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11月23日電(記者楊皓、陳健)中國地質調查局23日組織地質專家來到“5·12”地震所處的龍門山地震帶,對四川省地質調查院承擔的龍門山地震帶1:25萬區域地質調查項目填圖工作進行質量檢查。專家認為,項目完成情況較好,達到預期效果。
據四川省地質調查院院長馮健介紹,四川屬於地質災害多發地區,特別是“5·12”地震時,山崩地裂、破壞巨大,引發了大量的地震地質災害、次生地質災害,後續影響巨大、持續時間長。這一調查項目的完成,將為四川地震災區災後發展、找礦突破、旅遊發展與規劃等提供基礎地質資料。
專家介紹,龍門山構造帶位於松潘——甘孜造山帶與揚子陸塊接合部位,屬松潘——甘孜造山帶前陸逆衝帶,西接青藏高原東部,東臨四川盆地成都平原,是我國最重要的地震活動帶之一。
四川省地質調查院基礎部主任付小方教授説,于2008年底啟動的龍門山地震帶1:25萬區域地質調查項目修測工作,修測總面積達78560平方千米,全部屬於“5·12”地震極重災區或重災區。這一區調項目重點調查北川——映秀斷裂、茂縣——汶川斷裂、平武——青川斷裂等重要斷裂和汶川地震同震斷層特徵,探討龍門山脈的新生代隆升過程及地震時空分佈規律;研究地質災害發育、分佈及其與區域地質構造條件的關係;調查汶川地震地質遺跡及地震對原有地質遺跡的破壞。
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金髮説,本次檢查主要集中在地質定位點是否準確、描述是否符合實際、原始資料是否真實可靠3個方面。目前已完成的各項工作均經過了自檢、互檢和抽撿三級質量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