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外交部:中國同亞洲鄰國的關係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11月04日   來源:新華社

外交部部長助理胡正躍談中國亞洲外交

    新華社北京11月3日電

    問:今年以來,亞洲形勢倍受關注。您作為外交部主管亞洲事務的部長助理,如何評價當前亞洲形勢?

    答: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大背景下,亞洲經濟政治格局在出現新變化。總的看,謀和平、維穩定、求合作、促發展是亞洲形勢的主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相互尊重、睦鄰友好、求同存異、和諧相處,依然是亞洲國家關係最基本和最重要特徵。亞洲整體率先實現經濟回升向好,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保持強勁發展勢頭,為世界經濟復蘇做出重要貢獻。堅持新安全觀,排除外來干擾,和平解決國與國爭端,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仍然是絕大多數國家的政策取向。亞洲國家間人文交流日益廣泛和深入,不同文明文化在對話交流中相互促進,和諧交融。亞洲國家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保持良好的溝通與協調,亞洲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進一步提高。

    我們堅信,只要亞洲國家堅持走適合各自國情發展道路,堅持推進區域合作,堅持順應變革、開放、包容的時代潮流,堅持正確的方向和行之有效的原則,亞洲國家必然將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運,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問:現在國際上出現了一些涉及中國與亞洲一些鄰國關係的評論,有些人甚至稱中國同若干鄰國關繫緊張,一些亞洲鄰國對中國感到擔憂。當前中國同鄰國關係究竟怎樣?您可否作一介紹和評價。

    中國同亞洲鄰國的關係確實發生了歷史性變化。這個變化的主要特徵就是睦鄰互信,互利合作。人們常講,事實勝於雄辯。我們還是讓事實來説話:

    今年,中國同亞洲鄰國的高層交往繼續保持頻繁和活躍的局面。中國同幾乎所有亞洲國家都實現了高層互訪和交流,如果算上中國主要國家領導人出席的重要地區多邊會議,這些高層交往活動超過60起。中國外長同亞洲鄰國外長的互訪也近20起。

    今年,中國同印度、印尼、越南、緬甸等鄰國分別以“友好年”為主題,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紀念活動,熱烈慶祝雙方建交60週年。吳邦國委員長即將對印尼的訪問,將把兩國戰略夥伴關係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中印關係繼續保持全面快速發展勢頭。中國與亞洲鄰國的傳統友誼、睦鄰互信、互利合作和世代友好更加深入人心。

    今年,中國同東盟關係繼往開來。在剛剛結束的第13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溫家寶總理和東盟各國領導人充分肯定《落實中國-東盟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夥伴關係聯合宣言行動計劃》(2005——2010),一致認為中國同東盟關係是最務實、最豐富、最全面、最具活力和最有成效的戰略關係,一致同意繼續以和平發展為主題,以友好合作為主線,更加重視經濟可持續發展,更加重視全方位的互聯互通,更加重視社會和人文交流,更加重視東亞的一體化建設,齊心協力,密切配合,共同落實好第二個五年行動計劃(2010——2015),進一步造福于各自國家人民,進一步為亞洲和平、穩定、發展、繁榮做出積極貢獻。

    至於中國與某些鄰國在一些問題上存在的分歧或爭端,中方一貫主張以事實為基礎,根據國際關係基本準則,通過對話磋商予以妥善處理和解決。

    我要指出,今年無論在雙邊交往中,還是在區域多邊會議上,亞洲國家都表達了這樣的信息:中國綜合國力和影響力的快速上升,為促進亞洲和平繁榮、推動世界經濟增長、推進國際金融體系改革做出了重要貢獻;亞洲鄰國同中國的新型夥伴關係經受住了時間和國際風雲變幻考驗;加強同中國的睦鄰友好與合作是它們堅定不移的政策,這對促進亞洲各國發展以及地區和平、穩定、繁榮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

    總之,中國同周邊亞洲鄰國關係在發展,在進步,這是任何人也不能改變的事實。

    問: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持續發酵,國際經濟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您認為中國同亞洲國家在拉動亞洲和世界經濟增長方面發揮了什麼作用?

