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為兩個莊嚴承諾—寫在深圳大運會倒計時10天之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8月02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深圳8月2日電(記者 詹奕嘉 王浩明)舉辦一屆更精彩、更成功、更有影響力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是五年前深圳市向國際大體聯的鄭重承諾;與此同時,深圳市委市政府也向市民做出了一個莊嚴承諾——在辦好大運會的同時更多地惠及民生,以辦大運會為契機促進深圳加快建設一個更和諧、更美好的家園。

    五年踐約路,今朝交答卷。在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即將在深圳舉行之際,深圳將以優異的成績等待全世界大學生體育健兒的檢驗,接受深圳市民的檢驗。深圳承辦大運會踐約履諾的旅程,既為全球青年體育健兒搭建一個競技、交流和共享的舞臺,也展現了中國舉辦國際大賽在理念、模式和目標上的新變革與新高度。

    一諾千金 答卷出色

    2006年6月28日,當深圳向國際大體聯提交《申辦報告》的時候,就對世界許下承諾——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大學生相聚南海之濱。

    2007年1月16日,在首屆大運會的舉辦地意大利都靈,國際大體聯主席基裏安宣佈深圳獲得2011年世界大運會舉辦權,“深圳承諾”正式生效。

    2009年7月12日,在貝爾格萊德世界大運會閉幕式上,時任深圳代市長的王榮從基裏安手中接過大運會會旗,大運會正式進入“深圳時間”。王榮代表深圳向世界宣告:“舉辦一屆更精彩、更成功、更有影響力的大運會是我們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

    今天,年輕的深圳充滿自信,等待世界對這一承諾的檢驗。

    場館建設——“給每一個參賽大學生提供一個施展自己的舞臺”,是深圳給世界的真誠邀約。

    21個新建大運場館、32個維修改造場館已陸續竣工,從深圳灣畔海闊天空的“春繭”,到龍崗大運城流光溢彩的“水晶石”,錯落有致、個性十足的盛會舞臺盡顯英姿。

    7月23日,大運會開幕式進行全倣真模擬演練,2萬餘名演員和觀眾,超過10個小時滿負荷運行,“春繭”顯得遊刃有餘。

    食宿餐飲——“賓至如歸”是東道主給予各國來賓的溫馨承諾。

    位於深圳龍崗的大運村,是8月萬千來客的家。截至7月28日,大運會組委會共收到來自147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1000人報名。

    大運村設施齊全,除公寓外商業廣場、露天表演場、圖書館應有盡有。10分鐘運行一班的電瓶車可將運動員帶往大運村的各個角落。餐廳內國際風味餐、地中海風味餐、亞洲風味餐、穆斯林風味餐和中餐一應俱全,將讓不同賓客既能嘗到“家鄉風味”,又可體驗“異域風情”。

    交通服務——“暢通無阻”是深圳帶給世界的綠色承諾。

    從大運村到開幕式場地“春繭”,40余公里的路程不超過一個小時,這是對預計交通流量最大的開幕式進行的滿負荷完全模擬。

    為確保大運會期間暢通無阻,深圳近年來新建和改造了數十條交通要道,並劃定了11條總長共77.1公里的大運會專用道。截至7月底,地鐵線路已經覆蓋80%以上的大運會場館。

    志願者服務——“歡迎來到深圳”是東道主的熱情問候。

    “歡迎來到深圳,請問我有什麼可以幫您的嗎?”這是深圳灣口岸附近一個U站裏傳出的真誠問候。818個志願者服務站遍佈深圳,構成一個連一個的“服務驛站”,隨時準備提供幫助。

    大運會期間,深圳的25萬義工將整體轉化為城市誌願者,再加上2.6萬賽事志願者和100萬社會志願者,構成了128萬人的龐大志願者隊伍。這座誕生了中國內地第一個義工組織和第一部義工法的“志願者之城”,將向世界展現最熱心的問候。

    經過1800多個日夜,這個年輕的城市今天可以淡定地宣佈:我們已經張開了雙臂,迎接海內外的賓客,準備好兌現對世界的承諾。

    大運成果 全民共享

    在大運會會旗從貝爾格萊德傳遞到深圳那一刻開始,組辦者就向市民描繪出提升城市生活品質的新圖景:進一步完善城市交通、信息網絡,打造一批高端的商業文化中心,美化街景,治理河道,降低空氣污染,使深圳天更藍、水更綠、空氣更清新、城市更乾淨……

    深圳市委書記王榮説:“讓所有的市民都感受到大運會給他們帶來的好處,讓深圳成為生活更加方便、環境更加優美的家園。”

    伴隨大運會的日子漸漸臨近,承諾正變為現實,“新深圳”猶如一幅畫卷,正在人們不經意間緩緩舒展開來。

    “臟、亂、差,滿地黃土裸露,到處都是垃圾,綠化更不怎麼樣”——這是蔣湯清20多年前對寶安區西鄉街道的印象。然而,如今的西鄉街道形象大變,乾淨整潔的大道、紅棕相間的人行道板磚、木柵欄組成的綠化帶防護欄……讓蔣湯清讚嘆不已。

