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寫滿“藏鄉江南”
——武警水電部隊承擔舟曲災後重建任務記事
新華社蘭州8月9日電(劉輝、吳傑)8月8日,舟曲縣城萬人空巷,各族群眾雲集白龍江畔,手捧潔白哈達、唱起深情的祝酒歌,依依不捨送別圓滿完成災後重建的武警水電官兵。
在舟曲重建的一年中,武警水電官兵把人民的利益高舉過頭頂,夜以繼日疏浚河道、修築河堤,把子弟兵的深情烙在了群眾的心頭,把無私大愛寫滿了“藏鄉江南”。
(一)
2010年9月2日,舟曲白龍江畔大戰初歇,被洪水淹及的城區開始露出泥濘的街道。武警水電部隊再次接到命令——疏浚白龍江河道、修築白龍江河堤,為舟曲全面展開災後重建清除“攔路虎”。
承擔任務的武警水電三總隊決定由所屬十一支隊參加搶險的120名官兵、40余臺(套)大型設備組建舟曲災後重建項目部,就地投入新戰鬥。“治理好白龍江,就是讓舟曲人民點燃重建家園的希望!”武警水電三總隊總隊長周慶豐在部署任務時説。
災後的舟曲,施工環境異常艱難。而且,官兵們參加搶險後就立即投入災後重建,身體疲乏。“我們完全和搶險時一樣,實行三班倒,全天24小時不停工,有些戰士下班時走出重機駕駛室,甚至連營區都不回,在工地上隨處一坐就睡著了,搖都搖不醒。”“舟曲搶險救援英雄中隊”指導員吳國梁這樣描述。
一天深夜,一陣呼救聲穿過機械的轟鳴傳到工地,官兵們迅速趕到事發地,把一名意圖自殺的中年婦女從白龍江中救起。
原來,這名婦女的家人都在災害中遇難,房子也被夷為平地,雖然政府重新給她安置了住處,衣食無憂,但她仍對未來感到絕望。
“從救她那天開始,所有官兵更明白了自己肩頭的責任:我們澆築的河堤,不僅僅是一堆混凝土建築物,而是呵護災區人民心靈的堤壩;從江心運走的,不僅僅是一方方泥石堆積物,而是在卸除壓在災區人民心坎上的一塊塊巨石;我們的所有擔當,不僅僅是在癒合災區人民心靈的創傷,更是在喚起重建美好家園的希望。”武警水電十一支隊教導隊隊長張福民説。
意識到肩負著災區群眾重建家園的希望,官兵們主動放棄了休假,近百份決心書紛紛交到了項目部,從幹部到戰士,從老兵到新兵,忘記了身體上的疲勞,投入到攻堅戰中。
(二)
“我們承擔的災後重建工程,首先是一個民心工程,關乎災區人民的福祉;更是一個政治工程,要通過我們高質量、高標準的施工,把黨和政府對災區人民的關懷體現出來;還是一個宗旨工程,要繼搶險之後,進一步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踐行好,把水電官兵甘於奉獻的精神展示好。”2011年5月,武警水電三總隊政委翟從福對參加重建的官兵説。
在災後重建的300多個日日夜夜,參加戰鬥的水電官兵無不甘於奉獻、樂於奉獻,把對舟曲人民深深的愛根植在白龍江畔的每個地方。
項目部總工程師蔣會明入伍13年,先後輾轉于6個省區市,曾在西藏工作8年,由於父母年邁、夫妻兩地分居、自己身體健康出現問題,2010年8月就遞交了轉業申請。在參加舟曲搶險和災後重建中,他一直陷於矛盾,既擔心組織上不批准他的請求,又擔心轉業通知下達太早。
2011年3月,組織上考慮到蔣會明的實際困難,安排他轉業回雲南。在支隊機關辦理轉業相關手續時,他只給組織提了一個請求:暫不離隊,繼續回到舟曲工作,待舟曲災後重建主體工程完工再離隊。
重新回到重建一線的蔣會明,除了不再佩戴軍銜,儼然還是那個負責的總工,直到河堤澆築主體任務完成。“自己如果不能交上舟曲災後重建的答卷,對不起組織的照顧,對不住災區人民的信賴,會成為自己軍旅生涯的最大遺憾。”蔣會明説。
4月18日,河堤壩澆築主體工程順利完工,比預期時間提前了12天。六中隊戰士李輝余卻含淚向指導員提出:自己不參加晚上的表彰慶功會,立即請假回家。
原來,李輝余剛到舟曲,母親就突發腦溢血住院,姐姐已經出嫁,家裏靠父親一個人苦苦支撐。幾個月以來,他多次接到母親病危的消息,但一直把對親人的掛念深埋心底,每天都拼命地撲在工地上,盼望著早日完成舟曲災後重建任務,回家看望母親。堤壩澆築完成當天,他就接到姐姐電話,要他回去見母親最後一面。
甘於奉獻是奉獻者的執著。一年來,武警水電官兵平均每天工作在16個小時以上,保持24小時不間斷輪流作業,一日三餐多半吃在工地;一年中,他們有5人在工地現場舉行婚禮,7人推遲婚期,4人沒能親耳聽到自己孩子出生時的第一聲啼哭。
“我們都是為了早日給舟曲人民一個安全、美麗和文明的家園。”張福民説。
(三)
疏浚河道、澆築河堤,要參戰官兵在短短幾個月內,搬走逾百萬立方米泥石,澆築兩道高10米、平均厚度2.5米、長3411米的河堤。“只要把人民的利益高舉過頭頂,就能把任何困難踩踏于腳下。”參戰官兵正是憑著這股狠勁和敢打必勝的決心,破解了一個又一個難題。
重建伊始,桀驁不馴的白龍江就給了官兵們一個“下馬威”:河道淤積體鬆軟,重型機械一進入作業面,履帶便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河道疏浚工作陷入了困境。現場技術負責人、項目部總工程師蔣會明心急如焚,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讓他寢食難安。
一天,蔣會明經過一座獨木橋上工地,由於一心想著解決問題的方案,竟然分神掉進了橋下的水溝,渾身濕透的蔣會明卻猛拍著自己腦門笑了起來:“有了!有了!”
原來,蔣會明突發奇想:要搬走河道鬆軟泥石,何不先往淤積體上適當填充硬物,就像在河道中架獨木橋那樣,確保中型機械能夠出力?
項目部立即組織重機操作手佈置新方案:在煤渣換填和鋪設路基箱開闢重機通道的基礎上,在河道中修築丁字堰確保載重運輸車暢行。這種辦法一舉打開了河道疏浚的新局面,成為破解難題的“金鑰匙”,2010年12月18日,河道疏浚主要任務完成,比原計劃提前55天。
白龍江河堤澆築中,為河堤澆築提供沙石料的篩分系統出現問題:出砂率因故障降低,遠遠滿足不了施工進度需要。廠家修理人員和行內專家會診,均束手無策。最後,項目部只好決定再增加一套篩分系統。
就在此時,六中隊下士、修理工曹四化主動請纓:“我想試試對這個系統動內科手術,進行改進!”項目部領導研究了他的改進方案後,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同意了,但只給他一天時間。
曹四化半夜就爬進了篩分倉,一直就沒有停過手中的工具,直到第二天下午,才滿臉油污、一身泥沙地爬了出來。
開機試驗,他的改進十分成功,篩分系統出砂率在原有基礎上提高了26個百分點,完全滿足了施工進度需要。這個技術革新,避免了新增系統,節省資金近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