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紅,綻放夢想
——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日文藝晚會側記
新華社上海10月1日電(記者 許曉青 孫麗萍 劉雪)這是一片雍容大度的中國紅,這是一片氣宇軒昂的中國紅……10月1日晚,隨著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讀秒倒計時,浩瀚銀河迎來一飛沖天的中國“嫦娥二號”探月衛星。同日,蔚藍地球的太平洋西岸,薈萃24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上海世博園內,紅色的“東方之冠”中國國家館舉行隆重的館日慶祝活動。
在世博中心舉行的中國國家館日文藝晚會上,璀璨的星空布景中,中華文明孕育近千年的敦煌“飛天”走出歷史長卷,婀娜多姿、熠熠生輝。
這一夜屬於中國,屬於跨越千年的中華文明。
“飛天”是“絲綢之路”上中國與外部世界交流交融的標誌性文化符號,也是古人最富想象力的作品之一。來自敦煌故鄉甘肅省的舞蹈演員們所扮演的“絲路飛天”,與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千手觀音”交相輝映,展現中華文明的古老神韻。演員們在世博舞臺上用溫馨的手語告訴全世界:“祝上海世博會成功、精彩、難忘;祝偉大祖國繁榮昌盛。”
這一夜,新中國將過去與未來、東方與西方巧妙貫通。
在故宮和天壇的宏大背景下,博大精深的國粹京劇在世博舞臺上唱響《流光溢彩》新篇章。舞臺上,于魁智、李勝素、孟廣祿和胡璇等京劇名家逐一登場。旌旗招展、水袖翻飛,中國所獨有的生旦淨末丑,抖擻精神,綻放光芒。
上海世博會形象大使、“鋼琴王子”郎朗來了。誕生半個多世紀的《我的祖國》,在他的指尖下變成抒情曲,回蕩在世博園的夜空。
這一夜,不僅屬於藝術家,也屬於普通人。
人們看到,富有濃郁傣族風情的“吉祥孔雀”舒展身姿;蒙古族的馬頭琴伴著呼麥和長調的鳴唱響起;土家族農民田間地頭勞作之餘的積澱,化作一曲“撒葉兒嗬”;來自雲南的少數民族女孩,將非物質文化遺産海菜腔的表演推向極致,贏得雷鳴般的掌聲。
這一夜,人們唱起了,跳起來,為中國在159年世博會歷史上的精彩亮相歡呼。
在點點的燭光中,著名歌唱家張也與11歲女孩豆豆合唱一曲《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國》。
“揮動彩雲的翅膀,讓我們舞起來;擦亮星光的舞鞋,讓我們舞起來……” 伴隨著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的美妙歌聲,鑼鼓擂起來,紅綢飛起來,各族青年盛裝登臺。人們陶醉在歌的海洋、舞的海洋。
這一夜,人們在上海黃浦江畔,在世博園內,感悟中華智慧,展望中國未來。
來自《清明上河圖》誕生地的世博會河南館館長謝增福感慨道,世博會是展示人類文明、科技進步的盛會,文藝晚會同樣展現了中國文化、中華智慧。他説:“我們期待,中國的文明進步和科技發展帶來更豐富、更精彩的人民生活。”
“世博會讓中國更加開放,中國已是世界的重要一部分,她正在向世界貢獻著和諧的文化和哲學。”上海世博會丹麥總代表、前駐華大使白慕申説。
世博會漢堡之家案例館館長安雅·埃爾克説:“‘千手觀音’震撼而感人,每個節目都那麼精彩,讓我們看到了如此豐富的中國傳統和現代文化元素,中國真是一個文化藝術的寶庫!”
世博會期間,在中國工作生活近半年的以色列電視節目製作人米舒朗·其索説,當你越深入中國,越能感受到中國人熱愛和平、追求幸福生活的渴望,中華民族是一個樂觀的民族。
正在電視機前關注“嫦娥二號”升空和世博會中國館日活動的上海圖書館館長吳建中説,“嫦娥奔月”“敦煌飛天”,這些千百年來中國人極富藝術性的想象,正一步步變為現實,足以令國人激動、自豪。
上海世博會執委會副主任周漢民説:“人民共和國成立61週年,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日活動隆重舉行,嫦娥二號正飛向無垠的太空,向著神秘的月球飛馳。兩者的‘和合’之美,昭示著中華民族懷抱人類的崇高理想,義無反顧,堅定地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