    答:在不久前越南河內舉行的東盟-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上,韓國總統李明博和東盟一些國家領導人説,危機孕育機遇。每次危機和挑戰,無論是亞洲金融危機,還是國際金融危機,都讓亞洲國家更加強大和團結,都推動東亞合作邁上新臺階,都促進了地區和世界繁榮。的確如此。

    2008年10月,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初,東亞國家領導人就在北京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期間舉行早餐會,就抵禦各種風險,保持亞洲和世界經濟穩定、金融穩定、資本市場穩定和社會生活穩定交換意見,達成8項重要共識。

    兩年來,亞洲國家弘揚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優良傳統,在根據本國國情出臺刺激經濟政策措施的同時,加強團結協作,積極推進區域合作,為亞洲率先回升向好發揮了重要作用,並使東亞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貿易方面,今年1至9月,中國與亞洲國家貿易總額超過6400億美元,同比增長38%,中國從亞洲國家進口3613億美元,同比增長44%。中國對亞洲國家貿易逆差達796億美元,其中,對韓國、日本和東盟貿易逆差分別為522億、414億和122億美元。中國繼續是亞洲國家第一大出口市場。中方加大了對孟加拉、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南亞國家援助力度,向孟、阿70%出口中國商品提供關稅優惠待遇,緩解貿易不平衡。

    自貿區建設方面,今年是中國-東盟自貿區全面建成的“元年”。作為目前發展中國家之間最大的自貿區,中國-東盟自貿區使雙方資金、資源、技術和人才等生産要素的流動效率顯著提高,為擴大貿易和投資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環境。據中方統計,今年1-9月,中國-東盟雙邊貿易額達2113.1億美元,同比增長43.7%。今年雙方貿易額有望創造歷史最高水平。中國和其他東亞國家還在積極推進東亞自貿區建設,中日韓三國確立了2012年完成三國自貿區官産學聯合研究的目標。我們還同東亞國家一道,共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最大程度地減輕國際金融危機衝擊。

    投資方面,中國政府鼓勵有實力的企業擴大對亞洲國家的投資規模,提升投資水平。據中方統計,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對亞洲國家非金融類投資同比增長102%,亞洲成為中國設立境外企業最為集中的地區。此外,截至2009年底,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存量達96億美元,其中一半以上是2008年以來實現的,投資領域已經從傳統的礦業、建築業拓展到能源、製造業、商務服務業。

    基礎設施建設及互聯互通方面,中國積極支持“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致力於同東亞國家一起,共同推動本地區公路、鐵路、航道、港口等建設,加強對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GMS)和東盟湄公河流域開發合作(AMBDC)等機制的參與和合作。

    財金合作方面,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東盟-中日韓(10+3)財金合作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我們不僅維護了東亞金融穩定,而且實現了清邁倡議的多邊化,建成了1200億美元的區域外匯儲備庫和7億美元的區域信用擔保和投資基金。中方同馬來西亞、印尼、韓國簽訂總額3600億人民幣的雙邊貨幣互換協議。中日韓三國決定儘快簽署中日韓投資協議。目前,中國同其他東亞國家在共同努力,增強清邁倡議的有效性,加強宏觀經濟政策交流與協調,推進亞洲債券市場建設,共同探討促進本地區債券跨境交易和結算,加強債券市場發展能力建設,並就深化東亞財金合作開展前瞻性和戰略性研究。

    科技、能源、環保等領域合作方面,中日兩國正在積極推進“中日唐山生態工業園區”項目合作,中新(加坡)兩國在攜手建設“中新生態城”示範項目。中日韓三國在認真落實《加強科技與創新合作聯合聲明》,推動三國研究機構、大學和企業圍繞節能環保、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重點領域,在技術研究、應用研究、技術創新等方面開展全方位、深層次合作。

    此外,中國還向遇到自然災害的亞洲國家伸出援手。巴基斯坦遭受歷史罕見特大洪災,中國政府向巴提供約2.5億美元救災援助。印尼發生地震海嘯和火山噴發後,胡錦濤主席第一時間向印尼總統蘇希洛致電慰問,中國政府和紅十字會分別向印尼提供50萬和3萬美元現匯援助。中國積極參與巴基斯坦災後重建,阿富汗、斯裏蘭卡戰後重建,表達中國人民友好之情。

