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12月19日電(記者 鄧華、張雲龍)“過去都説種一棵樹就是往‘綠色銀行’裏存一筆款,但取不出錢來,農民過著窮日子搞綠化;自從林權改革以來,滿山遍野的樹木有了主人,農民也從中得到了實惠。” 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牛古吐鄉林業站站長徐衛平説。
正值隆冬時節,敖漢大地一夜雪舞。記者一路行來,但見公路旁、村莊裏、山丘上、溝壑間被層層疊疊的密林瓊枝裝扮得分外靈動嫵媚。
牛古吐鄉浩雅日哈達村農民李彩花2004年分到了10畝集體林地,又以每畝200元的價格承包了60畝林地,期限20年。承包後,一家人將原來的楊樹逐步更新為速生楊。
李彩花指著村頭的一片樹林説:“一畝地大約能種50棵楊樹,一棵樹就是年景差點也能賣30元左右,這在幾年後就能帶來一筆不小的收入。家裏還在林下間種了30畝雜糧,僅此每年能增加1萬多元的收入。”
敖漢旗地處我國科爾沁沙地南緣,在自然條件極度惡劣的情況下,全旗數十萬幹部群眾經過40多年的辛勞,人工造林面積超過500萬畝,植被覆蓋率達42.7%,創造了人類改造沙漠、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奇跡。曾經風沙肆虐的敖漢旗,如今成為京津地區和環渤海經濟圈的重要生態屏障。
然而,多年來由於大部分林地由集體統一經營,産權不明晰、經營管理粗放、經濟效益差等問題日益突出,生態建設面臨新的挑戰。
2004年,敖漢旗率先在內蒙古進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在不改變林地用途的前提下,允許農民進行林地經營,一舉開啟了“綠色銀行”的大門,給農牧民開闢了一條增收新渠道。
目前,敖漢旗在514.06萬畝集體林地中,確權到戶503.14萬畝,佔集體林地面積的98%。以家庭承包經營方式確權到戶366萬畝,家庭承包率達71.2%。
敖漢旗還建立了自治區首家縣級林業要素市場,開展林權登記、林木資産評估、林權流轉交易、林權抵押貸款等綜合性服務,盤活現有林地和林木資産,促進森林資源向資本轉變。近兩年來金融機構發放林權抵押貸款達到540萬元。2010年以來,全旗依法流轉林地面積6萬畝,流轉金額達2400萬元。
據敖漢旗林業局副局長蔡玉軒介紹,全旗約有300萬畝林地被列入國家和地方的公益林保護項目,項目區農民從中可以拿到2000多萬元的補貼。
據統計,實施林權改革工作以後,敖漢旗農民來自林業的收入從2005年的268元提高到2010年的822元。全旗活立木蓄積量625萬立方米,林木總價值34億元,産權到戶使農民增加了一筆財産性收入,相當於人均在綠色銀行存有保值儲蓄7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