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出版社已全面完成轉企改制任務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1月10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月10日電(記者 璩靜)截止到2010年12月30日,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出版社已全面完成轉企任務。在約佔我國出版社總數三分之一的177家中央各部門各單位經營性出版社中,除1家出版社停辦退出,其餘176家都已換了“企業身份證”。

    在文化體制改革向縱深發展的今天,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出版社轉企工作按照中央確定的“路線圖”“時間表”紮實部署,穩妥推進,成效顯著,不僅為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規範轉制樹立了典範,而且為文化體制改革工作確立了標桿,同時也為我國事業單位的改革提供了思路和經驗。

    加強領導,行動迅速,週密部署——中央各部門各單位認真落實中央部署要求,協作攻堅,紮實推進改革,啃下中央級出版社轉企改制“硬骨頭”

    任務繁重,時間緊迫,政治性、政策性強。

    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出版社轉企是一項沒有現成經驗可循,需要涉及出版社主管部門的一百多家中央和國家機關以及相關部門解放思想、加強領導的系統工程。

    2009年是新聞出版體制改革的決勝之年,中央各部門各單位轉企改制步伐也進一步加快。2009年4月,新聞出版總署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新聞出版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了中央各部門各單位體制改革“時間表”“路線圖”,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出版社轉企改制工作全面展開。5月,根據中央精神,新聞出版總署出臺了中央級出版社體制改革工作方案,會同有關部門印發《關於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出版社轉制後參加北京市養老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等文件。11月,新聞出版總署再次下發通知,明確2010年前未完成轉企的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出版社將予以登出,不再保留。

    2010年,中央各部門各單位積極部署、科學安排、合理規劃。改革有步驟、分階段地走向縱深,成果顯現:

    ——學習出版社、紅旗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語文出版社、法律出版社、中國鐵道出版社等24家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出版社率先完成了清産核資、核銷編制、職工參保、工商註冊等工作,提前完成改革任務。

    ——中國外文局所屬出版、發行單位全部完成轉企改制工作,由事業單位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外文出版社、新星出版社等8家出版單位取得了市場主體資格;12月,中央統戰部所屬華文出版社加入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同月,中國戲劇出版社在完成轉企改制基礎上整體併入中國唱片總公司。

    作為出版社主管單位,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共青團中央、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鐵道部、國務院法制辦公室、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國家知識産權局、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等幾乎所有出版社主管單位分別成立了由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任組長、有關業務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體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細化方案並提供政策、資金支持。此外,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工商總局等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出版社體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為有效解決改革進程中重點、難點提供了有力保障。

    認識到位,動員充分,全員給力——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出版社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為先導,將改制視為符合職工長遠利益需要和自身發展需求

    一直以來,隸屬於各專業部委、擁有獨特出版資源和專屬讀者群體的中央級出版社被認為是“背靠大樹好乘涼”,日子還過得去的中央級出版社願意改革嗎?

    “我們把轉企改制不僅僅看作是任務,而是看作出版社發展的內在需求。90年代中期,我們社發展比較緩慢,慢在什麼地方?就是慢在了改革。”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社長李學謙感慨道。自2007年起,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就著手為轉企改制做準備,首先凍結了事業編制,所有新錄用職工實行勞動合同制,逐步打破事業編制員工與勞動合同制員工的身份界限,縮小收入差距,淡化身份意識。

    改革後,生産經營一線員工積極性大大提升,出版社各項效益指標大幅提高。《兒童文學》《幼兒畫報》等報刊月發行量均超百萬。2008年至2010年實現年均碼洋1億元增長,2010年預計實現銷售碼洋6億元、銷售收入3億元。

    “原來對改革心存疑慮的員工,主要是擔心改制以後利益得不到保障。然而,改革後的新氣象讓員工看到希望,有了信心。我們走的是‘在改革中發展,在發展中穩定’的路子。”人民郵電出版社社長季仲華表示。作為2003年中央批准的首批全國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單位,人民郵電出版社通過改革提升了綜合實力,資産規模較試點初期實現了翻番,在全國零售圖書市場佔有率排名由2003年的第六位上升至2009的第二位,職工收入也實現持續增長。

