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24日電(記者王茜、黃小希)針對中醫針灸走向世界的同時面臨“去中國化”的傾向,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24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明確表示,我們既要尊重歷史,更要奮發有為,“做好我們自己的作業,才能有走向世界的基礎”。
王國強認為,中國人一定要把中醫針灸保護好,而且要有話語權、主導權。保護髮展好中醫針灸,才有真正的主導權。
對於“去中國化”傾向的原因,王國強指出,一方面有很多人不一定了解中醫針灸源於中國;另一方面,一些外國人對中醫針灸理論缺乏理解。
他表示,中醫理論和現代醫學是兩個理論體系。現代醫學講的是對抗醫學、還原醫學;中醫講的是整體醫學、個性醫學,講究辨證施治。外國人如果不太理解或接受“天人合一”“經絡”“大宇宙”“小宇宙”等理論,就會以他們的理解來認識這個問題,容易把中國的概念和中醫的概念淡化。
王國強強調,中醫是中國的國粹,中醫針灸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的針灸。以“中醫針灸”申遺,就是要表明針灸是中醫的,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的一種技能方法。“這個方法既有針,還有灸,是結合的,絕對不是單純的針刺。我們要借這個機會很好地宣傳中醫針灸的文化內涵、中醫針灸的理論,以及中醫針灸的實際療效,來擴大影響。”
國家中醫藥局:針灸申遺成功將推動中醫針灸各項事業發展
新華社北京11月24日電(記者王茜、黃小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4日在京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吳剛表示,申遺成功不是最終目的,重要的是中醫針灸申遺成功接下來的路要走好。
吳剛認為,接下來有許多理論問題需要研究,需要不同領域的戰略家與領域專家的共同探討,開展文化建設和保護研究。同時也加大科學研究,鼓勵理論和醫術的創新,以科學研究帶動與落實有關中醫針灸文化遺産的保護計劃,促進中醫針灸各項事業的發展。
為了進一步促進中醫針灸這一寶貴遺産的傳承、保護和發展,提高國際社會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關注和認識,國家中醫藥局在2006年成立了中醫藥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委員會、專家組、辦公室,組織開展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研究和申報工作,並於2008年9月以“中醫”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後因申報規則的具體要求,2009年10月改為“中醫針灸”申報。
今年5月,我國的申報通過聯合國教科文非物質文化遺産處附屬機構評審;11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政府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將“中醫針灸”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針灸發源於中國,是中醫的重要組成部分。針灸理論認為,刺激經絡可以促進人體的自我調節功能,以恢復健康。針刺是根據人體的不同狀態選擇適宜的針具刺激特定的穴位;灸法通常分為直接灸與間接灸兩種,用艾炷接觸穴位灸灼,或用艾條並與體表保持一定距離熱薰穴位。
吳剛表示,國家中醫藥局將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公約》精神,履行締約國責任,強化對該遺産保護的政策保障力度。相信中醫針灸在全社會的認知度將會進一步提升,與國際社會的對話交流更為增強,並在更大範圍得到傳承和發展,為全人類的生命健康提供保障,為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發揮更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