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9月27日電(記者 張建松)記者從正在此間召開的“2010中國極地科學學術年會”上獲悉,截至目前,我國南極隕石收集量達到11400塊,數量僅次於日本、美國,位居世界第三。
南極是地球上天然的隕石寶庫,世界上90%以上的隕石均採自南極。自1998年我國第15次南極考察隊在東南極格羅夫山地區首次發現隕石以來,我國第16次、19次、22次、26次南極考察中均組織了格羅夫山考察,在格羅夫山“寶庫”中收集到的隕石不斷增多。
由於南極隕石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我國南極隕石的回收從一開始就制定了規範管理條例和共享機制,所有在南極回收的隕石都進行了詳細的編錄和登記,全部集中保存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的隕石庫,並組建了中國南極隕石專家委員會,指導我國南極隕石學的研究工作,負責評審國內外研究者使用南極隕石樣品的申請。
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副研究員張廣良在“2010中國極地科學學術年會”上介紹,通過對我國收集的南極隕石進行基礎分類研究,普通球粒隕石的數量眾多,為我國隕石學研究、小行星探測研究等提供了最為基礎的保障條件。
目前,全世界已經收集到3萬多塊隕石,其中80%以上是普通球粒隕石,絕大多數隕石被認為是來自小行星的碎片。除了地基觀測和有限的空間飛行器探測外,科學家對小行星的研究主要都是通過這些普通球粒隕石。但直至目前,科學家還不能確定這些隕石來自哪些小行星,甚至還不能確定隕石來自於什麼類型的小行星,隕石和母體小行星之間還存在很多未解之謎。
張廣良認為,結合目前國際小行星探測熱點,深化我國南極隕石的分類和研究,進一步確定普通球粒隕石在分類中的不同指標參數,利用不同類型普通球粒隕石之間的特製差異,可望提供原始星雲匯聚和物質成分演化的信息;如果能確定某種隕石來自某一特定類型的小行星,研究這裡隕石樣品就能了解這類小行星的形成、內部分異和演化歷史,並可由此探索研究地球早期成因和分異演化模式,為探索太陽系起源提供重要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