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國土”上的“中國奇跡”
——中國近海建成海上大慶油田紀實
新華社北京1月20日電(記者安蓓、吳雨)這是“藍色國土”上創造的“中國奇跡”:截至2010年12月19日,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國海域年油氣産量首次突破5000萬噸油當量。
這一刻,距離美國打出世界第一口海上鑽井過去了114年;距離中國海洋石油工業的起步,過去了半個世紀;距離1982年中國海油成立,尚不足30年。而那一年,中國海上石油産量僅9萬噸。
在歷史的坐標中,中國石油工業將記下新的一筆。這是一段石油人不斷探索不斷趕超的歷史,是石油人在中國海域滾滾的波濤中,在大慶油田創造的輝煌中,不懈追求、開拓、創新,重新書寫的歷史。
中國海域油氣年産量5000萬噸的實現,意味著我國躋身世界海洋石油生産大國行列。海洋將作為我國最現實、最可靠的能源接替區之一,夯築起中國能源安全一道新的屏障
中國海域油氣年産量突破5000萬噸,又一個標注歷史的刻度!
5000萬噸,曾因標注中國石油工業的豐碑——大慶油田27年高峰産值而為歷史銘記,今天,因其誕生於藍色國土上,而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
5000萬噸油氣當量,相當於我國原油年産量的四分之一。“建成海上大慶油田,這不是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它標誌著我國石油工業發展格局完成了從‘以陸地石油為主’,向‘陸海統籌、海陸並重’的轉變,標誌著我國在海洋石油勘探開發、海洋石油工程技術、大型裝備製造等領域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中國海油總經理傅成玉説。
當今世界,英俄聯手開發北極油氣資源、英國和阿根廷因油氣開發圍繞馬爾維納斯群島主權爭端再起、美國破冰船駛往北極測繪、深水油氣發現令巴西從石油進口國變為出口國……隨著世界油氣需求越來越大,陸地資源發現難度日益增加,海洋,特別是水深300米以上深水,成為獲得重大油氣發現的希望所在。
放眼全球,100多個國家在進行海洋石油勘探開發,50多個國家在開展深水石油勘探開發,作業水深已突破3000米,生産水深達2500米。
國際能源署估計,全球油氣資源量三分之一位於海洋。全球近10年發現的大型油氣田中,海洋佔60%以上。這10年間,我國新增石油産量53%來自海洋,2010年這一比例逾80%。
從陸地走向海洋、從淺海走向深海、從深海走向極深海,世界石油工業澎湃前行的洪流中,海油人,正奮力前行。
2010年12月,上海外高橋船廠碼頭,一座“身高”136米,“體重”3萬噸的橘紅色龐然大物傲視著長江口往來的船舶。
到2011年6月,這一由中國海油自行建造的世界最先進的第6代3000米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海洋石油981”將投用於中國南海深水海域。“海洋石油981”投資60億元,整合了國際上最先進的技術和裝備,以200年一遇的環境參數作為設計條件,能抵禦17級風暴,可變載荷9000噸,最大作業水深3000米,鑽井深度10000米。
承載著中國海洋石油工業發展的希望,一支以“海洋石油981”為先行軍,總投資150億元的深水裝備船隊即將揚帆起航。
建成“近海大慶”後,中國海油規劃到2020年再建三個“海上大慶”,即“深水大慶”、“海外大慶”以及沿海5000萬噸供應能力的“液化天然氣大慶”。
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賦予了中國海油海納百川的眼界和胸懷。作為“海上特區”,中國海油一誕生就具有世界最先進石油公司的基因。在開放合作中兼容並蓄、取長補短,迅速成長為世界海洋石油工業的“弄潮兒”
在北京中華世紀壇記載5000年中華文明的青銅甬道上,1966年有這樣一條記錄,“在渤海灣用固定平臺鑽成第一口石油探井”。
