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滿眼綠色的省份——全省森林覆蓋率達63.1%,居全國第一。
這裡是生態效益顯著的省份——據專業部門評估,這裡的森林生態服務功能總價值為7012.73億元,平均每公頃森林提供的價值為8.27萬元。
這裡還是林業發展充滿生機的省份——全國集體林權改革從這裡起步,其系列配套改革成為全國集體林權改革的“標準範本”。
這就是福建。
自上世紀80年代起,福建省委、省政府大念“山海經”,上戰荒山頭、下戰風沙灘,80年代末期便一舉摘得森林覆蓋率全國第一的桂冠。
“福建各級黨政領導不能總把福建森林覆蓋率居全國第一挂在嘴上,陶醉其中,必須讓人民群眾真正享受到這個‘第一’所帶來的好處和實惠,這才是造林綠化的本質目的。”11月24日,福建省委書記孫春蘭在全省造林綠化動員大會上説。
多年來福建造林綠化的重點在山區、林區,而在城市、城鄉結合部、鄉村、交通道路兩側、工業園區等造林綠化力度不夠,目前全省城市、縣城的綠化覆蓋率分別為39.7%、32.8%,鎮和鄉所在地僅16.5%、16.2%。近年來全省平均每年徵佔用林地面積近10萬畝。
如何能繼續保持森林覆蓋率全國第一?如何讓綠色為全省群眾帶來更多實惠?
由此,一個以人為本、為民求惠的綠色城市、綠色村鎮、綠色通道、綠色屏障“四綠工程”,年初在福建拉開了序幕。
綠是城之魂
今年7月,環境保護部中國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王金南在南京舉行的“上海世博主題論壇”上,首次公佈了中國環境宜居城市的監測指標體系,福州以綜合得分最高位居宜居城市的榜首。福州拿下“最宜居”的法寶,正是“榕城之綠”。
一組數字很有説服力:截至目前,福州全市森林覆蓋率達54.9%,城市郊區山區森林覆蓋率達56.28%,城區擁有綠地總面積6407.48公頃,中心城區新增園林綠地2787公頃、公園綠地820公頃,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36.29%,綠化覆蓋率達41.15%。
“見縫插綠”、“拆墻透綠”、“步行10至15分鐘就能看到綠地”……近年來,在加快城市建設的同時,福州市委、市政府把“綠”當作塑城之魂,揮毫潑墨,精心點染。福州市園林局局長劉曉明介紹,正在建設中的東部新城,僅綠化面積就達130萬平方米,還把豐富的內河河網水系、濱水濕地與著名的鼓山景觀視線相連,將形成“顯山露水綠滿城”的格局。
從2008年起,每早晨練的榕城市民幾乎一天一個驚喜:西湖、左海等各大公園圍墻全部拆掉了,湖光水色,撲面而至。二環、三環上的高架橋,橋上橋下也都被垂直綠色植物覆蓋;省、市辦公所用的烏山、于山、屏山,或搬遷、或“瘦身”,或全部或部分開闢為休閒公園,目前全市共有公園景區45個,近一半是最近5年新增加的。眼下,在福州城區,市民步行500米就有公園、綠地或廣場,而未來3年內還將再新增7個公園。
近年來,福州市先後奪得“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等稱號。今年,全國綠化委員會又授予福州“全國綠化模範城市”。
不光是金盃銀盃,還有群眾發自內心的口碑:“福州市區公園多了,綠樹多了,玩的去處也多了,處處都有天然氧吧。”這是家住烏山西路美景良城小區的陳依姆對眼下生活變化的最大感受。“我家現在算得上是被‘包’在公園裏了!”家住三角井沁芳園的黃女士得意地説,自從屏山公園改擴建、二環路增加綠化帶後,她家前面是左海西湖,後面是屏山公園,再遠點還有森林公園。
按照“四綠工程”規劃,今後福州、廈門、泉州三大城市市區每500米必建一處綠地,所有臨街單位都要拆墻透綠,實現綠色資源共享;所有城市、縣城還必須建有一座以上環境優美、設施完善,面積分別達10公頃、6公頃以上的城市綜合性公園,有條件的城市要加快植物園、動物園、濕地公園、兒童公園和體育公園等各類公園的建設。
綠乃海之屏
