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 趙曉輝、陶俊潔)無論是對於業界還是投資者,新股發行審核一向充滿神秘感。近來,新華社記者獨家深入證監會發審現場,歷經數月,對此進行全程跟蹤。這也是證監會首次嘗試對媒體開放新股發行審核全過程。
在長達五個多月的時間裏,新華社記者參與了證監會發行部為擬上市企業召開的見面會、反饋會、初審會和發審會,全程跟蹤了新華保險的審核過程,並採訪了部門負責人、審核人員、申請企業和仲介機構,親歷了企業在證監會層層“受審”的上市必經之路。
對於任何一家準備上市的企業來説,改制、規範化、準備材料的過程不可謂不艱辛,但申請材料報送到證監會才真正是大考的開始。
見面會是證監會為讓企業熟悉發行審核標準和流程而專門開設的。在這一環節,已報送材料的企業與發行部負責人面對面,以十分鐘的時間展示自己的企業並講述上市的理由。在隨後的反饋和初審環節,證監會發行部對企業的申報材料進行預審,提出疑問,要求仲介機構核查,並形成初審報告,提交發審會。
而後,審核進入最為激烈和關鍵的環節——發審會。在發審會上,七名發審委委員經過40多分鐘的內部討論,形成問題單,隨後企業和保薦代表人進場就此進行答辯,用時45分鐘。之後,委員投票,當場宣佈審核結果。
經過多年的探索,現行的新股發行審核制度已經形成了“雙人審核、集體決策”等整套機制,力求交給投資者合格的企業,又不冤枉好的公司。
而這一審核過程也在不斷地從幕後走向臺前,接受各界的監督。從2003年發審委委員名單的公開,2009年創業板第一場發審會對媒體的部分開放,到去年開始的公佈企業被否原因,再到如今審核全程的開放嘗試,被視為證監會權力核心的發行審核過程正努力實現“在陽光下運行”。
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透露,目前正在考慮把擬上市企業的招股書預披露提前,以給公眾留出更多的時間,充分發揮監督作用。這體現了監管層推進新股發行審核透明化的一貫理念,也正是資本市場公開、公平、公正的應有之意。
特寫:走進發審會現場——新華保險發行審核實錄
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 趙曉輝、陶俊潔)這是一間普通的會議室,卻讓無數有著上市夢想的企業充滿嚮往和畏懼。能走進這裡意味著距離上市僅一步之遙,而在此産生的決策也將決定企業上市之生死。
11月16日不到8點半,七名發審委委員和兩名證監會發行部的預審員已悉數正裝落座。在位於金融街富凱大廈一層南側的這間會議室,即將召開關於新華保險上市的發審會。
距離正式開會還有一刻鐘,靜悄悄的會議室裏,委員們還在靜心做最後的功課,翻看初審報告、企業的招股書。
8點45分,作為七名委員之一的發審會召集人宣佈開始對新華人壽A股的發行申請進行審核,由委員們分別發表意見,提出問題。
“公司報告期內僅有半年滿足保監會償付能力充足率超過100%的要求,如果此次發行成功,對公司償付能力有何影響?如果未來償付能力依然不足,會被採取怎樣的監管措施?”第一位委員的問題就直指關鍵,這一問題後來被多位委員提到。
關於保監會和銀監會新政策對公司業務的影響也是委員們普遍關心的問題。2010年11月1日以及今年3月7日,這兩家監管機構兩次發佈相關規定,要求商業銀行的營業網點不能與超過三家保險公司合作,銀行保險合作協議須由商業銀行的總行與保險公司總公司統一簽訂。
“發行人保費收入渠道中銀行佔比較高,新政策出臺之後 2011年發行人的銀行業務在總收入中佔比降低。請説明發行人和相關銀行的協議簽訂進展及執行情況?”一位委員問道。
A加H同步上市、公司內控制度的有效性、土地房屋使用權的有效性、資金管理制度、退保金額增長的風險、分紅型壽險産品依賴性較大等問題都被一一提出。
在七位委員發言結束之後,召集人就此總結出了四個方面的問題,並徵求各位的意見。經過進一步的補充完善,問題單當場打印出來放到了給發行人預留的座位前。
9點30分,新華保險董事長康典攜兩名同事以及來自中金和瑞銀的各一名保薦代表人進入會場,現場氣氛開始變得緊張而有一種壓力感。
召集人宣佈:“現在請保薦代表人回答問題,可以不按先後順序,準備好後就可以開始回答,10點20分前結束。”
答辯式的過程並不是那麼輕鬆。保代回答問題時,委員隨時都會追問,比如關於公司內控,問題細到保代具體參與了哪些公司章程的修改。
召集人把握著發審會進程,以便合理分配時間,保證對於每一個問題都得到充分解答,又不糾結太久。
最後一個結合國內壽險業發展趨勢等談公司未來發展的問題,新華人壽董事長選擇了自己來回答。亂世接手又經歷了許多的坎坷,康典有很多話要説,從歷史遺留問題的清理,到公司內控和風險管理制度的完善,一直談到公司未來的發展戰略。
