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十一五"文化建設:改革創新中走向大發展大繁榮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10月16日   來源:新華社

 

    2009年4月17日,參觀者在湖南省博物館參觀馬王堆漢墓陳列文物。從2008年3月20日起,湖南省博物館免費向群眾開放。截止到2009年3月20日,湖南省博物館一年內共計接待觀眾168萬餘人次,日平均接待觀眾5400多人,比免費開放前的2007年日均多接待觀眾2400多人。 新華社記者 李尕 攝

    新華社北京10月16日電 (記者周瑋)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快建立,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得到了有效保障;國際金融危機的寒潮中,我國文化産業異軍突起,文化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明顯加強;科技與文化的融合日益加深,文化活力和創造力進一步迸發……新中國第一個專門部署文化建設的五年發展規劃——《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實施以來,各級文化部門注重以人為本,深化改革,把保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放在突出位置,我國文化建設全面快速發展,亮點頻現,取得了明顯成效。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快建立,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十一五”以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已經進入快速、穩定的重要發展期。2009年,全國共有縣級公共圖書館2491個,覆蓋率達到87.16%。縣級文化館2862個,覆蓋率達到100%。鄉鎮(街道)文化站38736個,覆蓋率達到94.8%,基本實現了“鄉鄉有綜合文化站”的建設目標;全國向社會免費開放的公共博物館、紀念館已達1450家,文化輻射力得到空前提高。

    ——至2009年底,文化共享工程已建成1個國家中心、33個省級分中心、2814個縣級支中心(縣級覆蓋率96%)、15221個鄉鎮基層服務點(鄉級覆蓋率44%)、與全國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和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合作共建村基層服務點75萬個,其中配備文化共享工程專用設備的47.5萬個(村級覆蓋率75%)。

 

     2010年4月8日,寶豐縣數字電影放映隊準備前往各鄉村為群眾免費放映電影。該縣的12支“農村流動電影放映隊”均配備有數字電影放映設備和放映車輛,放映隊走進鄉鎮和偏僻山村為農民免費放映數字電影,豐富農村群眾的文化生活。 新華社發

    ——解決基層群眾看電影難問題的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取得初步成效,農村數字電影流動放映系統服務監管平臺、農村數字電影的供片體系和覆蓋全國的農村數字電影放映網絡目前已經初步建立;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和西新工程成效卓著。2006年到2010年,中央財政已投入專項資金32億元,用於補助中部地區貧困縣和西部地區20戶以上已通電自然村的“村村通”建設;中央財政累計投入資金48.5億元,實施了農村中央廣播電視節目無線覆蓋工程建設。

    ——農家書屋工程自2007年實施以來,截至今年初,全國已建成農家書屋24萬個。而每一個農家書屋可供借閱的實用圖書不少於1000冊,報刊不少於30種,電子音像製品不少於100種。

    有數字顯示,2009年中央財政對地方各項文化工程資金投入取得突破性進展,總量達到30.59億元,比2008年增加8.92億元,增長41%,中央財政還安排免費開放專項經費20億元,重點補助地方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所需資金,為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文化産業快速發展,成為經濟發展新增長點

    面對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日益凸顯的戰略地位,黨的“十六大”提出要完善産業政策,支持文化産業發展,增強文化産業整體實力和競爭力。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文化創造活力”“文化軟實力”“文化生産力”等新詞頻現,體現了黨中央在新世紀新階段對文化發展的新思路和新部署。

    2005年出臺的《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我國文化産業在各項政策的指引和扶持下迅猛發展。2009年,《文化産業振興規劃》出臺,首次將文化體制改革和大力發展文化産業上升到國家戰略。2010年,《關於金融支持文化産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出臺,為金融與文化産業深度合作提供了政策支撐。

    政策的利好帶來了文化産業發展的良機。這樣一組數字,清晰標記了幾年來文化産業發展的足跡:2004年以來,全國文化産業年均增長速度達22%,比同期GDP增速高3.6個百分點,保持了高速增長的勢頭;2008年至2009年,面對金融危機的衝擊,文化産業逆勢上揚,2009年上半年,我國文化産業增速達到17%,大大超過GDP和第三産業的增速;動漫、遊戲、數字音樂等新興文化産業迅速崛起,2009年,全國動畫片創作生産數量達到17萬分鐘,比2006年翻了一番多;文化市場繁榮發展,截至2009年,全國文化市場經營單位239571個,從業人員1294912人,固定資産原值達到約1088億元的規模,利潤約350.5億元,新創增加值約692.3億元;大量民間資本進入演出市場,全國各地民營文藝表演團體約6800家,年演出200多萬場次。

