文觀測及測算結果,牛郎和織女這對有情人相距16光年(1光年約等於10萬億公里),即使牛郎給織女打個電話,織女也要等到16年後才能聽到。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提醒説,如果當天天公不作美,那麼,公眾也不要感到遺憾,因為,牛郎星和織女星之間的距離是相對恒定的,“七夕之夜”也不例外,二者彼此的距離不會在這夜縮至最小,因此,在今年十月份之前,只要天氣晴朗,在燦爛的星空仍可尋覓到二者的蹤影。
七夕節:我國唯一一個以女性為主角的傳統節日
表現婦女對幸福生活的真摯嚮往
新華社天津8月16日電(記者 周潤健)8月16日(農曆七月初七)是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民俗專家説,七夕是中國唯一一個以女性為主角的傳統節日,又稱“女兒節”“女節”“姑娘節”。
天津市社科院教授王來華介紹説,七夕節又稱乞巧節,是女子的專有節日。古時候,人們對一年一度的乞巧習俗很重視,各種內容和形式也很有趣。乞巧的方式,歷朝歷代花樣不斷翻新,不同地方的風俗習慣也各有不同。“卜巧”之俗,就是卜問女子將來是笨還是巧。流傳最廣的當數“對月穿針”“穿針乞巧”,也叫“賽巧”。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代,即女子比賽穿針,她們結綵線,穿七孔針,誰穿得越快,就意味著誰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稱為“輸巧”。“輸巧”的人要將事先準備好的禮物送給得巧者。
“對月穿針”,是指七月初七這天傍晚,家家戶戶都把庭院清掃乾淨,年輕婦女和姑娘們先要向織女星虔誠跪拜,乞求織女保祐自己心靈手巧。然後,她們把事先準備好的五彩絲線和七根銀針拿出來,對月穿針,誰先把七根針穿完,就預示著將來她能成為巧手女。
牛郎織女作為一對“鵲橋相會”的戀人,千百年來,在他們身上演繹的愛情故事,深深打動了一代代人們的心靈。因此,七夕節也是千千萬萬女兒、姑娘寄託愛情夢想、渴望與情人相聚的節日,因此,也叫“女兒節”“姑娘節”,它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的婦女節。女孩子們在這個晚上,除了向織女乞求巧手之外,更乞求婚姻巧配。過去,婚姻是決定女孩子一生幸福的終身大事,所以,世間癡情女子會在七夕當晚,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婚姻美滿幸福。
民俗專家表示,不論是乞求心靈手巧,還是乞求美滿婚姻,表現了一種婦女對幸福生活的真摯嚮往,給這個最具浪漫色彩的節日增添了無限的陰柔之美。
民俗專家:“七月初七”作為節日源於古人對數字和時間的崇拜
新華社天津8月16日電(記者 周潤健)8月16日是農曆七月初七,那麼,古人為何選擇這一天作為節日呢?民俗專家表示,古人選擇七月初七絕非偶然,源於古人對數字和時間的崇拜。
天津市社科院教授王來華介紹説,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這“七重”列為吉慶日。在這些“重日”中,不難看出古人對數字的崇拜,如九與五是重要的數字,九五至尊是地位的象徵。而“一”是萬物起始之意,是成就、地位和尊榮的象徵。“七”是算盤每列的珠數,浪漫而又嚴謹,給人以神秘的美感。“七”與“妻”同音,於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與女人相關的節日。
此外,“七夕”還來源於古人對時間的崇拜。在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在民間表現為時間的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結。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
民俗專家表示,古人對數字和時間的崇拜,體現出人們追求幸福、吉祥、健康、平安的美好願望,使中國的數字民俗內涵變得更加豐富。
作為傳統節日的七夕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曆史,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節日,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女兒節”“雙七”“香日”“星期”“巧夕”“女節”“蘭夜”“小兒節”“穿針節”等。2006年,七夕被列入國家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16日七夕:最浪漫傳統節日 趣味風俗知多少
新華社天津8月16日電(記者 周潤健)16日是七夕節。民俗專家介紹説,七夕佳節,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從古至今流傳下許多趣味盎然的七夕風俗。
