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不差錢""用好錢"—長三角新興産業發展調查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3月02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杭州3月2日電(記者葉鋒 張展鵬 方益波)記者日前在長三角採訪發現,各省市財政資金對戰略性新興産業扶持力度明顯加大,值得肯定。但“好鋼”尚未完全用在“刀刃”上。業內人士認為,在增強戰略性新興産業財政支持的同時,如何進一步創新扶持模式,提高財政資助的利用效率,並加強對社會資金的“撬動”能力,已經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長三角扶持戰略性新興産業“不差錢”

    長三角較早佈局、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各省市的扶持資金也相當可觀。2009年,上海市政府確定了新能源、民用航空製造、先進重大裝備等九大高新技術産業化重點領域,並從財政中列支引導資金100億元。2010年,上海設立面向戰略性新興産業的創業引導基金,首期10億元資金已經撥付到位。同時,上海參與國家新興産業創投計劃的生物醫藥、新材料、軟體和信息服務業、新能源以及集成電路5只創投基金,已經獲得國家批復。

    江蘇省2010年由財政新增安排新興産業發展創業投資引導資金10億元,加上原有用於扶持新興産業的專項資金,總額達30億元,重點用於對具有自主知識産權、自主品牌的新興産業的培育,對新興産業科技研發、孵化以及市場培育等重點環節的扶持,對光伏發電等新興産業産品應用示範工程的補貼。對集聚集約明顯、帶動度大、評比認定的特色産業基地,省財政也將給予一定的獎勵。

    浙江省提出發展九大新興戰略性産業,省政府正制定相關政策,一方面要繼續加大支持力度,包括相應的財政投入等,另一方面也要發揮當地的特點和優勢,通過創投、風投基金等形式,引導雄厚的民間資金投向這些戰略性新興産業。省內一些城市已“行動在先”,比如,杭州市政府在2008年就設立了“杭州市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市、區(縣、市)兩級政府出資5.6億元設立政府引導基金。通過階段參股、跟進投資等方式,吸引、引導海內外資本支持杭州的初創高新企業發展。

    長三角各地的一些政府、部門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只要有好的項目,錢不是問題”、“用於引進人才的資金,上不封頂”等。

    政府的“皇糧”該怎麼吃?

    政府資金投入一大目的是為引導、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向那些具有成長性、創新性的企業和領域。但採訪中記者發現,在“政府的皇糧該怎麼吃”的問題上,目前還有不少工作需要改進。

    首先,對民營企業扶持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一直以來,長三角一部分地區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存在著偏“國企”輕“民企”的現象,但是傳統産業組織方式應變能力差、決策程序慢,而戰略性新興産業作為競爭性和創新性産業領域,技術發展速度快、成品更新週期短、市場競爭程度高,而這正是民營企業優勢所在。一些地方對此已有認識,並已開始逐步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扶持力度。上海市發改委高技術處負責人介紹,上海“高新技術産業化專項資金”在新安排的第三批項目中,對民企和外企的項目扶持將超過國企。

    其次,“粗放性”突出,重“投入”而缺乏成效跟蹤和及時評估。長三角一家高科技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一些地方政府扶持高技術企業,常是“選定”對象,一次性資金補貼或是貸款貼息,“投完錢就了事”,而對投入成效的評估很不到位。歸國創業人員、理想能源設備(上海)有限公司事業發展部執行總監曹煉生建議,政府扶持新興産業項目的資金投入應採取“小步快跑”,即最初保持較大的“扶持面”,但資金額度不宜太大。經過半年或一年,及時對扶持項目的成效進行評估,淘汰成效低下的項目,而對優選的項目追加資金支持。如此經過數輪,便可使有限的資金向最具有成長性和創新性的企業聚焦。

    再次,部分國資創投“功利性”過重,民間資本望而卻步。目前,各省市都設立了不少國資創投公司,資金實力雄厚,多以“市場行為”進行投資活動,取代政府的項目資金支持。但長三角一些高科技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許多民間資本不願與之合作,因為對方常會提出:如果企業經營達不到理想狀況,國有資本應享有“優先退出權”,因為國資要保值增值,這對民資顯然不公。如此又如何“撬動”民間資本投入具有高風險的新興産業呢?

    “送肥料”而不能光顧“摘果子”

    在戰略性新興産業領域,政策性的引導資金如何為企業“雪中送炭”、撬動更多社會資本?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理事長、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董事長江上舟説,政府投入應堅持“投管分離”,政府職能部門不能自行選擇投資項目而應委託相關專家委員會進行,更不能干涉企業的運營管理;其次,政府投入不能過於追求回報,要“送肥料”而不能光顧“摘果子”。此外,資金分配要杜絕“潛規則”,防止政府官員、科技界、學術界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加強資金制度監管。

    如何把錢用在“刀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清泰説,要重點扶持中小企業。在革命性技術出現的時候,大企業往往由於對傳統技術的依戀和大量沉澱的資産拖累而猶豫,科技型中小企業卻願意以更高的熱情,推進新的技術變革。而這些企業又最需要政府資金“扶一把”。上海交通大學科技創業研究中心主任李湛則認為,政府資金既要直接投予項目,也要更多地投向“環境”,加大對孵化器等科技創新載體平臺的扶持力度。

    一些業內人士建議,政府資金的扶持方式應從短期的補助從參股創業投資企業、跟進投資等長期性方式轉變,提高其“撬動率”。記者從上海市發改委獲悉,2009年以來,上海加大了高新技術産業化項目扶持力度,“資本金投入+無償補助”結合的方式越來越多;在新設立的5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中,政府以資本金的方式投入20%,整個創投基金投入20%,這樣一來政府投入的放大率可高達25倍,以吸引更多民間資本進入。

 
 
 相關鏈結
· 長三角鎖定目標創建國內自主創新“前沿陣地”
· 長三角企業出現"用工荒" 為多招人使出千方百計
· 長三角企業搶灘中部招工忙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