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青島市打造“藍色矽谷” 構築走向深海“旗艦”
新華社青島10月31日電(記者徐冰、蘇萬明、潘林青)“十二五”開局之年,中國沿海省份紛紛推進藍色經濟。日前,青島市發佈了其打造中國“藍色矽谷”的進程。依海而生、因海而興的青島市面對藍色經濟的發展機遇,正在構築國家走向深海、科學開發利用海洋資源、領航科技興海的“旗艦”。
發展藍色經濟 科技興海勢在必行
“十二五”開局之年,中國沿海省份紛紛推進藍色經濟,科技興海無一例外地被提到重要議程。
在剛剛結束的2011中國·青島藍色經濟發展國際高峰論壇上,青島市委書記李群在主題發言中説,藍色經濟包括為開發海洋資源和依賴海洋空間而進行的生産活動,也包括直接或間接為開發海洋資源及空間的相關服務性産業。藍色經濟與海洋經濟息息相關,又比海洋經濟覆蓋的範圍更廣。可以説,藍色經濟是更高層次的海洋經濟,也是可持續的海洋經濟。
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啟升説,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很多國家已經走在我國前面,把發展的戰略目光投向海洋,我國總體上還要加快科技追趕的步伐。
相關人士認為,我國目前發展藍色經濟還存在一些科技方面的“短板”:在很多地區,開發利用海洋資源還僅限于淺海、海洋産業形式比較傳統、用海行為比較粗放,需要向新型海洋經濟形態轉變、向集約用海轉型,需要走向深海、遠海。
比如,我國許多地區雖然不乏海洋科技人才,但結構不盡合理。在青島市,海洋科技基礎研究人才、應用技術開發人才的比例是3:1,80%的海洋科技成果流失到外地轉化。此外,當前歐美發達國家仍然掌握著一些海洋産業的核心技術,我國有相當一批企業甚至是龍頭企業在核心技術上幾乎是空白,還在生産低端産品,市場份額很低。
2011年初,國務院批復《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之後不久,青島市便開始結合自身實際規劃“藍色矽谷”。李群解釋,“藍色矽谷”就是最大限度地發揮在這一區域涉海機構集中、人才密集的優勢,推動海洋科技、教育、文化與高新技術産業相互滲透,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與高新技術研究相互銜接,國內外學術交流、商務往來與經貿合作相互融合,培育海洋科技的研發中心、科研成果的孵化中心、科研人才的集聚中心。
打造“藍色矽谷” 青島市優勢天成
青島市是一座依海而生、因海而興的城市,海洋是其最寶貴的資源,也是青島市最大的本土優勢,為“藍色矽谷”起航提高了高端平臺。
“打造‘藍色矽谷’,青島市有獨特的優勢。”中國工程院院士、論壇主持人管華詩説。這位中國現代海洋藥物研究的開拓者,在青島市工作生活40餘年,深有感觸。
青島市集聚了實力雄厚的海洋科研機構和人才資源,擁有中國海洋大學等7家國家級海洋教學科研機構;擁有1個國家級、17個省部級海洋類重點實驗室,22艘海洋調查船,9個海洋觀測站及10個海洋數據庫;擁有涉海兩院院士19人、各類海洋專業技術人才5000余人、高級海洋專業技術人才佔全國同類人才的30%。
近年來,青島市創造了眾多領先的海洋科技成果:承擔了“十五”以來國家“863”、“973”計劃中55%和91%的海洋科研項目,國家海洋創新成果獎佔全國50%;全國海水養殖的五次浪潮均起源於青島市……
作為産學研一體化的重要平臺,青島市還培育了初具特色的現代海洋産業體系,其海洋生物醫藥、海工裝備、海水綜合利用、海洋新材料等新興産業加快發展,是國家生物産業基地、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産業示範基地、海水淡化示範城市,海洋防腐、生物質纖維等新材料産業初具規模。
在秋日的董家口港區,雖然工地上挖掘機、運輸車還在往來穿梭,但它已成為一片“吸金”熱土。截至目前,港區已入駐的招商項目19個,總投資額超過700億元,其中摩科瑞原油及通用碼頭等3個項目的投資額均超過100億元。“港區的基礎設施快速推進及良好的發展前景,吸引了它們。”青島市董家口港區開發建設指揮部辦公室新聞辦主任陳世平説。
“一區一園”撐起“藍色矽谷” 構築領航科技興海“旗艦”
位於青島市即墨鰲山衛的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是國內在海洋領域內唯一一個國家實驗室,其標誌性建築綜合樓及高性能科學計算與系統倣真平臺已經在8月份投入使用,一期工程宣告完工。項目全部建成後,將成為我國海洋領域最主要的科技資源共享平臺、海洋科技創新成果基地。
據介紹,青島市正在打造的“藍色矽谷”分為“一區一園”。“一區”即藍色矽谷核心區,南起青島市嶗山科技城,北至即墨溫泉鎮沿濱海公路區域。“一園”即高新區膠州灣北部園區。
在核心區內,三個功能區目前正在佈局展開。科技創新驅動區重點建設科教、研發創新、海外歸國人才創業“三大組團”,成為藍色矽谷的智慧中樞、高技術産業發展的動力源。科技成果孵化及産業區建設嶗山生物産業園、青島國際創新園、國家(青島)通信産業園、青島創業園、青島新能源産業園等園區,成為科技成果孵化和産業培育中心。科技創新綜合服務區則為相關單位和人員提供完備的政務、商務和生活服務。
記者了解到,目前,除了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已經和青島市簽訂了協議,國家深海基地即將在年底具備開工條件,一批優勢産業項目正加快在“藍色矽谷”的實施步伐。
業內有關專家認為,打造“藍色矽谷”,其科技先行的示範作用、開放共享的科研平臺和産學研一體發展的業態,將成為國家走向深海遠海、科學開發利用海洋資源、提升藍色經濟層次的橋頭堡,成為領航中國科技興海的“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