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黨群齊心重建家園--吉林省災後重建工作速寫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10月10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長春10月10日電(記者 齊海山)那場歷史上罕見的特大洪災過去兩個多月了,儘管吉林省一些災區還是滿目瘡痍,但一棟棟新居給災區群眾帶來了希望。

    “確保入冬前受災群眾都能有房住,確保入冬前農村倒塌房屋完成重建、損毀房屋完成修復。”吉林省委、省政府這句承諾更讓受災群眾心裏踏實了許多。就是這個承諾,在洪水毀壞家園後的一兩月時間裏,新村建成、喬遷新居的鞭炮聲熱熱鬧鬧地響起來。

    “洪水無情人間有愛,黨群齊心重建家園”——紅紅的對聯貼在了新居門口,笑臉衝破的災難的陰霾,有了家就有了一切,也就有了希望。

    棟棟新居拔地起 確保群眾住暖房

    在吉林省臨江市四道溝鎮長川新村建築工地上,數十人的施工隊伍正在緊張施工中,部分新居已經封頂,預計10月末全部完工,提供給受災群眾入住。鎮黨委書記譚勝軍介紹説:“長川新村佔地120多畝,目前兩個施工隊伍晝夜施工,確保受災群眾能夠在入冬前住上暖房子。新村能安置受災群眾200戶,結合城鄉住宅特點,室內衛生間、床、火炕、自來水一應俱全,受災群眾搬進來就能生活。”

    臨江市委書記王樹平説,該市受災人口共8.2萬人,倒塌居民房屋2586戶,住宅損壞5215戶。“臨江市對水毀嚴重、戶數較多的村屯實行整體異地重建,對損毀相對較少的村屯,通過新建、購買住房等多種方式予以解決,目前已有8個新村正在緊張施工中。”他説。

    臨江市的四道河子新村也正在打地基和平整土地,白馬浪新村已經建設完工,受災群眾姜雙林已經搬進了新居。姜雙林告訴記者,他們家原先是土坯房,在這次洪澇災害中已經被沖毀,黨和政府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建起了能安置36戶受災群眾的新居,把自己的啞妻高興得手舞足蹈。“新房的面積是52平方米,一廳兩臥,還有衛生間和廚房。過去不敢想象我這輩子還能住上這麼好的新房。我以後準備在鴨綠江多打點魚,儘快把傢具置辦齊了,相信生活會越來越好。”姜雙林説。

    在今年的洪澇災害中,吉林省樺甸市人員傷亡較重,受災群眾安置也比較困難。記者在紅石砬子鎮色洛河村正趕上7位農戶搬新居,色洛河村受到山洪襲擊,18戶居民房屋被沖毀,多數需要異地重建,當地政府在緊張的抗洪工作中,及早謀劃,在8月15日全面開工建設,早早地完成了新居重建工作,紅頂白墻的新房在受損嚴重的村子裏顯得非常扎眼。

    受災群眾郝春榮的新居門前貼著鮮紅的對聯,上聯寫著“洪水無情人間有愛”,下聯是“黨群齊心重建家園”,橫批是“喜遷新居”。郝春榮告訴記者,她家在國家補助的情況下,自家又拿了幾萬元,住進了84平方米的新居。郝春榮説:“這次受災較重,三四萬斤的玉米都被洪水衝沒了,還有牛棚、倉房、1畝多地的園子都沒有了。要不是黨和政府的政策好,自己家多少年都翻不過身來。”

    樺甸市委書記李洪信介紹説,目前樺甸市水毀平房重建已經全面開工,已經竣工158戶,其中22戶居民已經搬進新居。4座樓房建設從9月8日開始陸續封頂,目前已經全部轉入裝飾工程,損壞房屋維修竣工3766戶,佔總戶數的70%以上。交通、水利工程、飲水工程、公益設施、學校及衛生院等維修工作都已經全面開展,部分工程已經全部完工。

    凝心聚力為民生 黨員幹部擔重責

    洪水漸退之時,吉林省委、省政府的災後重建規劃就已經出臺,並且把保民生、住暖房的要求作為一項重要的“硬指標”,要求各地黨委政府確保完成。各地基層黨員幹部繼續發揚偉大的抗洪精神,以飽滿的工作鬥志投入災後重建的工作中。

    通化縣光華鎮黨委書記董賢貴三天兩頭就往施工現場跑,在受災較重的長青村,他向記者介紹説:“為了讓倒房戶早日住上新房子,縣裏實施了包保、援建責任制,縣長包保長青村,縣林業局負責村裏全部的援建任務。”

