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廈門創新社會管理:堅持民生優先 築牢和諧根基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2月17日 18時17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福州12月17日電(記者項開來、涂洪長)在全國五大經濟特區中,廈門市的經濟總量、人口規模都不是最高的,但廈門市在城市文明程度、社會和諧水平方面,卻始終走在前列,這得益於30年來廈門市不斷創新社會管理,打造文明和諧宜居之城。

    廈門的經驗在於,堅持民生優先,讓廣大群眾最大程度共享特區發展成果;堅持兩個文明並舉,努力提升城市文明素質;堅持民意為重,實現政府決策與群眾訴求良性互動。

    努力破解社會保障難題

    對於一個城市來説,民生為和諧之本,服務為管理之基。

    今年7月12日上午,廈門市在公房管理中心服務大廳簽訂首批保障性租賃房續租合同。2007年,大學剛畢業到廈門一家企業工作的林榮鋒,成為廈門市首批保障性租賃房住戶。林榮鋒今年續租了一套60.51平方米的保障房,租期從2011年8月到2014年8月。月租金為1049元,其中財政補助80%,個人支付僅209.8元。

    廈門在全國率先進行了社會保障性住房建設,並制定全國首部社會保障性住房法規,用法律手段護航保障房建設。首批保障性租賃房于2007年入住,截至目前,戶籍人口僅180萬人口的廈門,已建成併入住各類保障房2.4萬套,形成由公共租賃房、經濟適用房、保障型商品房、限價房等構成的多層次保障性住房體系,實現了低收入家庭住房應保盡保。

    長期以來,廈門由於自然條件和歷史原因,島內島外發展不平衡,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差距懸殊。對此,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于偉國提出,要加快島內外一體化建設,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讓全體廈門群眾共享特區發展成果。

    從2008年7月1日起廈門市所有農村居民都可參加醫療保險,所有參保農村居民刷卡看病。2010年7月,廈門市政府進一步出臺《關於完善城鄉居民一體化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建設的意見》,在原來住院基本醫療保險待遇一致的基礎上,統一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門診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實現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在醫療待遇上的均等化。

    截至目前,廈門市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24萬餘人,包括城鎮職工、外來員工、城鎮居民、農村居民、未成年人和大學生,全市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達到98%。

    “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在廈門初步實現。從2010年7月1日起,廈門市將具有廈門市戶籍但未參加現有各項基本養老保險和已年滿60周歲但未享受任何養老待遇的人群,納入養老保險範疇。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繳費年限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其中基礎養老金為每月200元,這一標準在全國屬較高水平。年滿60周歲的城鄉居民不需繳納任何保險費用就可以領取基礎養老金。加上廈門市已有的其他各類養老保險辦法,將使廈門市所有戶籍居民都能夠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實現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全覆蓋。

    去年,廈門市啟動實施了“民生工程戰役”,首批投入83億元,建設了146項民生項目。今年以慶祝和紀念廈門經濟特區建設30週年為契機,又推出30項惠民利民實事,包括實現城鄉義務教育完全免費、建設4萬套保障性安居工程等等,涵蓋了民生保障各個方面,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打造和諧宜居文明之城

    在城市評價的各項指標中,最讓廈門市民引以為傲的是城市文明素質。

    2005年廈門市以總分第一名成績榮獲首批全國文明城市,2008年繼續以“第一”的評分保持“全國文明城市”稱號。2010年全國城市公共文明指數測評,廈門市在省會城市和副省級城市中名列第一。

    在一手抓經濟發展的同時,一手著力抓精神文明建設,兩個文明“都要硬”,是廈門特區的一大特色。

    多年來廈門市堅持為民創建、全民創建,在創優良秩序、創優質服務、創優美環境上下工夫,努力深化群眾性創建活動,形成了社區創和諧、行業樹新風、村鎮共推進的基層創建格局。

