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設中國現代化工業體系
——李毅中談工業和信息化領域貫徹五中全會精神四大措施
新華社北京10月19日電(記者劉菊花)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19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將採取四大具體措施,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
今年以來,我國工業繼續保持回升向好的態勢,實現平穩較快發展。1至9月份,工業增速達16.3%,預計全年增速將在13%以上。
李毅中認為,當前我國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對於工業和信息化系統來講,既要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又要看到新形勢、新問題,增強機遇意識和憂患意識。
“要按照五中全會確定的指導思想,把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李毅中説,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的“十二五”目標和任務,工信部將對其中涉及工業結構調整的目標任務進行具體細化和分解。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將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發揮好我國産業比較優勢,加快建設結構優化、技術先進、清潔安全、附加值高、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現代産業體系。”李毅中表示,為此,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將採取四大具體措施。
首先,抓準工業通信業調整結構的切入點。“十二五”是解決工業大而不強、實現工業轉型升級邁出實質性步伐的關鍵時期。李毅中透露,對此工信部將從六個方面入手:一是加快科技進步和創新,加強技術改造;二是大力推進節能減排;三是大力加強質量管理;四是穩步推進兼併重組;五是和相關部門一起,嚴格限制“兩高”和産能過剩行業的盲目發展;六是促進通信業創新轉型,進一步增強對經濟社會信息化建設的服務和支撐能力。
“工業增加值是衡量工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的一個重要指標,努力提高工業增加值率,就要增加工業産品和服務的附加值,減少能源資源消耗等成本投入,從而調整工業結構、轉變工業發展方式。”李毅中説。
其次,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和生産性服務業。《建議》提出,要積極有序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加快形成先導性和支柱性産業。“落實中央精神,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必須和傳統産業的改造提升相結合,必須優先搞好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其他行業重大技術的攻關研發,用新技術支撐新興産業的發展。”
李毅仲介紹説,目前工業和信息化部承擔著“核高基”、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製造技術、大型飛機等科技重大專項。“這些都是戰略性新興産業的重要支撐,要加快實施進程。在注重發揮市場基礎性作用、企業主體性作用的同時,要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性作用,抓好行業準入、發展規劃、技術標準的制定和實施。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還要注重發展生産性服務業,為戰略性新興産業的發展搭建平臺,疏通渠道。”
此外,推動工業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動軍民融合式發展。李毅中透露,在“十一五”工作的基礎上,我國將加快信息技術在研發設計、智慧製造、現代管理等方面的應用,發揮信息技術對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的推動和倍增作用,實現“十二五”時期不同行業領域“兩化”融合的目標和標準,並把信息技術逐漸融入經濟建設和社會管理的各個層面,推進重點行業的信息化提升,促進城市基礎設施、文教衛生等各個領域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時,加強國防科技工業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頂層設計、規劃銜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第四,深化工信領域改革、擴大開放的相關政策措施。“特別要支持民營資本進入電信業和國防科技工業領域,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儘快制定相關的政策措施。”李毅中還透露,工信部門將支持和推進資源稅改革以及重要生産資源的價格改革,研究分析人民幣匯率和利率的變化以及財稅、價格改革對工業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並制定積極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