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宜昌10月30日電(記者 劉紫淩、馮國棟)30日17時,三峽水庫水位升至175米正常蓄水位。歷時近2個月調蓄,世界最大水利樞紐三峽樞紐順利實現了175米試驗性蓄水目標。
此時,長江水波盪漾在“175米”水位標尺上,三峽大壩上遊江面寬闊。庫區一些島嶼淹沒在水下,露出蔥鬱的山頭。壩上碧波萬頃,高峽平湖景色在夕陽的映襯下顯得蔚為壯觀。
據了解,175米蓄水對於三峽樞紐意義重大。蓄水至175米,三峽樞紐可全面發揮防洪、通航、發電、補水和抗旱等綜合效益。同時,175米蓄水也是對三峽樞紐建築物、電站機組、庫區地質等方面的一項綜合檢驗。
按照國家防總批復,今年175米試驗性蓄水于9月10日正式啟動。蓄水起始水位約為152米。本次蓄水本著“安全、科學、穩妥、漸進”的原則,並根據三峽水庫蓄水運用實踐及長江上遊流域水文情勢的變化特點,充分發揮了三峽工程航運、補水和發電等綜合效益。
通航部門數據顯示,今年175米蓄水期間,三峽船閘日均運行約30閘次,同比上升超11%,船閘日均通過貨物運量約30萬噸,同比上升超28%。
蓄水至175米當日,三峽電站共開啟12臺70萬千瓦發電機組,包括4臺左岸機組、6臺右岸機組和2臺地下電站機組。機組接近滿發狀態,最大總出力達到820萬千瓦。
本次是繼去年之後三峽樞紐第二次完成175米蓄水目標。按國家防總要求,蓄水結束後至明年汛前,三峽水庫水位將逐步消落至145米防洪限制水位,利用庫容對長江中下游實施枯水期補水。三峽集團將在消落期開展衝沙調度和生態調度觀測試驗。消落期間,下泄流量和水庫水位日變幅將保持平穩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