看到今天的成就,曾參與我國第一口海上油井“海一井”井位確定工作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翟光明感慨萬千。“當時海洋石油工業的起步十分艱難,就是靠著幾條駁船、一台鑽機這樣簡陋的設備‘下海要油’。”
時間的指針回轉到40多年前。1965年,當時的石油部發出“上山、下海、大戰平原”的號召,組織力量下海找油。然而,剛取得大慶油田會戰勝利的石油人發現,從陸上到海上,相隔薄薄幾十米海水帶來的難度,絕不亞於幾千米地層。
“海上石油開採具有高風險、高科技、高投資的特點。僅僅隔了一層水,海上採油成本就是陸上的6到10倍。”傅成玉説。
缺乏資金,沒有技術,裝備落後。石油人在海上的早期勘探,經歷了一段低迷、探索的時期。到1981年,只有渤海3個小油田投入試驗性開發,累計生産原油僅96.3萬噸。
1982年1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合作開採海洋石油資源條例》頒布。2月15日,經國務院批准,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成立。
對外合作初期,體制機制的碰撞,管理理念的衝突,令海油人倍感壓力。改!不改絕對不行!樹立效益效率觀念,改革落後的體制機制,利用外資推動勘探開發,引進世界先進的技術設備,在管理經驗、安全理念、法律法規等方面與國外接軌……到2008年底,中國海油共與21個國家的77家公司合作過,吸收利用外資超過100億美元。
1998年,中國海油首次獨立擔任作業者,與德士古、阿科在渤海灣合作開發秦皇島32-6區塊。在合資油田實踐9年後,蔣清被調往秦皇島32-6區塊參與開發。“説實話我心裏有些打鼓,夾在傳統理念體制與國際標準之間,挑戰巨大。”
這是個儲量2億噸的稠油油田,開發時正值國際油價低迷,實現效益必須降低成本。中國海油根據渤海稠油油田開發的經驗,精心設計開發方案,得到外方的讚揚和認可,並優先選用國産化設備材料和國內承包商,大幅降低工程費用。“這個油田的成功開發,證明中國海油已具備組織大型複雜油氣田開發的能力。”蔣清説。
蔣清現在是中海油惠州油田群作業者集團總裁。作為我國南海東部海域規模最大的合作油田之一,惠州油田群由中國海油、美國雪佛龍德士古和意大利埃尼石油組成的作業者集團聯合作業,中方佔51%權益。自2003年9月以來,作業者集團總裁一改此前由外方把持的局面。目前150多位管理者中,只有兩位來自外方。
“中國海油誕生於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市場經濟條件下。從誕生那一天起,通過與世界最大的跨國石油公司合作,中國海油的發展基因裏注入了當代石油公司的經營理念和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可以説,從一誕生,她就是現代的。在成長過程中,她又吸收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和成功的管理經驗,培養了一支高素質、富有創造力的隊伍,促成了她的快速發展壯大。”原石油工業部部長、現任世界石油理事會中國國家委員會主任王濤説。
開放,不僅僅是簡單模倣和照搬。在海洋一次又一次強悍的挑戰面前,海油人敢於探索,勇於創新,走出一條獨具中國特色的海洋石油工業發展之路
2006年5月17日,颱風“珍珠”襲擊南海東部海域,流花11-1油田遭遇重創。浮式生産儲卸油裝置(FPSO)7根錨鏈刮斷,3根軟管斷裂,流花被迫停産。
流花油田日産原油2萬桶,按當時的油價計算,停産一天損失1000多萬元!
修復工程異常艱巨。錨鏈和軟管的打撈、修復和回接,都要在水下300米處實施,而且7根錨鏈以及13.5英寸軟管的打撈,在世界海洋工程史上沒有先例!
中國海油向擁有頂尖海洋深水工程技術的平臺原設計商求援,修復工程的難度嚇退了原設計商。面對外方的苛刻條件,中國海油決定自己修復!
