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我國一季度末城鎮失業人數909萬 結構性難題凸顯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4月26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4月26日電(記者 徐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尹成基近日透露,今年一季度,我國就業形勢總體保持穩定:全國城鎮新增就業303萬人;一季度末,全國實有城鎮登記失業人數90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1%,與去年底持平。

    與此同時,今年的“招工難”不但出現在沿海發達地區,在安徽、四川、河南等勞動力輸出大省也初見端倪。而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計,今後五年城鎮勞動力供求缺口每年將達到1300多萬,比“十一五”期間壓力更大。也就是説,“招工難”和“就業難”這一結構性難題愈加凸顯。

    就業工作進展順利

    尹成基透露,一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303萬人,完成全年900萬目標任務的34%。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33萬人,完成全年500萬目標任務的27%。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41萬人,完成全年100萬目標任務的41%。

    在元旦和春節期間,相關部門幫助39萬多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和66.6萬多名就業困難人員享受政策,幫助2.2萬餘戶零就業家庭中2.54萬多人實現就業。

    尹成基説,中央財政今年將投入423億元資金用於扶助和促進就業,目前已下撥2011年就業專項資金278億元。

    他指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一步將統籌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制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相關文件並進行部署,繼續開展“民營企業招聘周”等就業服務專項活動,啟動新一輪“三支一扶”計劃實施工作,集中幫助高校畢業生就業,努力保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穩定。

    同時,全力推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工作。對首批國家級創業型城市創建工作進行績效評估,適時啟動第二批國家級創業型城市創建工作。推動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深入實施,充分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

    結構性矛盾更加凸顯

    安徽省是中部勞動力資源大省,全省6700萬人口中,長年外出務工人員約1300萬人。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安徽全省缺工超過50人的企業達2300余家,缺工總數達到25萬人。

    不僅安徽,河南、四川等傳統勞務輸出大省也開始遭遇“招工難”。成都市副市長劉家強告訴記者,去年四川引進了仁寶等項目,今年僅成都市的幾個重大項目用工量就在40萬人左右。目前的情況是,中西部地區的就業服務機構不再單一鼓勵農村剩餘勞動力到沿海去打工,而是積極爭取農民工“就業不離鄉”。

    同時,農村可待轉移的剩餘勞動力持續減少。劉家強介紹,2009年四川農村富餘勞動力約為1580萬人,而當年四川省輸出勞動力為1209萬人,因此全省農村富餘勞動力實際可轉移的數量僅為370多萬人。

    劉家強分析,隨著可供向省外轉移的農村勞動力持續減少,省內就業空間不斷擴大,工資待遇不斷提高,外出務工的農民工向省內回流必然成為一個趨勢。

    近幾年出現的“招工難”引起了社會的極大關注,以至於有人質疑“劉易斯拐點”——勞動力過剩向短缺的轉捩點——已經到來。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近日透露,今後五年城鎮勞動力供求缺口每年將達到1300多萬,比“十一五”期間壓力更大。可見,我國勞動力不是總量不足,而是總量過剩。

    也就是説,在企業高喊“招工難”的同時,“就業難”實際上才是更加突出的問題。

    三大難題有待破解

    “要解決‘招工難’‘就業難’困局,治本的辦法是加速城鎮化,新生代農民工是想成為市民,我們要做好吸納這部分人進城的準備。”中央黨校教授周天勇説。

    黑龍江正大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姜鴻斌對此表示贊同,他認為,之所以會出現“招工難’,主要是一些農民覺得在城市裏打工幾十年也不過如此,還不如回鄉謀生。

    “我親眼見過一個農民工職員,進城10多年了,有住所、有工作,但孩子教育、家庭戶籍、醫療保障等方面都無法與同樣的城市職工同步,最終還是沒能摘掉‘農民工’的帽子。”姜鴻斌説。

    他認為,技能培訓缺失也是導致兩難困局的重要因素:有些地方的農民想出來,但兩眼一抹黑不知道自己能幹點啥,“不敢出,不會出”的現象嚴重。

    “過去我國的産業層次較低,對工人技能要求不高。”湖南省人民政府經濟顧問趙湘平説,“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工作都需要勞動者具備越來越高的技能。比如,當保姆也需要學會使用各種各樣的電器。因此要有計劃地對勞動力進行培訓。”

    他説,目前的“招工難”是缺“普工”和“技工”。趙湘平建議,讓考不上大學的城市、農村學生都接受專業、系統的技術培訓,一方面解決“招技工難”的問題,一方面提高全民族職業技能素質。

    周天勇認為,所謂的“用工荒”,嚴格來説應該叫“青壯年員工荒”,實際上是用工“歧視”造成的。不少企業的勞動力消費模式,是招收二十歲左右的單身青年男女,讓他們吃住在集體宿舍,一天工作12小時,一個月休息兩天。一些企業在招工時,年齡、性別甚至地域歧視十分明顯,嚴重限制了我國勞動力供給的空間,加劇了所謂的“招工難”和“就業難”。

 
 
 相關鏈結
· 天津:2011年失業人員自謀職業社保補貼再次提高
· 江蘇省公共財政再推新政 失業人員可領物價補貼
· 甘肅省開展擴大失業保險基金支出範圍試點工作
· 河南省開展失業保險基金專項檢查 規範資金使用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