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4月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將草案及草案説明在中國人大網上全文公佈,5月31日是徵集社會意見的最後一天,記者注意到,截至5月30日18時,僅中國人大網法律草案徵求意見系統收到意見就達到234286件,這已經創人大網上徵求法律草案意見數量的新紀錄,公眾參與的熱情空前高漲。
觸及千家萬戶切身利益
個稅不僅關係到我們國家的財政收入,也觸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個人所得稅是調節居民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個稅的改革涉及千家萬戶,起徵點的提高,將直接惠及居民的家庭收入。財政部部長謝旭人表示,個稅調整後,工薪所得納稅人佔全部工薪收入人群的比重,將由目前的28%下降到12%左右。免徵額的設定是為了體現居民基本生活費用不納稅的原則,2011年按照城鎮就業者人均負擔的消費性支出增長10%測算,約為2384元/月,綜合考慮各方因素,草案擬將減除費用標準定為每月3000元。
據了解,2006年向社會公佈的勞動合同法草案一個月共收到各方意見19萬餘條,創下了全國人大立法以來網上徵求意見的紀錄。從目前的數據來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徵集的意見已經完全超越了2006年的勞動合同法,再創紀錄,充分體現了公民對立法的積極而有序的參與。
反響強烈出乎意料
高校教師、公司經理、咖啡店打工妹、銀行職員、煤礦工人……近日,16位社會公眾代表應邀來到全國人大機關,與全國人大有關部門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座談,當面提出對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的意見建議。
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經濟法室主任黃建初介紹,這些代表有的是全國人大機關直接從提意見建議的網民中挑選出來的,有的是中華全國總工會、國家稅務總局推薦的,兼顧了不同地區、不同職業、不同收入群體的代表性。選擇的標準就是要對所討論的問題有比較深入的思考和見解。
在場的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司司長馬林説:“社會上這麼多人在關心稅收,而且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研究,這是我過去沒想到的。”
與此同時,有不少網友通過網絡的力量在微博、論壇以及官方機構的意見欄裏都暢所欲言了自己的看法。據零點諮詢最新民調顯示,48.2%的民眾認為標準較低,尤其是北京和上海公眾,作為全國工資水平最高的兩個城市,表示標準低了的公眾比例分別達到52.3%和51.7%。網易財經在個稅徵求意見期間,也做了一次“百名經濟學家個稅改革大調查”,調查對象包括著名經濟學家鄭新立、姚景源、賈康等。
專家表示,一個法律修正案能得到社會公眾這麼多的關注,有幾十萬之眾的網友暢所欲言,這是我國立法公開化、民主化的表現,讓群眾充分參與到立法中來,是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表現,也是中國經濟立法民主化的體現,具有里程碑意義。
爭論熱烈凸顯民主氛圍
記者發現,最受關注的和分歧很大的是個稅免徵扣除標準(即通常所説起徵點)。一些經濟學家認為3000元的個稅免徵額扣除標準過低。而參加座談會的專家和公眾代表則多數認為個稅免徵扣除標準定在3000元比較合適,不宜再提高。
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所長劉佐表示,除法定的減除費用外,“三險一金”已從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按照3000元的標準計算,實際扣除額為3896元,相當於上海市2010年職工的月平均工資水平。從全國範圍看,這一標準已經很高。
而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建議,根據不同地區的生活成本,分別適用5000、4000、3000元的減除費用標準。這一結果顯然和網上一片5000甚至8000起徵點的呼聲不同。
熱烈的爭論,表達了各種訴求,形成了民主的氛圍。針對個稅改革方案中一些有爭議的問題,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表示,個稅未來可以考慮與CPI挂鉤,但按家庭徵收實施難度仍比較大。據劉尚希介紹,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把CPI和個稅的費用扣除標準聯絡起來,因為這樣的方式更加合理。但我國此次個稅改革沒有這麼做,是因為我國的個稅費用扣除標準是綜合的,已經將物價等多方面因素考慮在內。
事實上,財稅部門在調研中也發現,個稅改革存在著東西部地區、不同收入階層訴求不一的問題。
一位財稅專家表示,不能説網上的説法不能代表真實的民意,但是從稅法修訂的角度來講,應該有數據、有事實、有道理。從專業的角度來説,按照現有的方案,起徵點高於大多數省份平均工資,12%繳稅,94%的人稅率在10%以下。
無論是草案提出的3000元,還是外界建議的4000元甚至是5000元,結果如何,尚未揭曉,但是專家們對於一個問題卻是一致認同,那就是個稅改革本來就是系統的改革。此次起徵點以及稅率的調整,本來只是一系列改革中的一小步。(記者 梁傑 周小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