    吉林市政府則出臺了20項有關加快災後恢復重建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實施方案。從城鄉基礎設施搶修到受災群眾房屋修建;從農業生産恢復到復墾復耕;從統籌推進經濟社會較快發展到安置受災群眾生産、生活、就業、社會保障……這20個方案幾乎涵蓋了災後恢復重建和社會發展的全部任務。吉林市組織開展了萬名市直機關幹部“一對一”包保重災戶活動,各級黨組織、各部門採取得力舉措解決災區群眾面臨的難題,加快災後恢復重建進程。

    樺甸市色洛河村黨支部書記郝金良帶著記者走訪了幾戶搬進新居的村民,並告訴記者全村受災群眾所有的吃穿都是上級政府撥下來的救災物資,或者是好心人捐助的物資。剛剛搬進新居的受災群眾裴丹説:“洪水來的時候,只是人跑出來了,家裏所有的東西都沒有了,現在所有的鋪蓋都是好心人給的。有了家,也就是有了信心。”

    在吉林省各個災後重建施工現場,除了施工的工人,更多的是鄉村各級黨員幹部,他們一方面監督工程質量和進度,更主要的是現場解決施工過程遇到的問題,以及當地受災群眾的新需求。臨江市葦沙河鎮黨委書記徐兆和每天都要到幾個施工現場去看一看,“工期緊張,受災群眾要是冬天住不上暖房子,咱們這幹部還當個啥勁兒,所以説到現場來一方面督促一下進度,另一方面人家受災群眾也能少跑道,在這裡就能反映困難,一舉兩得,咱們黨員幹部累點沒關係。”徐兆和説。

    吉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柳青説,災區房屋恢復重建工作,以居民自建為主,補貼遷移、統籌統建、集中供養等其他方式為輔,在充分尊重受災群眾意願的前提下,由居民自主選擇具體安置方式。吉林省此次水毀住房重建補貼標準為國家和省每戶補助2萬元,修繕住房補貼標準為每戶3000元。國家和省補助不足部分,由市(州)、縣(市)政府根據本地建房標準和造價確定的房屋總價,通過財政安排、社會捐助、企業贊助、個人自籌和銀行貸款等方式籌措。

    建新居暖民心 送崗位解民憂

    10月5日,樺甸市橫道河子鄉活龍村村民張萬康、李凡菊等34人全部回到村裏,他們在黑龍江省寧安市幫助秋收半個月,每人收穫近2000元,高興地回到家鄉,收穫自家的糧食。洪災發生後,樺甸市政府一邊組織救災,一邊啟動“就業援助”計劃,市就業局所有工作人員分赴受災鄉鎮、村屯,進行就業意願摸底調查,然後根據受災群眾的就業願望,收集域內外用工崗位信息,共收集各種就業崗位14000多個,免費培訓受災群眾980多人次。

    到9月末統計,樺甸市通過就業援助工程,水災後勞動力轉移就業人數域外1012人,就地就近轉移5014人,其中災後重建吸納勞動力2469人。全市月勞務收入達到916萬元。二道甸子鎮黨委副書記劉忠國説:“通過就業援助,樹立了受災群眾自強的信心,增強了他們創造美好生活的勇氣。”

    九台市就業服務局在莽卡鄉受災最嚴重的塔庫村舉辦了“情係災區——送崗到村專場招聘會和職業技能培訓”活動,為災區群眾搭建起用工和技能培訓的平臺。此次招聘會共有20余家企業的近千個崗位供塔庫村農民選擇。用人單位給出的月薪都在1000元以上,一些技術類崗位還專門為農民提供崗前培訓。村民王月娟説:“感謝黨和政府對我們災區農民的關心,把崗位直接送到我們家門口!早點找活幹,也能儘快把受災的損失補回來。”

    洪水無情,人間有愛。洪水雖然衝垮了家園,但一個更加美好的藍圖正在向災區群眾展開……

 
 
 相關鏈結
· 吉林糧企改制全完成 政府對糧食調控進一步強化
· 吉林保障性住房開工建設26萬套 開工率達100.7%
· 冷空氣影響中東部 吉林遼寧海南等地有較強降水
· 糧食局局長聶振邦到吉林調研 了解秋糧産銷情況
· 吉林近14萬農民得享6000余萬新農保基礎養老金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