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天然"不等於"無害"專家支招辨識化粧品成分標識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1月06日 20時15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1月6日電(記者 朱立毅)“凡是化學合成的就有害,天然就無害。這一觀點缺乏科學根據。”衛生部化粧品標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瑋6日在解讀化粧品成分標識時指出,化粧品的安全性與其成分是否天然,並沒有關係。

    深海提取物、天然植物配方……部分化粧品廠家抓住一些消費者迷信純天然的心理,在包裝上使用這些含糊其辭的成分標識。劉瑋指出,實際上,許多天然成分也具有毒性,也會對肌膚形成刺激性。而從工藝角度看,從天然原材料提取高精純度及穩定性的成分,也不可避免會用到化學溶劑和相應製備工藝。

    隨著國家質檢總局制定的《化粧品標識管理規定》進入執法查處期,這些含糊用詞將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應是化粧品的所有成分標識,且無論是自然成分還是化學合成成分,都要統一為標準的化學名稱。

    劉瑋介紹説,化粧品全成分標識,提高了消費者的知情權,但也讓消費者感到茫然和陌生,有一些成分很容易讓消費者誤解。例如維生素E規範後的標準名稱是生育酚,有些人就將其與“雌性激素”聯絡起來。其實它並不是雌激素而是一種抗氧化劑,具有保護機體細胞免受自由基的傷害、促進微循環、抗衰老等作用。

    此外,還有一些化粧品成分與工業品同名的現象,這也讓不少消費者擔心。“比如有消費者看到洗髮水標識有硅酮,就立刻聯想到硅酮玻璃膠(俗稱硅膠),害怕沾在頭上洗不掉。”劉瑋指出,“其實這是兩碼事。硅酮有多種衍生物,應用於化粧品已有半個多世紀。作為常用的頭髮護理成分,硅酮主要用於修護頭髮的毛鱗片,使頭髮柔軟、光滑,更有光澤。”

    化粧品的安全性與其各成分的使用量、使用方式以及化粧品中各種成分的相互作用密切相關。劉瑋指出,消費者不太可能了解化粧品生産中的各種技術環節,建議盡可能選擇信得過的生産廠家和品牌,同時要真正了解自己的需求並有針對性地選擇産品。

 
 
 相關鏈結
· 新華時評:整肅保健食品和化粧品行業刻不容緩
· 保健食品和化粧品安全專家委員會3日在北京成立
· 保健食品化粧品生産經營企業座談會在北京召開
· 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舉辦化粧品應急管理培訓班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