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8月31日電(記者 李鵬翔)湖北省委、省政府31日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召開推進湖北武陵山區少數民族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建設現場辦公會,決定借鑒全國援藏援疆經驗,建立武漢、咸寧等省內部分市對口支援民族縣市的工作機制,舉全省之力加快推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努力把湖北武陵山試驗區建設成為武陵山區發展的先行區和示範區。
武陵山區地跨渝鄂湘黔四省市,既是土家族、苗族、侗族少數民族聚集地區,又是偏遠山區和貧困地區。今年2月,湖北省在恩施州啟動了武陵山少數民族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建設。日前,湖北省正式出臺《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湖北武陵山少數民族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建設的意見》,以“生態立區、産業興區、開放活區、富民穩區”為總體要求,以“三化同步”(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兩增同步”(農業增産、農民增收)為目標,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把湖北武陵山試驗區建設成為武陵山區發展的先行區和示範區。
據湖北省民族宗教委員會主任譚徽在介紹,湖北選取武漢、咸寧、孝感等9個市對口支援試驗區的10個縣,其中武漢市對口2個縣。在對口援助資金基數上,綜合考慮對口支援市的財政收入狀況,以及受援縣市加快發展的願望和要求,今年各對口支援市對口支援資金按上年度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總量的0.1%測算安排。在援助資金增長幅度上,對口支援市上年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增長率高於8%的,當年對口支援資金量按8%遞增;低於8%的,按實際增長率遞增;負增長的,除發生特大自然災害外,按上年對口支援資金量安排。
“這些對口援助政策含金量高,含情意重,是湖北全省對民族地區的飽含深情的全力支持。”譚徽在説,按照規劃,到2015年,試驗區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長13%以上,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長13%(突破200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增長13%(突破6000元),城鎮化率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森林覆蓋率達到72%左右。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各項社會事業全面協調發展。
湖北省省長王國生在現場會上表示,全省上下要深刻認識加快湖北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緊迫性,切實增強推進試驗區建設的政治歷史責任感。統籌推進包括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在內的全省域協調發展,是湖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
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表示,試驗區的發展不僅要在支持力度上加大,更要在體制、機制上創新。試驗區各縣市要打開“山門”和“腦門”,解放思想,勇於跨越。全省各市州要吸收全國援藏援疆經驗,在對口支援上要“用力、用情、用心”,將有限的財力和無限的關心支持結合起來,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促進區域經濟共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