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中國大洋協會在印度洋獲得多金屬硫化物資源礦區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8月02日   來源:新華社

中國大洋協會在印度洋獲得1萬平方公里多金屬硫化物資源礦區
 享有專屬勘探權和優先開採權 

    新華社北京8月2日電(羅沙、李芊麗)記者2日從中國大洋礦産資源研究開發協會獲悉,國際海底管理局理事會日前核準了大洋協會提出的多金屬硫化物礦區申請,使大洋協會在西南印度洋國際海底區域獲得了1萬平方公里具有專屬勘探權的多金屬硫化物資源礦區,並在未來開發該資源時享有優先開採權。

    據悉,國際海底管理局理事會是在日前在牙買加召開的國際海底管理局第17屆會議期間批准這一申請的。這是自國際海底管理局2010年5月7日通過《“區域”內多金屬硫化物探礦和勘探規章》後接受和核準的第一份礦區申請,申請的多金屬硫化物資源礦區位於西南印度洋中脊,限定在長度990公里、寬度290公里的長方形範圍內。

    據中國大洋協會秘書長金建才介紹,此項申請的獲悉,標誌著大洋協會繼2001年在東太平洋獲得7.5萬平方公里多金屬結核資源勘探合同區後,在國際海底獲得第二塊享有專屬勘探權和優先開採權的海底礦區。

    國際海底多金屬硫化物由海底熱液作用形成,富含銅、鉛、鋅、金和銀等金屬,主要分佈大洋中脊區域,具有巨大的潛在經濟價值和良好的開發前景,其賦存的環境對於人類認識海洋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

    國家海洋局副局長、中國大洋協會理事長王飛説,根據《聯合海洋法公約》,國際海底區域及其資源屬於人類的共同繼承財産,由國際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類組織和控制“區域”內礦物資源的勘探和開發。大洋協會此次獲得享有專屬勘探權和優先開採權的多金屬硫化物資源礦區,將有利於對海底資源的了解和利用,有利於提高對深海的科學認知水平和有效保護海底環境,有利於帶動和促進有關的深海技術裝備研製邁上新臺階,也有利於實現《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確立的國際海底活動服務於全人類利益的宗旨。

    據了解,此次申請獲得核準後,大洋協會將於年內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簽訂為期15年的勘探合同,並依照合同,履行開展有關環境監測、環境基線調查與研究、完成75%勘探區面積的放棄、培訓發展中國家的科技人員等義務。

    記者同時獲悉,正在大洋協會東太平洋多金屬結核資源勘探合同區進行5000米級海試的我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已于北京時間1日完成第五次下潛試驗,最大下潛深度達到5180米,完成了沉積物取樣、微生物取樣、標誌物布放等作業。  

 
 
 相關鏈結
· 海洋局局長對2012年"蛟龍"7000米海試提三點要求
· 海洋局副局長王宏會見江蘇省委第一巡視組組長
· 我國將要建設世界領先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項目
· 劉賜貴指出:要提升海監維權執法及科學考察能力
· 海洋局局長劉賜貴向“中國海監50”船船長授旗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