今年福建連續遭受5次颱風正面襲擊,且一次比一次強度大,其中10月23日登陸的13號颱風“鲇魚”還創造了本世紀以來最強颱風的紀錄。在這5次颱風中,其中3次登陸漳州,而漳州在考驗中卻創造了3次零傷亡的紀錄。這背後既有漳州市準備充分、組織得當之力,更有其長年堅持營造、維護、更新沿海護林之功。
作為一個自然災害頻繁的省份,自上世紀末,福建省就開始連續實施沿海防護林工程建設。通過五期工程,在八閩沿海樹立起一道長達3300多公里、總面積超過2000萬畝,禁得住風沙、抗得起颱風、護得穩降水的綠色屏障。
近日,記者來到曾發生過“狂風過處風沙起,一夜沙埋十八村”慘劇、新中國成立初全縣只有46棵樹的漳州市東山縣,這裡到處鬱鬱蔥蔥:沿海一線,當年老書記谷文昌帶領軍民植下的木麻黃,已全部被更新過一遍,如今更加挺拔;海岸內側,由東山幹部群眾、當地駐軍,一代接著一代培育而成的綠化景觀帶,更是婀娜多姿。湛藍的海水輕吻著柔軟的沙灘,海面上國家舢板集訓隊穿行在波光點點的海浪間。
“全縣防護林帶變成了防護網,累計綠化了400多座荒山,僅生態林就有6.7萬畝,其中90%是沿海防護林。在防護林的呵護下,東山長年風速減低近60%,相對濕度增加15%。”東山縣委書記王毅群介紹説。
在漳州,目前已完成沿海防護林建設總面積192.7萬畝,775公里(其中島嶼60公里)海岸線的林帶基本合攏,沿海岸線建成一道“帶、網、片”相結合的綠色屏障。為打造一個具有保持水土、減災防災、美化環境等多功能的綠色屏障,今年福建省還在“四綠工程”中專門部署,重點建設沿路、沿江、沿海、環城森林屏障,使全省交通主幹線沿線一重山、“六江兩溪”沿線一重山、沿海防護林體系和城市周邊的森林,不僅要具備強大的生態防護功能,還要增加色彩、豐富結構。
剛剛成立的平潭綜合實驗區,地處中國第五大海島。實驗區黨工委、管委會投資4400多萬元,實施基幹林帶造林、風口造林、綠色通道、鄉村綠化等六大綠化造林項目。如今,平潭綜合實驗區已完成造林綠化6.3萬畝,植樹933.9萬株,今年造林綠化面積是前10年的總和。
綠為山之源
三明、南平、龍岩是福建的3個西部山區市,自從2003年實施集體林權改革以來,這裡的山更加蔥鬱,這裡的林更富生機,這裡的人也更從漫山的青翠中、從辛勤的勞動中收穫了致富的希望。
“要讓山綠起來,更要讓人富起來!”在完成了“明晰産權、承包到戶”的林權改革第一步後,福建繼續將改革向縱深推進。
首先要有能力承包——南平市光澤縣推行群眾合股造林,一戶一股,共同收益。當年全縣一下子就涌現出193個股份合作林場,累計造林2.2萬畝,涉及林農1485戶。
其次要有活錢經營——龍岩市武平縣率先在全省成立縣林權服務中心和林業擔保公司,讓一紙林權證書變成可從銀行抵押貸款的憑證。至今,全縣累計發放林權證抵押擔保貸款和林業小額貸款1.1億元,大大緩解了林農資金壓力。截至去年底,全省已累計發放各類林業貸款90多億元。
公益林也要能保護——建陽市實施公益林聯戶託管,責、權、利全部捆綁在一起交給林農:管護共盡義務,獲益人人均沾,違責扣除押金。自此再沒發生過一起林火或盜伐,當地村民80%以上也都主動改用液化氣、電做飯了。
在改革林木採伐管理制度方面,三明市以對規模小、零星分散的廣大林農,以鄉(鎮)為單位集中編制,採伐指標按5年期限統籌安排,具體經營措施落實到戶、到山頭地塊;對經營規模在5000畝以上的家庭林場、股份合作林場和林農聯合體,做到“單編方案、單列指標、單獨運作”。南平市則推行按可伐森林資源份額分配採伐指標,按林木年齡從大到小排序安排採伐山場的做法。
隨著一系列深層林權配套改革進一步推進,八閩群山,山更綠,人更富。據省林業廳負責人介紹,去年全省完成造林綠化250.8萬畝,是1995年以來造林綠化面積最大的一年,也是連續第五年造林面積超過200萬畝。據第七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顯示,目前福建省人工林蓄積量1.96億立方米,列全國第一位;人工喬木林年均每畝生長量達0.53立方米,已大大超過全國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