 

    一位參觀者在798藝術區內遊覽(2010年7月14日攝)。“登長城、看故宮、逛798”——這是北京最新的旅遊觀光路線圖。作為快速崛起的亞洲最大當代藝術聚集區,北京798藝術區已成為中國當代藝術形象的新地標。新華社記者 公磊 攝

    文化産業的快速增長,成為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也成為各地經濟發展的新亮點,在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北京、上海、廣東、湖南、雲南等省市文化産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已超過5%。文化産業投資和文化資源開發持續升溫,大量資本和人力資源涌進文化領域,文化産業成為社會資本追逐的新熱點,文化産業多元化投資格局開始形成。一大批有活力、有實力、有競爭力的文化企業脫穎而出,新華文軒、光線傳媒、歌華有線、電廣傳媒、華誼兄弟等文化企業先後上市,資産和營業收入過億元的文化企業數量大幅攀升。

    文化産業集群化發展趨勢日益明顯,北京市已有文化産業集聚區21個,文化企業達到8000多家;上海市有文化産業園區75家,集聚了2500多家文化企業和2萬多名高層創意人才;文化部和北京市、天津市分別共建的中國動漫遊戲城和國家動漫産業綜合示範園正式啟動,國家級文化産業示範園區和國家文化産業示範基地有效地發揮了引領、示範和輻射作用。

    文化體制改革大踏步前進,文化生産力進一步解放和發展

    截至目前,全國近3000家新華書店已有2900多家轉企改制。全國148家中央部門和單位出版社,已有102家核銷事業編制,地方需要轉企改制的出版單位已基本完成任務。35家需轉企改制的電影製片廠已全部完成,204家省市電影公司、293家影院以及58家電視劇製作機構完成轉企改制。

    “十一五”期間,文化體制改革大踏步前進,文化生産力進一步解放和發展。

 

    這是位於廣西南寧的接力出版社總部(2007年1月19日攝)。作為一個位於西部地區的地方出版社,廣西接力出版社在短短的16年間,從“35個人,兩輛車”起步,迅速成為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開闢新據點的出版界明星,先後摘取我國出版界幾乎所有的大獎。2007年1月9日,隨著“接力出版社有限公司”的正式掛牌,標誌著接力出版社成功轉企改制。 新華社記者 劉廣銘 攝

    文化部門通過大力推進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國有文化單位的發展活力和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文化部直屬6家事業單位轉企改制,組建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動漫集團有限公司等4家國有文化企業。全國一大批演出公司、電影公司、音像公司、影劇院完成轉企改制,成為合格文化市場主體。

    國有文藝院團體制改革全面推進,截至2010年上半年,全國轉企改制的國有文藝院團達到228家。北京、遼寧、吉林、上海、江蘇等近20個省市整合資源組建了演藝集團公司,使演藝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競爭力得到增強。

    以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為重點,政府職能轉變進一步深化。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浙江、廣東、海南、山西等省市基本完成綜合執法改革工作,168個副省級和地級市已組建綜合執法機構,184個副省級和地級市建立了統一的文化行政責任主體,執法效率明顯提高,執法成本大幅度下降,此項工作將在“十一五”期間基本完成。

    百舸爭流,千帆競發。我國的文化建設已經進入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步入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新時期、新階段。在“十一五”的收官階段,下一個五年發展藍圖也在緊鑼密鼓地謀劃中:進一步提高文化自覺,抓住機遇,開拓創新,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之路,更加主動地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相關鏈結
· 蔡安季要求加強公安機關離退休幹部精神文化建設
· 中央文明辦等部署開展西部文化建設志願服務活動
· 五部門向西部贈送"綠色"電腦 加強基層文化建設
· 春潮涌動看鵬城--深圳特區成立30年文化建設巡禮
· 開創文化建設新局面 我文化産業:走出去 贏回來
· 最高法發佈進一步加強人民法院文化建設的意見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