七夕風俗中流傳時間最久、流傳範圍最廣的當屬“乞巧”。古人對一年一度的乞巧習俗十分重視。在七夕夜晚,年輕的姑娘、婦女們要擺上事先準備好的時令水果,對著皎皎明月,朝天祭拜。她們還要舉行各種乞巧儀式,虔誠地乞求織女神賦予她們聰慧的巧手,祈求自己能夠得到美滿愛情的姻緣巧配。
在山東濟南等地區,乞巧活動很簡單,只是陳列瓜果,如有喜蛛結網于瓜果之上就意味著乞得巧了。
在江蘇宜興,有七夕香橋會。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參與,搭制香橋。所謂香橋,是用各種粗長的裹頭香(以紙包著的線香)搭成的長四五米、寬約半米的橋梁,裝上欄杆,于欄杆上扎上五色線製成的花裝飾。入夜,人們祭祀雙星、乞求福祥,然後將香橋焚化,象徵著雙星已走過香橋,歡喜地相會。這香橋是由傳説中的鵲橋傳説衍化而來的。
在浙江紹興一些農村,七夕夜會有許多少女,偷偷躲在長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待夜深人靜之時如果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待嫁的少女日後能得到千年不渝的愛情。
在廣西一些地方有七夕儲水的習俗,民間傳説,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用其洗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壽。所以,人們在七夕這天早晨都要去河邊取水,取回後用新甕盛起來,待日後使用。家裏如有體弱多病的孩子,家長們常在此日將紅頭繩結七個結,戴在孩子脖子上,祈求上天保祐孩子健康長壽。
為了表達人們希望牛郎織女能天天過上美好幸福生活的願望,在浙江金華一帶,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殺一隻公雞,意為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他們便能永遠不分開。
民俗專家表示,種種趣味盎然的七夕習俗,為我國的民間節日增添了豐富多樣的色彩,體現了人們追求身體健康和幸福生活的樸素情感。
“七夕”別忘吃“巧食” 各地“巧食”花樣多
新華社天津8月16日電(記者 周潤健)16日是七夕節。如同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一樣,七夕節這一天要吃“巧食”。
民俗專家介紹説,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各地風俗一般都要吃“巧食”。在浙江杭州、寧波、溫州等地,這一天晚上要在庭院內陳列“巧果”和各種瓜果。“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其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溶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搟薄,涼後用刀切為長方塊,然後入油炸至金黃即成。人們一邊吃巧果一邊仰望星空,祈盼自己變得心靈手巧。乞巧時用的瓜果也是多種多樣,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草,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稱為“花瓜”。
在我國一些地方的糕點鋪,這一天還要製作一些織女形象的酥糖,俗稱“巧人”“巧酥”,出售時又稱為“送巧人”,民間認為,吃了這種“酥糖”的人會變得心靈手巧。
在我國山東,這一天要吃巧巧飯,乞巧的風俗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裏,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説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她們還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淚”,因為是牛郎織女相會所致。
在福建,七夕節時要讓織女欣賞、品嘗瓜果,以求她保祐來年瓜果豐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鮮花和婦女化粧用的花粉。一般是齋戒沐浴後,大家輪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禱心願。有的地方,七月初一開始泡巧菜、做巧工,將豆、麥盛放在有水的盤子上長成芽,初七這天做成巧芽湯食用。
民俗專家表示,一個“巧”字形象地道出了七夕食俗的獨特之處,表達出了人們追求心靈手巧、闔家安康、生活美滿的美好願望。
民俗專家説,“七夕節”應稱“中國愛情節”