    廈門市廣泛開展文明禮儀進基層活動,倡導文明出行、文明交通、文明旅遊、文明交往,組織廣大志願者上街糾正公共場所吸煙、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爭搶擁擠等不良行為。把和諧精神融入文明社區創建,推動活動經常化,每年舉辦“和諧鄰里節”活動,組織“和諧鄰里”歌手賽、十佳物業保安評選及各種形式多樣的“和諧鄰里”社區互動活動,營造鄰里和睦、和諧共處的人際關係。

    今年6月,廈門在全市每個社區成立志願服務工作站,深化關愛空巢老人志願服務活動,全市3500多名志願者和2100多名空巢老人結對幫扶,3.2萬名文明單位志願者常年參與關愛空巢老人志願服務活動。全市現有76支青年志願者服務隊、216家青年文明號“一對一”或“多對一”與59所農民工子女較集中學校進行結對,覆蓋3.5萬多名農民工子女。

    文明溫馨的城市,離不開優美舒心的自然生活環境。廈門市榮獲“聯合國人居獎”時,聯合國人居署這樣評價:“廈門市讓居民在健康的環境中擁有體面的家”。

    2010年,廈門全市污水收集和處理率達到90%,城市水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56天,環境空氣質量年優良率分別達97.5%。

    尊重民意科學決策

    廈門該引進什麼樣的項目?島內還要不要搞工業?失地農民如何實現生産生活“雙保障”?旅遊服務投訴如何落實反饋?面對社會轉型期帶來的新形勢、新挑戰,廈門市始終堅持以民意為重,從産業佈局到民生瑣事,盡可能謀求施政行為與群眾訴求的良性互動。

    廈門素有“海上花園”之譽,優美景致和良好生態一直是廈門人引以為榮之處。廈門市委市政府根據廈門的資源稟賦,將發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作為産業重點。“十二五”期間,廈門市提出要做強做大電子、機械、航運物流、旅遊會展、金融與商務、軟體與信息服務業六大支柱産業,第三産業被置於重要位置。曾經支撐廈門GDP相當比例的石化産業,不再躋身支柱産業之列。

    對於多數市民來説,他們的煩心事更多的是大排檔油煙擾民、公園成了練車場等“民生瑣事”,找誰投訴、如何解決就成了市民“氣順與否”的關鍵。

    從2006年開始,廈門市糾風辦聯合《廈門日報》創辦“監督在線”欄目,提供了一個群眾投訴、部門聯動解決、媒體監督警示的平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廈門日報》社大樓一層,廈門市糾風辦設立的行風評議接待室就設在這裡,每週一到週五上午,都有廈門市行風評議代表或特約監察員“坐鎮”接訪,市民群眾可電話反映或登門投訴。

    對於群眾的投訴,能立即解決的糾風辦協調相關部門迅速解決;需要調查的,糾風辦安排行評代表進行明察暗訪,記者隨同採訪,並在事情解決後刊發調查整改情況。將政府監察部門的專門監督、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結合起來,優勢互補,最大程度形成了監督的合力,維護群眾的利益。

    為了維護社會穩定、打造平安廈門,廈門市建立和完善了相關機制。針對矛盾糾紛多元多發的實際,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對糾紛解決機制進行規範,出臺了《關於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決定》。為了切實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矛盾糾紛的發生,出臺了《廈門市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辦法》。多年來,廈門市綜治工作綜合考評一直位居前列。2010年廈門市的群眾安全感達97.25%,對社會治安滿意率達95.21%,持續保持在較高水平。

    幾年來,廈門市共制定和執行涉及社會管理方面的法規規章65件,初步形成比較完備的社會管理制度體系。 

 
 
 相關鏈結
· 郝赤勇:加強創新社會管理 推進醫療糾紛調解工作
· 當代中國社會管理問題學術研討會在天津市舉辦
· 浙江省將積極探索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新路子
· 年終報道:2011創新社會管理的法治“關鍵詞”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