    發展是我們與亞洲國家面臨共同的任務,是我們與亞洲國家最大的關切。當前,國際金融危機還遠未結束,亞洲經濟發展還面臨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我們堅持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同亞洲國家和衷共濟,相互扶助,共同推動亞洲經濟的復蘇和發展。

    問:最近一段時期,中國周邊熱點問題比較突出。作為本地區的一個大國,中國在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中國的周邊安全環境錯綜複雜,傳統與非傳統安全挑戰交織。中國主張本地區擯棄以結盟、實力、威懾、強權為特徵的舊有安全理念和安全邏輯,承認、尊重並超越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社會制度、發展水平的差異,樹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為核心的新安全觀。中國不僅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中國積極致力於在熱點問題上發揮建設性作用,致力於通過友好談判和平解決領土、領海和海洋權益爭端。

    當前,南海地區形勢總體穩定,但也存在一些干擾因素。維護南海和平穩定,不將南海爭議擴大化、複雜化、國際化,避免在本地區製造矛盾和緊張,符合中國和本地區國家的共同利益。我們主張由直接當事方通過雙邊談判和平解決南海爭議,在爭議解決之前,可以“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我們願與有關各方共同推動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增進互信,促進合作。南海爭議的當事國之間就和平解決爭議達成過一系列重要共識,它們對話協商的渠道也是暢通的,完全有智慧、有能力依靠自身的力量解決自己的問題。一些南海爭議國也認為,域外勢力不應介入南海爭議。

    作為世界最繁忙的國際海運航道之一,南海的航行自由安全從未因為南海爭議受到影響,從來就不是一個問題。中國高度重視南海航行自由與安全,一貫堅持南海航行自由應該得到保障,並將繼續積極參與地區海上安全合作。

    作為朝鮮半島近鄰,我們一向高度關注半島局勢發展,始終致力於推動有關各方相向而行,改善相互關係,維護東北亞和平與穩定。近一段時間,一度緊張的半島局勢呈現緩和跡象。各方圍繞重啟六方會談等問題進行有益的接觸和探討,均表示願早日重啟六方會談,努力改善相互關係,繼續推進半島無核化進程。我們對此表示歡迎。

    我們認為,通過六方會談實現半島無核化,平衡解決各方關切,建立東北亞和平安全機制,可以從根本上減少本地區的矛盾和糾紛,有助於實現半島和東北亞的持久和平。我們方願繼續同有關各方和國際社會一道,為實現半島無核化、維護半島和東北亞的和平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

    問:中國與周邊國家地理相鄰,人緣相親,文化相近,請問近年來中國在促進同亞洲國家社會人文交流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成果?

    答:中國與亞洲國家地理上相鄰近,歷史文化淵源深厚,與一些國家更是文脈相通,文化相近,為中國與周邊國家開展社會人文交流合作提供了“天時、地利、人和”的良好基礎。中國倡導開放兼容的文明觀,主張在充分尊重各國的文化傳統、社會制度、發展道路的基礎上,大力推動同亞洲不同文化背景和政治制度國家間的社會人文交流,以不斷增進中國與周邊國家人民之間的了解、友誼和互信,鞏固中國與周邊國家友好關係的社會基礎。

    近年來,中國與周邊國家人文交流空前活躍,合作領域不斷拓寬,內容愈加豐富,規模持續擴大。我們與亞洲國家人員往來日益密切。2009年,僅東北亞、東南亞、南亞國家出入中國邊境人數就達到2168.98萬人。在中國內地公民出境十大目的地中,亞洲國家成為其除中國港澳地區外的首選。今年來華參觀上海世博會的外國遊客中,日本和韓國人數位居前兩名。

    2009年,亞洲國家來華留學人數超過16萬,來華留學生人數居前十位的國家中有8個在周邊。我們高度重視加強同亞洲國家間青年互訪交流,已同日本、印度、越南、蒙古、巴基斯坦等國建立年度青年交流機制。

    我們在亞洲建立了100多所孔子學院和孔子學堂,已經在韓國、日本、蒙古等國家設立中國文化中心。“歡樂春節”、“中泰一家親”、“亞洲藝術節”等對外文化交流品牌在周邊國家日益受到各國政府和民眾的歡迎。

