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唐古拉山口:站在雲端飛銀線——電力“天路”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9月12日 11時09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西寧9月12日電(記者 駱曉飛)仲秋的青藏高原,已是寒風凜冽。10日,海拔4800米的沱沱河鎮,天剛剛放亮,賀瑤瑤和孫長義就早早起床,他們要和工友們一起趕到200公里外的唐古拉山口,對輸電基塔和線路進行驗收和復檢。

    25歲的賀瑤瑤和24歲的孫長義都是去年7月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畢業後進入青海省電力公司超高壓運行檢修公司格爾木輸電工區工作。他們正好趕上青藏交直流聯網工程的建設,成為了數萬名電力“天路”建設者當中的一員。

    一碗西紅柿雞蛋湯,兩個油炸饃饃,外加幾片牦牛肉。用過早餐,8點10分,他們與工友乘車出發了。近三個小時的行車,記者與他們先後經歷了漫天陰雲、雨雪交加、冰雹突襲、陽光燦爛四種天氣,而對於這一切,孫長義和他的工友們早已司空見慣。

    “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是我們今天的工作地點。” 孫長義告訴記者,他們的工作主要是對塔基上關鍵部件和線路進行驗收和復檢,這就必須爬上四五十米的鐵塔進行空中作業。

    10點50分,他倆所在的第四小組到達唐古拉山口塔基下。雨雪、冰雹已被拋在腦後,高原燦爛的陽光從湛藍的天空中灑落,似乎伸手可及的白雲不時從眼前飄過。然而,高原的風肆無忌憚地呼呼作響,吹得人臉生疼。集合,係安全帶,隊長分配任務、強調注意事項……孫長義開始向40多米高的塔頂爬去,賀瑤瑤在塔下做安全輔助。

    海拔5000多米,又是大風天氣。平地走路,如踩在棉花上的踉蹌腳步,腦血管一跳一跳地疼痛……記者強烈感受到高原反應帶來的不適。而此時,孫長義已爬上幾十米高的鐵塔開始作業,不到20分鐘,他喘著粗氣從塔頂下來,臉已被風吹得通紅,嘴唇發紫。

    填寫完復檢結果,他們又走向下一個基塔。這一次,賀瑤瑤上塔,孫長義在塔下做安全輔助。

    “在高海拔地區作業,缺氧比較厲害,一個人連續上塔非常困難。”孫長義説,第一次爬上鐵塔走線,有點暈,不敢往下看,特別恐懼,但現在已經習慣了。

    孫長義告訴記者,他的老家在吉林,海拔只有幾十米,而現在工作的地方平均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由於缺氧,經常腦袋疼,有時白天在路上顛簸著疼,有時夜晚疼得難以入眠。

    “我是學電力專業的,一畢業就能參加我國第一條高海拔超高壓電網建設,我感到非常幸運,這樣的工作經歷是一生的財富。”孫長義説,“一年多沒有回家,還是有點想家。”

    青海省電力公司超高壓運行檢修公司格爾木輸電工區副主任董雙才介紹,為確保青藏交直流聯網工程提前投運,7月中旬以來,從唐古拉山口至五道梁,格爾木輸電工區投入了數百名專業技術人員對塔基進行驗收、消缺和復檢,預計到9月底,格爾木至唐古拉山口段將全部具備投運條件。

    青藏交直流聯網工程東起青海西寧,西至西藏拉薩,全長1774.2公里,是迄今為止在世界上最高海拔、高寒地區建設的規模最大的輸電工程。這一工程自開工建設以來,先後有3萬餘名電力工人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參與建設,他們克服了高原反應強烈、生態環境脆弱、高寒地區凍土基礎施工困難以及高海拔過電壓與絕緣配合及設備研製難度大等四大難題,提前一年完成了線路架設。

    據介紹,這一工程將西藏電網與西北電網互聯,能夠在枯水季節外調電力支援西藏,在豐水季節將富餘電力外送,徹底優化西藏電力供應結構,將從根本上解決西藏缺電問題。

 
 
 相關鏈結
· 駱惠寧赴青海省電力公司水電四局調研 慰問員工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