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12月3日電(記者 梁冬)一項幫助井下遇險礦工臨時避險的設施——井下可移動式救生艙日前在黑龍江省龍煤機械裝備製造公司研製成功,並通過了連續120小時高溫環境下真人試驗,試驗時間超出了國家制定的96小時的標準時間,創造了高溫環境下實驗人數和實驗時間兩項全國紀錄。
據介紹,自2009年10月以來,黑龍江省龍煤機械裝備製造公司便著手與一些科研院所開展技術合作,研發井下可移動式救生艙,並於近期分別成功研製出可容納12人的寬體和窄體兩個型號的樣機。
研發的救生艙適用於高瓦斯、煤塵和瓦斯突出礦井。當井下發生煤塵爆炸、瓦斯爆炸、瓦斯突出、火災及冒頂等緊急事故時,井下環境不適宜礦工繼續升井逃生和暫時無法逃生時,可快速進入救生艙內進行避險待援。
救生艙艙體分為過渡艙、密封艙和設備艙,分體式組裝結構,艙內配置120小時以上生存保障系統、非電力驅動除濕降溫系統、急救醫療箱、應急工具箱、120小時的超長軍用食品和水儲備、環保機械式密封馬桶等。瞬間耐高溫能力0.5秒內達到120攝氏度;艙外溫度55攝氏度,艙內120小時持續溫度小于32攝氏度。
在不久前進行的真人試驗中,參加試驗的12名志願者在艙體外部溫度高達55攝氏度的模擬井下高溫環境裏,依靠艙內配備的設施和生保系統生活了120小時。試驗結束後,經檢查,所有參與試驗的志願者各項生理體徵完全正常。
通過真人試驗得出的艙內壓力、艙內生存保障能力、環境監控能力等各種數據和參數曲線均達到設計標準,滿足緊急避險的技術要求,同時也為今後救生艙的進一步完善提供了第一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