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9月14日電(記者 李鈞德)記者從黃河水利委員會14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今年6月至8月,黃河水利委員會實施三次黃河調水調沙,不僅創下同年實施調水調沙次數新紀錄,而且使小浪底水庫排沙比最高值達到150%,下游河道最小過流能力提高到4000立方米每秒,河口刁口河流路斷流34年後全線過流,濕地生態系統淡水資源得到有效補給。
據黃委防汛辦公室主任王震宇介紹,2010年汛前,經國家防總批准,在滿足沿黃省(區)工農業用水需求的情況下,黃河水利委員會自6月19日—7月8日,聯合調度萬家寨、三門峽、小浪底水庫,實施了基於黃河中游幹流水庫群三庫水沙聯合調度的第一次調水調沙。本次調水調沙,小浪底水庫排沙0.527億噸,黃河下游河道主河槽沖刷2541萬噸、最小過流能力由2009年的3880立方米每秒進一步增大到4000立方米每秒;再次成功地在小浪底庫區塑造了異重流並實現排沙出庫,7月4日19時,小浪底水庫出庫實測最大含沙量288千克每立方米,排沙比達到150%,庫區淤積形態得到進一步改善。同時,還成功進行了黃河三角洲生態調水暨刁口河流路恢復過水試驗,進一步豐富了濕地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
7月24日—8月3日,小浪底水庫以上涇渭洛河和小浪底水庫以下伊洛河流域同時暴發洪水。在統籌考慮干支流防洪減災和水庫、河道減淤的前提下,黃河水利委員會通過三門峽、小浪底、陸渾、故縣水庫“時間差、空間差”的組合調度,實施了基於黃河中游水庫群四庫水沙聯合調度的第二次調水調沙,將不同來源區洪水、泥沙在空間尺度上進行了對接摻混,使天然狀態下不和諧的水沙關係塑造為協調的水沙關係,實現小浪底水庫出庫沙量0.261億噸,黃河下游花園口至利津河段共沖刷0.101億噸。
8月11日—21日,黃河中游出現了一次連續性不強且有多個洪峰的洪水過程,若按傳統的常規調度,這種連續性較差的小股洪水過程,勢必造成水庫和下游河道主河槽的淤積。為避免造成此類情況,必須對其進行組合改造。黃河水利委員會再次通過萬家寨、三門峽、小浪底水庫“時間差、空間差”的組合調度,將中游干支流小流量、高含沙的“散兵遊勇”般的多股洪水過程,塑造成有利於水庫河道減淤的協調且完整的水沙過程,實施了基於黃河中游水庫群三庫水沙聯合調度的第三次調水調沙。此次調水調沙主要開展了三門峽、小浪底水庫聯合速蓄速衝試驗,深化了對水庫群聯合水沙調度技術和異重流排沙規律的認識,取得了較好的試驗效果。小浪底水庫出庫沙量為0.487億噸,黃河下游花園口至利津河段共沖刷0.118億噸。
黃委防汛辦公室主任王震宇表示,本年度三次調水調沙,通過科學調控,再次成功實現人工異重流塑造,並盡可能增大小浪底水庫異重流排沙比,並通過塑造協調水沙關係,最大限度地實現了輸沙入海,有效減緩了庫區泥沙淤積。同時,有關方面通過調水調沙,在水庫、河道泥沙聯合調度,實施黃河三角洲生態調水,改善尾閭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深化對河道、水庫水沙運動規律認識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顯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