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州望謨6月13日電(記者 李勁峰、石新榮、周之江)“關鍵時刻站出來,是我們共産黨員的使命。”談起抗擊“6·6”特大洪澇災害那些驚心動魄的日子,貴州省望謨縣新屯鎮鎮長羅啟雲神色肅然。
死裏逃生的群眾説,危急時刻真正體會到了共産黨員“主心骨”的作用,有黨在,災後重建不是難事。
用生命履行入黨誓言
此次洪澇災害來勢兇猛,沿河許多群眾反應不及,生命財産受到嚴重威脅。望謨縣委縣政府第一時間部署縣直機關黨員幹部,以及公安民警198人,協警50人,武警、消防官兵40余人,迅速趕赴縣城沿河一帶,組織群眾疏散。在縣城4處低窪地段,許多遭洪水圍困的群眾被解救脫險。各受災鄉鎮黨員幹部也紛紛衝到一線。當晚,望謨縣轉移、疏散群眾4.5萬多人。
羅啟雲還保留著6日零時24分黔西南州氣象局發出的一條短信:“目前,望謨坎邊、納包兩個鄉鎮降暴雨,打易鎮降大暴雨142毫米,預計未來降雨仍將持續。”羅啟雲説,根據經驗判斷,這樣大的暴雨,極有可能誘發山洪、滑坡、塌方。新屯鎮所有在家的黨員幹部立即出動,疏散沿河一帶群眾。
6日淩晨,正在縣城辦事的打易鎮派出所副所長向翔接到電話,轄區內出現暴雨,發生山洪,便立即與隨行的派出所副教導員何會洋、民警劉克莊連夜驅車趕回打易鎮。他們一路上用喊話器警示村民疏散,引導群眾撤至安全地帶。當警車行駛至距縣城19公里的新屯鎮納岜村時,人和車被捲入洪流。
“一開始,還能看見警燈一會兒沒入洪水、一會兒露出水面閃爍。但很快,警車就不見了蹤影。”事發時正在高處避險的村民岑仕芬回憶。
望謨縣公安局局長唐朝海説,當時,下游的雨並不大,沿岸村民警覺度不高,如果不是3位民警一路預警,可能會有更多村民傷亡。
6月11日,搜救人員在下游60多公里外的河灘上找到了向翔和劉克莊的遺體,運回縣城時,成千上萬群眾佇立街頭,灑淚迎接英雄歸來。
搜尋隊伍仍在尋找何會洋的下落,儘管希望渺茫,人們仍在期待奇跡發生……
3位民警都是共産黨員。他們年齡相倣,向翔32歲,何會洋28歲,劉克莊30歲;警齡接近,向翔、劉克莊都在2006年同期考入警察隊伍,何會洋則早他們一年。
為救災而不顧安危的黨員不止3位共産黨員。打尖村組長王建忠在大家緊急疏散時,奮力搶運集體存放在村活動室的水泥,不幸被襲來的山洪卷走。
提起王建忠,打尖鄉黨委書記張帆語音哽咽:“他本有足夠的時間逃生,但為了減少村集體財物損失,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黨員隊伍築起抗洪搶險堡壘
洪災發生後,貴州省委省政府迅速部署,要求黨員幹部充分發揮模範作用,懷著感情,帶著責任,團結帶領廣大群眾,堅決打贏抗洪搶險救災這場硬仗。
緊急成立的黨員突擊隊、黨員聯絡保障隊、黨員群眾幫扶隊三支黨員隊伍,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
由1800多人組成的50支黨員突擊隊,搶修受毀道路、修建倒塌房屋、搭建臨時板房、清理河道淤泥等,帶領受災群眾開展生産自救。4個黨員聯絡保障小組就近調運大米及挖掘機、鏟車等物資設備,打通道路,為受災群眾分發食物和飲水。
洪災給當地道路橋梁造成極大損毀,部分受災鄉鎮一度淪為“孤島”。緊急成立的30多支黨員群眾幫扶隊,深入災區村、組、農戶中展開調查,及時、準確地將救災物資送抵受災群眾手中,確保每戶受災群眾有飯吃、有房住、有衣穿、有乾淨水喝。
洪災發生次日,正逢高考。望謨縣迅速組織消防、武警、電力、交通等部門黨員幹部,6日晚連夜清淤,搶修損毀的水、電、路等設施,確保了全縣無一名考生因災缺考。
望謨縣目前已組建突擊隊210支,近6000名黨員投入抗洪救災。未受災或災情不重的鄉鎮組成12支“黨員抗災救災突擊隊”共800余人趕赴重災區支援。
災後重建,黨員仍是主力軍
洪水退後,解決受災群眾生活困難,帶領群眾生産自救成為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的緊迫任務。交通通信一度中斷、物資緊缺,黨員幹部身先士卒,深入危險區域施工,打通運輸“生命線”,自發組隊運送救災物資。
受災嚴重的打易鎮道路和通信全部中斷。黔西南移動公司運行維護部經理韋麟帶領17名技術骨幹組成的黨團員突擊隊,肩扛手抬250多公斤重的發電機、油料、光纜等,翻山趟水26公里,徒步14個小時趕到,經10多個小時的全力搶修打通了打易鎮與外界的通信聯絡。
在新屯鎮,記者遇到貴州省消防總隊官兵組成的服務隊,幾天來,除搶險救災外,他們還在湍急的河水中探尋涉水線路,堅守危險路段護送群眾通行。貴州省公安消防總隊副總隊長趙音強説:“災區群眾的需要,就是消防官兵抗災救災的動力。”
打尖鄉打尖村是重災區之一。記者看到,20多名石屯鎮黨員幹部組成黨員救災先鋒隊,送來糧食、蔬菜、食鹽、鐵鍬等物資。道路中斷,車輛無法進村,隊員們便肩挑背扛,將一袋袋救援物資送抵救災點。放下物資,隊員們又立即投入疏通河道的戰鬥。
新屯鎮財政所被洪水沖毀,短期內無法撥付資金,災民安置工作遇到難題。鎮黨委、政府立即發動黨員幹部迅速籌到2.6萬元,解了群眾的燃眉之急。
“我們經受住了重災的考驗。”羅啟雲説,“我們有信心迎接災後重建的新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