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青島8月4日電(記者張旭東)承載西太平洋科學考察實驗研究共享航次的“科學一號”科考船4日清晨返回青島大港碼頭。我國科學家在此次科研活動中收回並佈防了6100米深的潛標,為研究西太平洋海洋環流和潛流及其對全球氣候的影響奠定了基礎。
這次海洋科學考察歷時31天,航程超過7000海裏,共有來自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廈門大學和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等4個科研單位的40余位科學調查人員,代表1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973”和“863”項目參加了這個航次。
此共享航次科考中,科考隊員在台灣島-菲律賓群島-哈目黑拉島以東至135°E以西的北太平洋低緯度西邊界流海區開展了系統的水文、氣象、化學、生物、地質和海洋儀器等多學科的綜合觀測和實驗,完成了8個斷面共56個站位的海洋綜合調查任務,完成了所有預期研究目標。
本航次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袁東亮告訴記者,這個航次收回了“科學一號”在上一航次布放的兩個深海潛標,其中一個為6100米,是目前中國科學家在西太平洋投放的深度最大的潛標,並在原位佈防了一個新的6000余米的潛標,在其他海域佈防了兩個3000余米的潛標。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院士胡敦欣説:“去年11月份,‘科學一號’在西太平洋海域投放了6000米深的潛標,並且通過聲學辦法獲得了棉蘭老潛流16天的流速數據,流速較大時約40厘米每秒。這次收回潛標攜帶的有關棉蘭老潛流數據將長達7個多月,包括流速、附近海域的鹽度、溫度和深度等,為研究棉蘭老潛流和上層棉蘭老環流長時間變化規律奠定了基礎。”
“由於海洋環流和潛流均帶動熱量流動,因此對其長期變化規律的研究有助於研究全球氣候變化。”胡敦欣説。
袁東亮介紹,本次科考還成功實施了中國自主研製的水下滑翔機的海試實驗,取得了寶貴科學數據。實驗中,由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研製的水下滑翔機在西太平洋超過4000米的水深處連續多次下潛,各項指標均表現正常,滑翔機在實驗後被成功回收。這項實驗的成功標誌著西方國家對中國在水下滑翔機方面的技術封鎖即將被徹底打破。
此外,本航次科研人員在西太平洋水深超過3000米的海域連續三次使用抓鬥式深海採泥器進行海底採泥,均一次取得成功。
在返航途中,考察隊與基地科研人員密切溝通,通過衛星高度計資料發現在台灣東南部的22°N斷面上並排存在冷、暖兩個非常顯著的中尺度渦旋。為抓住這稍縱即逝的海洋現象,科考隊趕在颱風迫近之前,利用颱風向東轉向的時間空當,成功地在台灣以東海域22°N斷面捕捉觀測到這一渦旋對,獲得了溫度、鹽度、水深、流速、溶解氧等研究黑潮區域中尺度渦結構變異特徵的寶貴資料,並取得了一系列生物地球化學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