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鎮非就業的老年居民沒有基本的養老保障制度
■ 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仍實行原來的單位退休養老制度
■ 各項社會保障制度之間還缺乏順暢銜接的機制
■ 補充性的社會保障制度發展相對緩慢
第四屆中國社會保障論壇8月23日在京召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指出,我國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社會保障制度體系框架,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要儘快編織出一張更加完整、更加嚴密的社會保障網,使全體中國人民人人享有基本的社會保障。
尹蔚民表示,目前在制度建設上還存在4個空白點或薄弱環節:一是城鎮非就業的老年居民沒有基本的養老保障制度,在新農保制度開始試點後,這一群體的問題凸顯出來;二是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仍實行原來的單位退休養老制度,與社會化的社會保障要求不相適應;三是各項社會保障制度之間還缺乏順暢銜接的機制,勞動者和公民在制度轉換上還存在障礙;四是補充性的社會保障制度發展相對緩慢,不能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
針對這些缺失,要加快健全社會保障制度。結合新農保推進的情況,在適當時機制訂實施城鎮非就業居民養老保障制度,並逐步實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的統一。在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統籌考慮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落實社會保險關係跨地區轉移接續辦法,並制訂完善城鄉相關社會保障制度的銜接辦法,減少制度轉換障礙,確保參保者的合法權益。實施更加有力的支持政策,大力發展補充性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
同時,要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障的覆蓋面,重點做好農民工、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從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的參保工作。對目前實行自願參保原則的新農保、新農合以及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通過強化政策激勵,引導符合條件的群眾積極參保、長期參保。完善被徵地農民的社會保障政策,實行先保後徵,切實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
此外,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基礎上,要不斷增加保障項目、提高待遇水平。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待遇。通過實行門診統籌,把多發病、常見病的診療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擴大群眾的受益面,穩步提高職工醫保、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的報銷水平和最高支付限額。把工傷保險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提高到全國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擴大失業保險基金支付範圍,加強失業預防功能,並建立預防、補償、康復三位一體的工傷保險體系,使參保者不是消極地等待風險補償,而是從積極的社會保險政策中獲益。(王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