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2日電(李宣良 謝波)北京時間2日17時05分,神舟八號飛船在飛行第24圈時成功實施第5次遠距離導引段變軌。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科研人員對飛船運行軌道進行了精確組合修正,使其進入距地面高度約330公里的近圓軌道,與天宮一號處在相同軌道面的交會對接點上。
神舟八號自11月1日發射入軌以來,分別在第5圈、13圈、16圈、19圈實施了4次變軌控制。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主任陳宏敏介紹説,遠距離導引段變軌控制,是實施交會對接任務的關鍵步驟之一。由於變軌控制頻繁、時間間隔短,空間環境複雜等因素,對短弧段定軌精度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採用高精度動力學模型和多種數據源融合的短弧段定軌方法,有效提高了測定軌精度。
專家詳解交會對接為何對神八實施5次變軌
新華社甘肅酒泉11月2日電(記者田兆運、李宣良)神舟八號飛船發射升空後,在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交會對接前,先後經歷了5次變軌,調整到處於天宮一號後下方約52公里處。
這一測控方案究竟是如何設計、又是怎樣實施的呢?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測控通信系統上升段主任設計師盧立常對此給出了具體答案。
盧立常解釋説,神舟八號飛船發射的窗口時間是根據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的運行軌道參數來決定的。在神舟八號發射之前,地面飛控中心先要對天宮一號實施調相控制,使它進入距地面343公里的圓軌道等待神八飛船。飛船發射前一天,通過地面飛控中心的控制,使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的姿態調整為尾部發動機朝前,對接機構朝後,迎接從後面追上來的神八飛船。
盧立常介紹,神舟八號飛船發射升空後,之所以要實施遠距離導引,其目的就是為了以合理的位置和速度來與天宮一號實施交會對接。在這一導引過程中,通過不斷調整,讓神八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處於相同的軌道面,達到同心共圓的目的,然後才能使其以相對合理的速度保證交會對接的正常進行。
“有一點需要指出的是,調整到合理的位置後,在實施交會對接時,一定要保證使其處於一個相對可測控時間較長的弧段來進行。”盧立常説,“正是綜合考慮到這些因素和要求,我們設計了對神八飛船5次變軌的方案。第一次變軌是第5圈的遠地點變軌以抬升近地點高度,之後是第13圈調整軌道傾角,第16圈近地點變軌抬高遠地點,第19圈變軌是為進一步圓化軌道,第24圈變軌是將前幾次的誤差進行一次綜合修正。通過這5次軌道控制,最終使飛船滿足與天宮一號進行對接的各項要求。至此,就完成了地面導引階段,最後在智利聖地亞哥站上空切換到神八的自主導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