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線”何日不再成“生病線”?
——213國道都汶段“逢雨必斷”情況調查
新華社成都7月5日電(記者陳健、吳曉穎、楊迪)連日來,暴雨連襲四川,引發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導致國道213線都汶段多處中斷,交通癱瘓。被稱為“汶川生命線”的213國道是地處高山峽谷的汶川縣、茂縣與外界連通的重要交通要道,“生命線”遭暴雨頻頻中斷的消息在社會上引發廣泛關注:為何一到汛期,汶川“生命線”就變成不堪一擊的“生病線”?病因何在?解藥何方?
三年多次中斷,“生命線”頻頻“生病”
7月1日,四川盆地普降暴雨,大量沙石傾瀉阻塞公路,交通“生命線”213國道都汶路段多處中斷。2日,這條道路一度搶通,但3日的降雨再度造成道路的中斷。
而這並不是213國道都汶段第一次因暴雨斷路:2009年7月25日,國道213線汶川段徹底關大橋被山上飛下的巨石砸斷。2010年5月30日,汶川縣雁門鄉索橋村一處山體塌方,造成213國道汶川段阻斷;6月7日夜,受暴雨影響,岷江河水猛漲,沖毀路基80多米,造成國道213線完全中斷;8月13日,再次發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又一次造成213國道汶川段多處中斷。
4日上午,記者驅車從都江堰經213國道前往阿壩州汶川縣。沿途經過之處,記者看到多處路段不斷有新的山體垮塌,重型機械車正在這些路段疏通泥石堆積物。當行至213國道汶川段受災最嚴重的羅圈灣大橋,在距離大橋幾百米處,越野車便無法繼續前行。
正在羅圈灣大橋附近路段進行搶通作業的四川路橋工程處長秦建均告訴記者,由於4日淩晨這一路段出現新垮塌,並有上百米路基在3日被改道的岷江沖毀,估計213國道短時間內難以搶通。記者看到,伴隨著江水的沖刷,仍不斷有小塊路基被捲入江中,瞬間沒了蹤影。
記者從四川省交通廳了解到,汶川大地震中,213國道都汶段遭到毀滅性損毀,2008年9月基本修復。然而震後三年,這條“生命線”卻成了“生病線”, 每年五六月雨季汛期來臨時,經常因次生地質災害而中斷。
“生命線”逢雨必斷,地震“後遺症”等多種因素共致
那麼,213國道都汶段自汶川大地震之後幾乎是“逢雨必斷”,究竟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西南交通大學胡卸文教授告訴記者,其實在汶川地震發生前,213國道並不是“逢雨必斷”。這條公路偶爾會發生因泥石流滑坡造成交通不暢的情況,但發生頻率遠不及現在這麼高,造成的危害也沒有現在這麼大。
“213國道從都江堰經映秀至汶川的都汶路段,全長82公里,剛好處於汶川地震龍門山斷裂帶核心地帶。213國道沿岷江而修,岷江河谷兩岸山體多因地震鬆動,一下暴雨,就常發生岷江發生壅塞體衝出溝口,把公路衝斷的情況。”胡卸文説。
中國地質災害研究會會員何平介紹説,震區的山頭,表層基本上被震成碎裂岩體,非常鬆散。所以這種岩體,一是容易形成滑坡,二是容易形成崩塌。三是作為泥石流的物源。這就是説,每一個汛期,可能就來一點,破壞一些,掉一些,可能下個汛期再來一點。有些形成邊坡,可能陡一些,在下個汛期就形成新的災害。
與此同時,國內一些專家認為,汶川大地震對震區地質環境條件的影響極為深遠,極重災區的山體普遍受到破壞和損傷,短期內難以消除,特大地震引發的地質災害隱患所産生的影響將長達10到30年。同時,地質災害誘發因素的複雜多變和隱蔽性,也進一步增加了防治工作難度。
“由於震後特殊的地理環境,次生地質災害不斷。213國道都汶路段的保通,已經不僅僅是治路,而是反復地和泥石流、滑坡、洪水等災害進行鬥爭,是治山、治水的系統工程。”四川省交通廳廳長高烽感嘆道。
如何建成衝不垮、砸不爛的“鋼鐵”“生命線”?
高烽認為,其實國道213線在地震災後重建和保通過程中,始終堅持科學規劃,在線路選址上,盡可能地避開地質災害隱患點,並且加強了道路的加固、防護。但是,由於一些次生地質災害能量巨大,確實超出了防護工程的技術限度。
“汶川地震災區震後地質災害防治不可能在短期內一蹴而就,而是一項長期性的艱巨任務。”何平説。
在213國道頻頻出事的背景下,人們把目光投向了正在施工中的都汶高速公路映(秀)汶(川)段,期待這條能最大程度上減少斷路危險的新路能徹底解決汶川“生命線”保障的問題。
記者了解到,隨著四川路網的逐步完善,都汶公路將不再是進入汶川的唯一通道。映秀至汶川的高速公路將於明年通車,這條高速公路是已經基本通車的都江堰至映秀高速公路的延續,穿越地震極重災區,沿岷江河谷上行。屆時,除了213國道,還將有都(江堰)汶(川)高速,從都江堰進入汶川從此將歷史性地有兩條通道,汶川“生命線”將真正得到保障。
“新建成的映汶高速路在防震級別上有所提高,更加注重可修復能力。”高烽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