新華社天津8月16日電(記者 周潤健)16日是中國傳統節日“七夕”。不少人都習慣將這個節日稱為“中國情人節”,精明的商家更是趁機喊出“中國情人節”的口號紛紛促銷。但民俗專家表示,將“七夕”稱為“情人節”是對這個節日的誤讀。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説,七夕節是一個以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説為載體,以愛情為主題,以女人為主角的節日。按照民間傳説,七夕節表達的是已婚男女之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的情感,恪守雙方對愛的承諾,不是表達婚前情人或戀人的情感,這是在不同人生階段的兩種感情。因此將“七夕節”稱為“中國情人節”並不妥當,如果非要給一個什麼稱呼的話,我覺得應該稱它為“中國愛情節”。
天津市社會科學院教授王來華表示,稱“七夕”為“中國情人節”是對這個節日的誤讀,七夕節的含義還包含歌頌家庭中永久穩固的感情,歌頌心靈手巧等勞動品質。
民俗專家指出,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都是“活著的文化”,它們集中體現著古老東方文化的獨特、優美。因而,無論時代如何發展,國人在對待七夕節時,沒有必要將其與西方的情人節簡單類比,而應學會在這個節日中挖掘出屬於自己的精神符號和文化基因,以便讓這個古老的節日得以更好地繼承和發展。
傳統節日多“重日” 古人意在“天人相通”
新華社天津8月16日電(記者 周潤健 蔡玉高)16日,農曆七月初七,是七夕節。細心的人們會發現,同七夕節一樣,我國很多傳統節日都是“重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表示,“重日”在中國古代被認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
王思潮説,農曆七月七是“七夕節”,傳説牛郎織女天上相會的日子,民間過“乞巧節”;和七夕節一樣,我國的傳統節日中有半數以上是“重日”。如農曆正月初一是春節,舉行各種喜慶活動;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也稱“重五”,在這一天,人們賽龍舟食粽子;農曆九月九為重陽節,人們登高、賞菊。除這些主要的傳統節日外,我國還有一些傳統節日為“重日”,如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
王思潮介紹,遍觀中國的傳統民間節日,不難發現一個明顯的特徵,它以農曆為背景,以重日為主要節日,再加上後起的某些佛教節日(如浴佛、中元、臘八等)及其他零散節日(如上元、中秋)。
天文專家表示,雖然每個傳統節日都有各自的起源,但其中很多為“重日”這個事實與中華文化傳統是分不開的。在中國古代,像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之類的“重日”多被認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因而,在這樣的日子裏人們就需多做祈福、祭祀或是紀念活動,以求得幸福、安康,長此以往便演化出了許多“重日”節令。
牛郎織女鵲橋會 古來詩詞吟咏多
新華社天津8月16日電(記者 周潤健)8月16日是七夕節,是中國古代傳説中牛郎織女一年一度鵲橋相會的日子,他們動人的愛情故事至今被傳誦。中國歷代詩人騷客以七夕為題,寫下了無數名篇佳作,僅《全唐詩》和《宋全詞》中,帶有“七夕”“乞巧”二字的詩詞就有146首,古往今來讓人感受著七夕節的獨特魅力。
有關七夕的詩歌從漢代到清代,無以計數。較早記錄的有相傳為東漢末年文人所作的《古詩十九首》之一:“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這首詩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疊間詞,即“迢迢”“皎皎”“纖纖”“札札”“盈盈”“脈脈”。這些疊音詞使這首詩質樸、清麗,情趣盎然。特別是後兩句,一個飽含離愁的少婦形象若現于紙上,意蘊深沉風格渾成,是極難得的佳句。
唐代七夕節詩歌蔚為大觀。唐人杜牧的《秋夕》:“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這首膾炙人口的絕句著重動作描寫,將七夕女子嬉戲的歡欣和對牛郎織女愛情的神往刻畫得栩栩如生。
七夕詩歌中最著名的當屬宋代詞人秦觀的《鵲橋仙·七夕》:“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首詞將抒情、寫景、議論融為一體。意境新穎,設想奇巧,獨闢蹊徑。寫得自然流暢而又婉約蘊藉,余味雋永。尤其是這首詞別有意境,眾人大多慨嘆牛郎織女相見太難,而它卻反其意認為堅貞的愛情不在於耳鬢廝磨,令人拍案叫絕。
千百年來,這些詩篇為七夕節增添了無限光彩,今天讀來依然能讓人感受到七夕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