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春10月15日電(記者 王猛、管建濤、楊成軍)10月16日是第31個世界糧食日,今年糧食日的主題是“糧食價格走出危機,實現穩定。”
近日,記者在黑龍江、吉林、遼寧採訪時了解到,今年東北糧食總産量將超過2200億斤,較去年增産270億斤,實現糧食“八連豐”。專家認為,即將大批量上市的玉米、水稻有望避免糧價劇烈波動,減緩穩定國內物價總水平的壓力。但由於糧食需求剛性增長,因此要穩定糧食價格,必須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實現糧食穩定增産。
目前,東北地區由南向北正在緊鑼密鼓忙秋收。今年秋糧豐收已成定局。
遼寧省今年糧食耕種面積達到4660萬畝,預計全省糧食總産量將突破400億斤,再創歷史新高的同時,糧食生産將連續8年實現豐收。
據了解,“十一五”期間,遼寧省共落實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資金130.8億元,為穩定糧食生産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2010年,全省落實國家和省級糧食專項資金2.2億元,爭取良種補貼資金5.3億元,農機補貼資金6.7億元。
“實現八連豐,還得益於農業現代化水平的穩步提升,以及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和應用。”遼寧省昌圖縣農村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郭東風説。
今年,遼寧省農業部門推進了1000萬畝優質粳稻單産提升工程,在300個萬畝連片糧油高産創建示範區重點推廣了玉米精播密植、玉米螟統防統治和水稻大棚育秧3項重大生産技術,全省配方施肥面積達到3000萬畝。
據悉,“十二五”期間,遼寧省將加快開展高産糧油創建工程,並抓好節水滴灌、水稻産量提升、中低産田改造和保護性耕作等四個“千萬畝工程”,力爭實現新增45億斤糧食生産能力這一目標。
作為國家最大商品糧基地,今年吉林省糧食生産在“政策好、人努力、天幫忙”等多種有利因素作用下,迎來歷史上空前的大豐收,預計全年糧食總産量超過650億斤,比上年增産近七分之一,其中玉米産量達530億斤。
據了解,今年吉林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7696.8萬畝,比上年增加370萬畝,其中玉米、水稻兩大高産作物面積達到6647.5萬畝,比去年增加341.6萬畝。
吉林省副省長王守臣説:“吉林是我國玉米主産區,産量佔全省糧食産量的70%以上,佔全國總産的15%左右,其單産、商品量、人均佔有量、調出量連續多年列全國前列。吉林糧食取得特大豐收對我國糧食安全意義重大。”
吉林前郭縣農業局農業科科長田敬告訴記者,當地2.25萬畝的王府鎮現代農業示範區,玉米平均畝産達到2066斤,比全縣平均單産提高46.8%,示範區糧食産量接近7億斤。
通過採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實施“四化六統一”的經營方式,統一選種、統一耕種、統一施肥、統一技術、統一收割、統一銷售。“特別是採用測土配方施肥和大壟密植技術,保證糧食高産。”田敬説。
通過調整種植結構,擴大高産優質糧食作物種植面積,黑龍江省今年糧食總産預計將超過1150億斤。
黑龍江省農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在抓住農業生産比較效益提高和農民生産積極性高漲的有利契機,實現農業資源的優化配置,挖掘增産潛力,黑龍江省糧食生産實現了“三增”的目標。
據悉,今年全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達到20637.8萬畝,比上年增加314.5萬畝。按照“增水稻、擴玉米、調大豆”的要求,在東部三江平原等水資源富集地區大力發展水稻生産,在第四、五積溫帶大豆主産區積極擴大早熟玉米麵積,兩大高産糧食作物面積大幅增加,全省水稻面積發展到5171萬畝、玉米麵積發展到8856萬畝,分別比上年增加708.6萬畝和1008.3萬畝。高産作物面積創歷史最高水平。
中國社科院農發所研究員李國祥説,我國糧食連年增産,雖然沒有帶來糧食價格絕對水平的穩定,但是避免了糧食價格劇烈波動和一些惡性糧食安全事件的出現,成效明顯。“即使是在國內市場,近些年來的糧食價格波動幅度也明顯地低於其他農産品價格波動幅度。”他説。
但也有專家認為,我國糧食連年增産,並沒有有效地緩和糧食價格上漲勢頭,根本原因在於農業生産率增長緩慢,未能及時地有效化解經濟發展所帶來的上升成本。
當前,農田水利建設滯後仍然是影響東北地區糧食生産的最大“軟肋”。
吉林省省長王儒林認為,今後要把解決增糧與缺水的矛盾作為水利建設的“重頭戲”,突出薄弱環節,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大幅提高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到“十二五”期末,吉林省要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300萬畝以上,糧食綜合生産能力達到700億斤。
李國祥表示,為了有效發揮農業在改善人們生活方面的積極作用,迫切需要在加速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同時,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提高農業生産率,確保在不顯著地增加消費者負擔的前提下生産更多優質的農産品及食品,滿足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