    從2009年年底開始,深圳已先後對280條主次幹道、4200萬平方米的建築立面、1600多個城中村和小區環境等方面進行系統整治、改造、刷新和安全設施的添置,彌補了這座城市的建設“短板”。

    從高速公路到地下軌道,深圳縱橫暢達的立體化交通網絡加速形成。

    歷時四年半建設、投資金額達750億元的深圳軌道交通二期工程,令深圳地鐵僅用四年半時間就從22公里跨越式發展到178公里,原本40多萬人次的日均客流量提高5倍,達到200萬人次。

    深圳市龍崗區龍城街道愛聯社區綜合委員會書記鄧小兵告訴記者:“大運為龍城街道的基建帶來巨大的外部推動力,軟硬體設施條件都提高了一大截,發展至少提速了五年。”

    致力於促進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深圳正以一流的生態環境迎接全世界大學生和各國、各地區嘉賓的到來。

    深圳市副市長張文説,深圳市不僅大力推進改善“市容市貌”、加快基建步伐這些“看得見”的工程,還做了大量的污水處理、空氣凈化等“看不見”的工程。

    近五年來,深圳水務部門開展大規模河道綜合整治行動,完成21項污水處理廠新改擴建項目,全市集中式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比2005年增加一倍多,河流平均污染指數較五年前下降23%。

    對去年將特區範圍擴至全市的深圳而言,大運會賦予了這座城市更多的一體化機遇,助推城市內部不同區域的平衡發展。

    大運中心花落龍崗,這一決策有力地拉動了龍崗房地産、交通、酒店、商貿業、科技工業園區等發展,帶動周邊建築、産業及市民生活素質的提升。龍崗區居民陳敏英説:“以前哪敢想家門口會有五星級酒店,周邊會有這麼多大學,生活在龍崗,一點也不比市中心差。”

    對深圳而言,大運會並不僅僅是一場體育盛會,更是提升城市生活品質的歷史契機。在為來自海內外的體育健兒們搭建競技舞臺的同時,組辦者逐步兌現著當年推動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進步和環境改善的惠民承諾。

    開闢新路 回歸體育

    近年來,每逢一個城市舉辦大型國際賽事,總會有不少人擔心因此“影響、干擾市民的正常生活”。然而,深圳踐行兩個莊嚴承諾的努力和探索,正是中國舉辦國際大賽力求“回歸體育”,創新辦賽理念、思路和模式的表現。

    踐行承諾的歷程讓我們看到,組辦者的眼光已不再局限于為體育競賽提供優秀的軟硬體設施,而是積極考慮當地全民健身事業的長遠需求。

    如果僅僅為了辦好一場大型運動會而投入鉅資興建大批體育場館,雖然可能在辦賽期間獲得參與者的讚揚和喝彩,但也容易遇到賽後閒置空轉的風險,高昂的運動成本更可能將多數民眾拒之門外。

    深圳大運會使用的63個體育場館充分兼顧賽時需要和賽後長期使用,其中41個屬於維修改造現有場館,16個教育機構場館經大運會改造、提升、使用後將回歸學校師生,大運村賽後將成為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新校舍。

    踐行承諾的歷程讓人們看到,中國辦賽理念逐步“與國際接軌”,諸多舉措和細節都折射出低碳、綠色、節儉的先進理念。

    深圳大運會主場館大運中心注重集約利用中水和雨水,每年節水可達約107.37萬立方米,夠2200余人用一年。

    大運會地面總車輛需求的一半以上將由2011輛新能源汽車擔當,混合動力雙層巴士、純電動大巴和純電動出租車將構成大運交通獨特的風景線。

    踐行承諾的歷程讓人們看到,中國不僅致力於為體育健將們提供一個出色的競技場所,也正力求為更多參與者營造交流與歡聚的平臺。

    為給世界各地青年朋友的歡聚和交流提供更多機會,大運村的每棟公寓樓下,都設置可供運動員散步、聚會的休閒區。人們還可以去大運村的咖啡吧、水吧,消暑的同時也可結識新朋友。

    即將在8月7日舉行的深圳大運會城市火炬傳遞活動中,長達20公里的火炬傳遞路線上將佈置花車、巡遊馬車和輪滑表演,讓更多市民有機會欣賞、參與這場世界青年嘉年華。

    10天后的深圳,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青年朋友將在這裡歡聚一堂、共襄盛舉,讓歡樂、勇氣和自信洋溢在每一張青春的臉龐,讓友誼、關愛、祝福傳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相關鏈結
· 深圳大運會中國代表團成立 教育部副部長任團長
· 氣象局:華南六省區助力深圳大運會氣象保障服務
· 深圳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在北京體育大學成立
· 新聞辦發佈會介紹深圳大運會籌備情況
· 國新辦就深圳大運會籌備情況舉行新聞發佈會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