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與國家四部門
聯合開展“江蘇基本實現現代化指標體系”研究
新華社北京8月30日電(記者徐機玲、余曉潔)由江蘇省委、省政府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統計局、中國科學院、中國社科院聯合開展的“江蘇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內涵和指標體系研究”論證會29日在北京舉行。
“‘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是中央對江蘇發展的明確要求,也是江蘇在本世紀頭20年發展的總目標、總定位。”江蘇省委書記羅志軍説。
2010年,江蘇以省為單位總體達到省定全面小康社會指標,為不失時機推進“第二個率先”,進一步明確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任務,省委、省政府今年初組織多部門開展專題調研,並於5月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統計局、中國科學院、中國社科院成立了聯合課題組,各參與部門的主要領導擔任課題總負責人,經多次深入研討,形成初步研究成果。
課題組在此次論證會上提交的研究報告,主要由現代化的基本理論、江蘇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主要背景與依據、總體要求和目標內涵、指標體系框架與目標值設定、實現程度測算和趨勢判斷5個部分組成,並初步提出了包括經濟發展、人民生活、社會發展、生態環境等方面約30項指標組成的指標體系。
與會專家在研討中提出,江蘇作為我國東部經濟發達省份,率先在全國探索研究基本實現現代化的路徑,是江蘇發展的內在需求和群眾的期盼。開展這項研究的課題報告整體框架已比較成熟,提出的基本思路、目標內涵、指標體系清晰合理,突出了科學發展,對於指導和推進江蘇加快實現“兩個率先”將産生重要作用。
專家們還就對現代化目標、內涵的認識,以及如何增強指標體系的可操作性和對實際工作的指導性等問題,提出諸多建設性意見。
羅志軍表示,推進現代化建設,認識的統一至關重要。當前,江蘇要準確把握和處理好全面小康與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關係、區域現代化與全國現代化的關係、基本實現現代化與全面實現現代化的關係,堅持從實際出發,一步一步朝著現代化宏偉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