    企業得發展,職工得實惠。這是改革的目的,也是改革的動力。只有在轉企改制中做到員工思想不亂、人心不散、工作不斷,改革才能得到擁護、順利推進。

    記者了解到,在部分基礎好、轉制早的中央級出版社,按企業身份退休的職工養老保險金高於其事業單位退休金一倍,轉企後職工醫保報銷比例都在90%以上。有的出版社還設立了企業年金,讓職工體會企業發展帶來的更多實惠。

    開明出版社社長焦向英也舉例説:“轉企後,員工工資和保險平均增長了15%到20%。”他分析,一方面來自於新聞出版總署在書號和出版範圍實現“雙放開”等政策。二是來自於改革後建立起來的現代企業制度和考核激勵機制。

    政策配套,穩妥高效,效果顯著——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出版社“在改革中發展,在發展中跨越”,積極打造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市場主體

    早改早受益,發展更有力。中央各項政策激勵也為轉企改制提供了一道“保險”。新聞出版總署改革辦主任、出版産業發展司司長范衛平説:“國家給予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出版社改制的政策非常優惠,是集大成的,包括資産、人員、財稅以及出版資源配置等多個方面。僅以轉企後職工加入養老保險為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新聞出版總署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曾發文,就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出版社轉制後參加北京市養老保險有關問題發出專門通知,切實為轉企後的出版社職工解決了後顧之憂。”

    早改路更寬,市場面更廣。晚改或拖著不改不但要面臨政策風險,而且將面臨先行者的市場競爭壓力。“很多人都喊難,困難什麼時候都存在,今年有困難,明年也有困難。但只要堅信改革是符合職工利益、能促進企業發展的,越早改就越有利。”黨建讀物出版社總編輯王英利説。

    自2006年起,人民衛生出版社就主動開展了一系列包括中層幹部、區域銷售經理競聘上崗,建立與業績挂鉤的薪酬與用人制度等內部運行機制改革,出版社經濟效益四年間實現了連續增長。近兩年,出版社不僅成功收購了加拿大戴克出版公司全部醫藥圖書資産並成立了美國分公司,還投資建設了面積為8萬平方米的世界醫藥圖書大廈。

    2010年11月,人民衛生出版社正式登出了事業單位法人。“轉企改制不是簡單的掛牌,更不是翻牌,而是通過真改革確立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建立適應市場的企業運行機制和管理體制,積極參與市場競爭,做大做強。”人民衛生出版社社長胡國臣説。據悉,出版社已瞄準了五六家年銷售十幾億美元的國際醫學出版公司並進行了前期接觸,希望五年內通過國際並購躋身全球醫藥出版前五名。

    承前啟後創偉業,繼往開來寫新篇。

    轉企改制絕不僅是改名字、換牌子,而意味著打破傳統事業單位管理模式,意味著實現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合作,意味著現代企業制度逐步完善,發展方式、工作格局發生深刻變化……可以説,這輪發生在新聞出版領域的大變革將對於提升中國文化産業國際競爭力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新聞出版總署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出版社轉企改制全面完成,一批導向正確、主業突出、實力雄厚、核心競爭力強的大型出版集團公司,以及一批專、精、特、新的出版企業將強化內部經營管理,建立資産經營責任制,走上內涵式發展道路,為中國由“出版大國”邁進“出版強國”打下堅實基礎。

 
 
 相關鏈結
· 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出版社已經完成轉企改制
· 全國343家國有文藝院團已完成或正進行轉企改制
· 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出版社轉企改制駛入“快速道”
· 圖表: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出版社相繼完成轉企
· 24家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出版社相繼完成轉企改制
· 今年年底前出版發行業經營性單位轉企工作將全面完成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