此時,嚴格掌握時間的召集人打斷了他,宣佈問題回答結束,並要求發行人在兩分鐘之內進行陳述。這時已經接近10點20分。之後,發行人、保代等退場,委員投票。
七八分鐘之後,工作人員請相關人士再次進場並宣佈:“新華人壽發行審核獲通過。”前後持續近兩個小時的發審會到此結束。
整個發審會的過程都有錄音存檔,記有委員意見的工作底稿也作為保密資料存留。所有這些,證監會工作人員都無權查看,只有當産生異議或問題時,才能由證監會紀委來調閱。
每週,如此場景都會在這間會議室上演。不同的委員,不同的企業,但一樣的運行模式下,同樣緊張的氛圍中,企業由此獲取A股市場的通行證或被拒之門外。
尚福林: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基本達到預期效果
新華社北京5月26日電(趙曉輝 陶俊潔 余智)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26日在此間説,我國已經建立了基本適應國情的發行監管制度,自2009年以來進行的兩輪新股發行體制改革也基本達到預期效果。
尚福林在證監會第十三屆主板發行審核委員會成立大會上説,近兩年的改革推動了市場約束機制的強化,也讓市場參與者明了了一級市場是有風險的。
他説,多年來,證監會積極改革完善發行監管體制機制,逐步建立了基本適應我國國情的發行監管制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改革發行體制外,保薦制度得以進一步完善,強化了保薦責任。證監會還完善了新股發行的初審工作機制,提高了審核質量。與此同時,進一步完善發審委制度,加強對發審委的監督管理。 >>>詳細閱讀
證監會就深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等答問
按照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整體安排,近日中國證監會就《關於深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和《關於修改<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的決定(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修改決定》)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就相關問題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記者:去年6月證監會推出了新股發行體制改革,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時間,請談一下前期改革的進展情況,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去年6月10日我會啟動了新一輪新股發行體制改革,這次改革繼續市場化改革方向不動搖,緊緊圍繞定價和發行承銷方式兩個關鍵環節,完善制度安排,強化市場約束。改革的方向是通過完善制度進一步強化市場約束,推動發行人、投資者、承銷商等市場主體歸位盡責,重視中小投資者的參與意願,使新股價格更能反映市場選擇,市場主體的行為更加慎重自律,促進長期理性投資。在具體實施上,按照分步實施、逐步完善的原則,分階段逐步推出各項改革措施,其中第一階段主要推出四項具體措施:完善詢價和申購的報價約束機制,設定最低申購的底限;將網下網上申購參與對象分開;網上單個申購賬戶設定上限;加強新股認購風險提示。 >>>詳細閱讀
朱從玖回應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等資本市場熱點問題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記者趙曉輝、陶俊潔)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主席助理朱從玖7日在接受媒體集體採訪時説,今年將完成IPO與再融資辦法的制定,從三個方面推動發行監管改革,並將研究爭取把突擊入股行為控制在合適的範圍內。
關於新股發行體制改革下一步的措施,朱從玖委員説:“目前還沒有準確的概念,但存量發行、詢價機制的進一步優化、由承銷商推薦機構參與到新股認購等都在考慮範圍之內。而未來新股是否還像現在這樣容易發出去也值得在發行體制改革中予以考慮。” >>>詳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