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扎西崗村村民白瑪抱著自己的藏獒在自己家安居房的院子裏留影(7月1日拍攝)。2009年,白瑪利用政府提供的10600元安居房補貼和自己的投資蓋起了這座安居房,並在2010年8月開設了家庭旅館,三個月就收入3萬多元。白瑪對記者説,他以前的房子破舊且面積小,雖然也做旅遊生意,但是只能放6張床供遊客居住,一年的旅遊收入僅有1萬多元。現在的房子寬敞明亮,可以放25張床,能夠接納更多的遊客。
在被稱為“西藏江南”的林芝地區,高山峽谷之間,梅花間竹般的點綴著許多精美的村落,村落裏一座座建築美得讓人流連忘返:彩色的屋頂、兼具西藏傳統特色和個人創意的墻壁與雕梁畫柱;走進這些美麗的建築裏,在傳統的家庭裝飾和設施之外,更有電視、電冰箱、洗衣機、衛星天線、甚至電腦這樣的現代電器和設備——這些融合著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住宅就是林芝地區特有的安居房,它們宛如林芝特有的野生黃牡丹一樣,綻放在白雲深處。
據了解,截至2010年底,林芝地區共累計投入資金26億多元,完成安居工程24628戶,受益人口達12.37萬人。通過實施農牧民安居工程,使農牧民群眾的人均居住面積由原來的12.3平方米增加到37平方米。安居房內廚房、客廳、臥室、畜圈分離,佈局合理,群眾生活質量大幅提高。另外,林芝的安居工程建設與當地的生活風俗和居住習慣相結合,與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相結合,與保護耕地、保護環境資源和適度集中的發展戰略相結合,與旅遊開發、拓寬群眾增收渠道相結合,科學規劃,合理佈局,確保農房與景區自然環境和諧統一,安居與樂業相輔相成。在與自然環境和諧統一方面,林芝地區推廣使用紅、藍、紫等彩色環保鐵皮替代傳統的白色鐵皮,使房屋與周圍的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如今,一座座錯落有致、風格各異的新村落,與周圍青山綠水交相輝映、相得益彰,成為了林芝一道靚麗的風景。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
藍天白雲下,林芝康扎村的彩色房屋與村莊周圍的草原和樹林相互映襯(7月1日拍攝)。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
藍天白雲下,林芝仲果村的彩色房屋與村莊周圍的草原和樹林相互映襯(7月2日拍攝)。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
林芝扎西崗村的安居房(7月1日拍攝)。扎西崗村的50多戶村民都在政府的補貼和幫助下建起了安居房。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
藍天白雲下,林芝扎西崗村的一座正在建設中的彩色安居房與周圍的草原和樹林相互映襯(7月1日拍攝)。扎西崗村的50多戶村民都在政府的補貼和幫助下建起了安居房。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
林芝仲果村藏民尼瑪的老母親南噶和尼瑪的孫女康卓在自家的安居房前玩耍(7月2日拍攝)。尼瑪自己投資並利用政府提供的2萬多元補貼和彩色屋頂材料建起了自己的安居房,如今一家7口住在這裡。尼瑪家在林芝八一鎮開了土特産商店,一年的收入有10多萬元。尼瑪對記者説,他很喜歡這個新房子,因為它很寬敞,以前房子低矮,住著不舒服。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
林芝才召村的珞巴族村民達布(左一)和妻子亞白(左二)、岳母亞興(右一)、女兒達娃拉姆在自己家安居房的院子裏合影(7月2日攝)。達布一家的房子是2006年政府全額投資建的,房子的建築面積118平方米。達布對記者説這個安居房很好,以前他們家就一間房,人和家裏養的豬、牛混住在一起,不僅擁擠而且很不衛生。政府還幫助達布一家建起了蔬菜大棚,裏面種的糧食和蔬菜不僅能夠讓達布一家自給自足,還能賣到市場上掙錢。目前,達布一家靠養豬、養牛和種蔬菜一年有2萬左右的收入。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