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新華社記者 劉羊旸、董峻)日前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三農”發展進入又一個“黃金期”。專家分析認為,這個“黃金期”的最重要最突出的標誌則是我國糧食生産實現“八連增”、農民收入實現“八連快”。
數據顯示,我國糧食從2004年恢復增産以來,8年累計增産2810億斤,年均增産350億斤,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增産幅度最大的時期之一;8年單産提高55.6公斤,年均提高7公斤,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單産提高最快的時期之一。
特別是,2011年我國糧食生産實現了“四個首次”:即首次邁上11000億斤的新臺階,首次連續5年穩定在10000億斤以上,半個世紀以來首次實現連續8年增産,糧食人均佔有量首次達到850斤的新水平。
“縱向看,這在我國糧食生産的歷史上是不多見的。橫向看,也高於同期世界糧食平均增産水平。”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國強説,2004年至2011年,我國三大糧食品種(稻穀、小麥、玉米)增産幅度年均3.12%,超過1978年到新世紀初的年均增産幅度2.28%的水平,比同期世界同類品種生産年均增幅2.12%高出1個百分點;我國三大品種單産年均增長1.69%,而世界同類品種同期單産年均增長1.13%。
在糧食連年豐收的同時,我國農民收入實現連續八年較快增長。尤其是2011年,預計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6900多元,實際增長10%以上,增幅再次超過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是1985年以來增速最快的一年。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我國農業農村經濟在災害重、挑戰多的情況下,仍然實現了糧食生産“八連增” 、農民增收“八連快”,這是中央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不斷完善、農業基礎不斷加強、農村改革不斷深化的新成果。
2004年以來,中央連續下發了八個一號文件,出臺了一系列直接有效的強農惠農政策。中央財政用於“三農”的支出從2004年的2626億元快速增加到2011年的1萬億元左右,年均遞增21%。
其中,糧食始終是這些強農惠農政策的重中之重。政策支出的著力點主要放在提升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和調動地方政府抓糧與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上,其中尤以農業補貼政策最為突出。8年來,稻穀、小麥、玉米三大糧食品種的種植面積不僅保持了穩定,而且年均增加1.41%,這充分顯示中央出臺的各項政策對促進糧食穩定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農業部不久前已確定,2012年要千方百計使糧食産量穩定在10500億斤以上、農民收入增幅保持在7.5%以上。一些專家認為,要實現這樣的目標還將面臨嚴峻挑戰——糧食“八連增”後,産量基數高、資源約束日益凸顯,氣候條件存在很大不確定性,農業防災減災壓力加大;目前糧食生産的資源要素已繃得很緊,繼續擴大種植面積的空間有限,繼續提高單産的難度很大。
同時,中小企業發展困難增多、出口環境惡化,可能從就業人數和工資水平兩方面影響明年農民工資性收入;依靠農産品價格增收,依靠農民外出務工增收,形勢都不容樂觀。
如何保持增産增收的良好勢頭?程國強説,要抓住“黃金期”這一重要歷史時期,必須要處理好四個關係:一是怎樣使農民在糧食增産中得到實惠,持續提高農民種糧務農積極性。二是如何使主産區産糧不吃虧、地方經濟能發展,有效調動地方重糧抓糧的積極性。三是怎樣進一步完善政策,增強政策的針對性、指向性和有效性,使政策支持持續發揮糧食生産穩定發展的支撐作用。四是如何建立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基本機制,要依靠科技提高單産,依靠投入改善生産條件,進一步增強糧食和主要農産品供給保障能力。
韓長賦説,今年將進一步創新思路,強化責任落實、強化政策扶持、強化措施到位,鞏固方方面面齊心協力抓糧食的好局面。對糧食增産多、貢獻大的大省大縣繼續加大工作激勵和政策支持,調動地方政府、農技人員和農民群眾積極性。
同時,堅持多措並舉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大力發展優勢特色産業,提高農業生産效益,促進農民務農收入穩定增長。加快發展鄉鎮企業,推動落實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增強吸納農民工就業能力和縣域經濟活力。積極推進休閒農業等農村二三産業;實施農民創業就業培訓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