2006年6月起,中國海油大膽突破舊有思路局限,全面整合國內外資源,組成包括20多家國企、外企、民營公司的工程隊伍。按照外方方案,修復加停産兩年代價近百億元。而自主修復工程僅用時1年零3天,以低得多的費用提前一年復産,減少直接經濟損失40億元,創造7項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先進技術,創出零事故安全紀錄,令世界海洋石油界震驚。
“跨國公司的資源戰略是全球性的,這決定了它們在選擇介入時把利潤放在更重的位置,風險稍大就可以考慮放棄。但中國資源基礎薄弱,必須把現有資源當作我們的家園悉心經營。”傅成玉如是説。
29年來,中國海油走出一條以引進、消化、吸收為主向加大原始創新力度轉變的科技發展道路。自主創新的每一步跨越,都是不斷迎戰、攻堅克難、征服自我的過程。
截至2010年底,渤海海域累計發現原油地質儲量45億方,其中稠油佔比62%。
開發海上稠油是世界級難題,國際上沒有開發先例,外國公司紛紛退出。但國家的資源,海油人不能輕易放棄。
西方人做不到,中國人未必就不行。依靠自主研發,海油人攻克了海上稠油注海水強採以及長距離海底稠油混輸等關鍵技術。目前渤海稠油産量超過世界其他國家海上稠油總産量。美國阿納達科石油公司將渤海稠油開發經驗用於巴西油田,取得成功。
“中國海油的發展是一個不斷否定自己,不斷改變思路,不斷挑戰新目標的過程,依靠的就是技術和管理的不斷創新。”中國海油副總經理周守為説。
21世紀初,中國海油剝離優良資産在海外成功上市,並按照市場經濟規律改革存續企業。改革過程中,創造無一人下崗的奇跡,形成“員工是改革的主體,不是被改革的對象”等理念。
目前中國海油五家上市公司市值以及沒上市部分的賬面價值總和超過9800億元。“超越了絕大多數我們曾仰望的國際石油公司,中國海油的發展之路充分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也是國企政治優勢向核心競爭力轉化的實證。”傅成玉説。
“海上大慶”建成前夕,中國海油的成長案例進入哈佛商學院,向來自全球的企業管理精英開講。“我對一家中國公司表現得如此出色還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一名學員感觸地説。
茫茫大海上,面對孤獨和海洋的波譎雲詭,數萬名普通的海油人,以他們的忠誠和責任、勇敢和激情,在平凡的崗位上夯築起中國海洋石油工業的萬里長城
隨風浪圍繞單點作360度回轉的FPSO“渤海世紀號”,就像一頭拴在樁子上的大鐵牛,穩穩地浮在海面上。
王建新1975年起在海上跑船。從給外國公司打工到加入中國海油,現任“渤海世紀號”安全總監的他告訴記者,“在這艘船上工作有一種自豪感,因為這是在祖國海域上為祖國找油。”
“海洋是充滿魅力的,一日與海打交道,終生都離不開大海。”王建新説,“見慣了海上的波譎雲詭,反而無法適應岸上平靜的生活,這或許就是弄潮兒的心態。”
和老海油人相比,27歲的生産領班溫曉傑對海上工作經歷過一個適應過程。2007年大學畢業後,他分配到“渤海世紀號”工作。海上工作一個班28天,當海洋帶來的新鮮刺激變為常態時,他發現,孤獨和不確定性是最大的敵人。但嚴格的管理制度、緊湊的工作安排,以及海油人“我為祖國獻石油”的豪情感染改變著他。
“漸漸地我愛上了這份工作,愛上了海上稍顯孤獨卻緊張充實的生活。和陸上不同,海油人在面對廣闊突變的海洋環境時,必須有獨當一面的技能和堅韌勇敢的內心。”
“這就是海油人工作的常態,也正是海油精神産生的土壤。”中國海油副總經理呂波説,“敢闖新路、勇擔責任、善於學習、包容創新”的海油精神與“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大慶精神一脈相承,又在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條件下被賦予新的內涵。
新時期“海上鐵人”——南海二號平臺經理郝振山,海上工作21年,刻苦學藝,對外國司鑽豪言:“你手中的剎把遲早是我的!”;勘探專家鄧運華,全力投入到將渤海這個“摔碎”的油氣“金盤子”重新拼接中,帶領團隊發現7個大型油田、17個中型油田,在本世紀初使渤海油田躍升為我國第三大油田;深水專家龐雄,憑著紮實的研究,對外國公司判了“死刑”的白雲深水區不離不棄,無數次力排眾議、十年如一日堅持,終於推動“荔灣3-1”這一中國首個大型深海氣田的發現……他們為何如此,只因深愛這片藍色國土。
興海強國,幾代中國人的夢想。在海上大慶油田建成之際,激蕩著我國300萬平方公里海域,激蕩著每個中國人的豪情壯志。
繼往開來,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在海浪中搏擊歷練的海油人,必將為祖國能源安全和海洋發展創造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