    我們重視與亞洲國家新聞媒體間交流與合作,舉辦新聞部長會議、廣電高層論壇等機制性活動,鼓勵雙方媒體互訪交流,提高相互報道力度,增進相互了解。

    中國政府還積極為亞洲發展中國家培訓各類人才,近幾年來僅在亞洲區域合作專項資金、中國-東盟合作基金和部分援外資金的資助下就已累計為東盟十個國家培訓的14000多名專門人才,涵蓋經貿、電信、農業、金融等10多個領域。

    鞏固邦交的根本在互信,睦鄰友好的基礎在民眾。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同周邊國家共同努力,加強在文化、旅遊、教育、青年等領域交流與合作,進一步加深人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夯實睦鄰友好大局的人文基礎。

    問:當前,亞洲保持整體上升態勢,在國際格局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對重大國際問題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增加。請問,中國同亞洲國家在重大全球性問題上是如何開展協調合作的?

    答:當前,國際體系改革、氣候變化、能源和糧食安全、可持續發展等重大全球性問題持續升溫,圍繞這些問題展開的雙多邊合作十分活躍,成為國際合作新的增長點與最具發展潛力的領域。隨著中國、印度、印尼等亞洲新興發展中國家地位提升,亞洲國家在全球性問題上的立場和主張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中國同很多亞洲國家處境相似,立場相近,根本利益一致,就共同應對全球性問題開展了多方面協調合作。

    我們主動同韓國、印度、印尼等其他亞洲二十國成員協調立場,共同推動國際金融體系改革,增加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治理機制中的制度性權力,積極支持韓國舉辦首爾峰會。我們同印度建立了應對氣候變化夥伴關係,在國際氣候變化談判中加強對話和合作,共同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權益。我們同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開闢了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等新的合作領域,已建立中新天津生態城,與日韓探討建設中日韓循環示範基地。我們與東盟國家加強農業和糧食生産合作,確保糧食安全,大力推動農村發展。我們還積極同一些亞洲國家建立了能源合作論壇等機制,探討能源安全、加強能效、開發新能源技術等合作。

    全球性問題的解決需要全球共同努力,中國將繼續加強同亞洲國家的相互協調與合作,共同努力推動全球性問題的解決,造福全人類,同時也維護和促進亞洲國家的共同利益。

睦鄰友好 合作共贏 共同發展
——楊潔篪談溫家寶總理出席東亞領導人系列會議
 

  新華社上海10月30日電(記者 堅 趙承)10月28日至30日,溫家寶總理應邀出席在越南河內舉行的第十三次中國與東盟(10+1)領導人會議、第十三次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第五屆東亞峰會和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會議結束之際,陪同出訪的外交部部長楊潔篪向隨行記者介紹了溫家寶總理此行的情況和成果。 >>>詳細閱讀

外交部就英首相卡梅倫訪華、世博外交成果等答問

    2010年11月2日,外交部發言人洪磊主持例行記者會。

    洪磊首先發佈消息:

    應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邀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首相戴維·卡梅倫將於11月9日至10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卡梅倫首相即將對中國進行的訪問是他今年5月就任以來首次訪華,對中英關係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方高度重視卡梅倫首相此次訪問,願與英方共同努力,確保訪問取得成功,為中英關係的發展注入新動力。卡梅倫首相訪華正值二十國集團首爾峰會前夕,中方願與英方加強溝通與協調,共同推動峰會取得積極成果。 >>>詳細閱讀

中外專家:東亞合作應充分利用現有對話合作機制

    新華社北京11月2日電(記者 張小軍 劉暢 劉華)“中方一直認為要充分利用好現有的亞太各種對話與合作機制,使其為促進本地區和平與發展發揮更加有效的作用。”2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一則答記者問的表態引人關注。同一談話中,他強調,美方建議舉行中美日三邊官方對話,解決中日釣魚島爭端,“這只是美方的想法”。 >>>詳細閱讀

 
 
 相關鏈結
· 外交部發言人:第三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將舉行
· 外交部發佈中國旅客赴墨西哥簽證特別提示
· 外交部就英首相卡梅倫訪華、世博外交成果等答問
· 外交部長楊潔篪與土耳其外長達烏特奧盧舉行會談
· 外交部:舉行中美日三邊官方對話只是美方的想法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