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北京:創新社會服務體系打造"一刻鐘社區服務圈"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3月09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記者 徐仁傑、賴臻)北京市朝外街道芳草地社區王霞的家裏貼著一張社區地圖,“這可不是一般的地圖,看見沒有,地圖上標注了我們小區所有的便民服務網點的位置,想辦點兒小事情,上地圖上找找,保準在社區都能辦了。”大媽得意地向記者介紹。

    讓王霞大媽讚不絕口的地圖,是北京市大力營造的“一刻鐘社區服務圈”具體成果的體現。出門五分鐘、十分鐘、最多一刻鐘,居民們買菜、吃飯、理髮、看小病等需求意願便能全部解決。這種就近享受“看單點菜”式的社區服務,讓居民的滿意度和幸福感不斷提升。

    為進一步完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讓市民更多更好地享受社會建設帶來的實惠和便利,2010年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市社會建設辦公室會同市政府33個部門,採取“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雙向互動方式,共同梳理出居民群眾最關心、最急需的10大類60項社區基本公共服務項目,研究制定了《北京市社區基本公共服務指導目錄》。指導目錄既是北京市居民享受政府基本公共服務的“菜單”,也是政府實現社區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的“行動計劃”。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各區縣充分發揮社區服務站的作用,整合轄區資源,最大限度為社區居民提供便捷服務。

    為進一步增強“指導目錄”的指導性和操作性,去年11月,北京市再次在全市首批完成規範化建設試點任務的645個社區開展服務項目需求調查,又細化出180項具體服務事項和標準。至此,北京市面對普通市民的“社區基本公共服務框架體系”初步形成。

    西城區牛街街道春風社區結合回族居民集中居住的區域特點,從群眾最迫切需要解決的民生問題入手,陸續興建了民族敬老院、回民幼兒園,擴建了牛街禮拜寺、回民殯葬所,改建了社區衛生站、社區健身廣場等公共設施,大到生老病死、小到吃藥看病,涉及文化、教育、醫療、養老、福利、助困、民族特殊需求等方面的十多家公共服務設施和社區服務機構依次坐落在街道兩側,被社區居民親切地稱為“民生一條街”。

    生活在敬老院的回族老人馬大爺感嘆地説:“嬰兒出生,有回民醫院;學習成長,牛街有回民幼兒園、回民小學、回民中學;生活,有清真超市;養老,有北京最大的回民敬老院;無常(去世)了,有回民殯葬所。在牛街,從出生到死亡政府都管了,我們穆斯林生活得無憂無慮。”

    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增長,北京市便民服務內容也在逐漸增加,“一刻鐘社區服務圈”今年將推動社區便利店、早餐、家政服務等配套商業終端建設,增加便民項目,特別是宅送、訂購、商務、刷卡支付等連帶服務。在社區具有支付能力的商業網點,增加水費、電費、煤氣費、電話費代收代繳服務功能。

    不僅如此,北京還將從企業資質、經營場地、從業人員、場地使用屬性4個方面,對社區內的再生資源回收站點、小髮廊、小便民浴池、小洗染店、小餐飲店、小百貨店、小食雜店7種低端服務業態改造提升。

    “在全市600個社區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試點,建成100個‘一刻鐘社區服務圈’示範點”,已列入2011年北京市為群眾擬辦重要實事內容。

    預計到“十二五”末,北京市將初步建立起覆蓋社區全體成員、服務主體多元、服務功能完善、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較高的新型社區服務體系,在全市基本實現社區基本公共服務的全覆蓋, “一刻鐘社區服務圈”覆蓋率達到60%以上,使社區基本公共服務更加全面平等地惠及全市社區城鄉居民,讓廣大居民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幸福。

 
 
 相關鏈結
· 北京:2011年將至少建設100萬平方米産業化住宅
· 北京2011年計劃再向社會組織購買300項公共服務
· 北京新增八百餘种醫保報銷藥品 群眾減負超5億元
· 北京市發展改革委主任:北京暫不試點徵收房産稅
· 北京:違規辦理社保補繳手續個人賬戶將被清理
· 北京市啟動2011年度社會保險繳費工資申報工作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