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18日電(記者 張毅、王敏)面對國際船舶市場持續低迷,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增強科技創新、加快調整産品結構,在海洋工程裝備、高技術船舶研發建造領域,以及主流船型優化方面,取得了多項“零”的突破。
2011年,中國船舶工業三大指標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以載重噸計分別在6800萬噸、3700萬噸、1.6億噸左右,繼續居全球首位。我國總造船産能雖然世界領先,但在高端船舶研發和製造方面,與世界造船強國日本和韓國還有一定差距。
作為中國船舶工業的領軍企業,近年來,中船集團劍指高端,立足自主創新,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優化現有能力,引領市場需求,在海洋工程等領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海洋工程裝備製造的新突破
2011年,中船集團在海洋工程裝備建造領域接連取得突破,為做強轉型奠定了堅實基礎。我國自主建造的世界最先進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海洋石油981”號于去年年底建造完工,並投入使用。作為我國海洋石油工業和船舶工業的標誌性工程,該平臺建造經過了眾多高端技術和設備複雜集成創新。其交付標誌著我國大型海洋裝備建造水平邁進世界先進行列,對實現國家能源戰略、維護國家海洋權益都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國家《船舶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明確指出,到2015年,我國海工裝備製造業銷售收入要達2000億元,國際市場份額超20%。重點圍繞深水油氣田在勘探、開發、生産、服務、儲存和運輸五個核心環節的裝備需求,突破深水裝備關鍵技術,實施深水鑽井船、深水超大型浮式生産儲卸裝置(FPSO)、深水半潛式生産平臺、海上風車安裝船、浮式液化天然氣生産儲卸裝置(LNG-FPSO)及其關鍵設備等重大創新項目,形成自主設計建造能力。
作為中國造船業的主力軍,近年來,中船集團瞄準高端,緊抓海工裝備市場需求熱點,積極儲備人才技術,開展自主研發和技術集成創新,海工裝備産品不斷豐富。去年,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除交付了“海洋石油981”號外,還先後交付了亞洲首艘新一代12纜物探船“海洋石油720號”、全球首艘集鑽井、水上工程、勘探功能于一體的3000米深海勘察船“海洋石油708”號等一系列重點海工裝備,並成功承接了國內首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並將完整建造的2+2艘鑽井船項目,在這一領域實現了多項突破;全年海工業務實現銷售收入23.7億元,同比增長近50%,接單額達69.2億元。目前,該集團已經完成了自升式鑽井平臺、半潛式鑽井平臺、鑽井船、深水物探船、深水勘察船等重點海工裝備的産品系列研發,正在逐步形成從勘探鑽井到開採生産、運輸的海洋工程裝備産品産業鏈,並向世界知名海洋工程裝備總承包商持續邁進。
摘取“皇冠上的明珠”
通過自主創新,在以大型LNG船、萬箱以上級集裝箱船等為代表的高技術難度、高附加值船舶領域迅速形成能力,實現批量建造和出口,獲得市場認可,是中國船舶工業競爭力提高的重要象徵。2011年,中船集團在雙高船建造和技術研發領域實現了多項突破,樹立了品牌。
LNG船是在常溫産壓下運輸零下163攝氏度液化天然氣的特殊船舶,技術長期以來被國外少數船廠壟斷。中船集團“十年磨一劍”,于2008年造出了中國首艘14.7萬立方米LNG船,不僅成功摘下了這顆被譽為世界造船“皇冠上的明珠”,而且實現了批量建造。在此基礎上,該集團近年來加大了LNG船研發及系統集成創新的力度,緊密跟蹤市場需求,適時推出了16萬立方米、17.2萬立方米、17.5萬立方米、22萬立方米4型大型LNG船。付出總會有回報,去年1月15日,該集團成功與美國埃克森·美孚公司和日本商船三井株式會社簽訂了4艘其自主研發的17.2萬立方米LNG船建造合同,實現了中國自主研發LNG船出口“零”的突破。
建造萬箱級以上超大型集裝箱船是造船強國的重要標誌。基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降低營運成本考慮,船東對大型集裝箱船越來越青睞。去年,中船集團公司交付了我國自主研發的裝箱量最多的8888箱超大型集裝箱船“東方北京”號,並成功接下了4艘由我國自主研發的萬箱集裝箱船訂單,使中國成為全球少數幾個能夠自主研發建造萬箱以上級超大型集裝箱船的國家,極大地提高了中國在世界造船業中的地位。目前,該集團已經完成了13000箱集裝箱船的開發,並在加緊研發16000箱、18000萬箱等更大的船型。
另外,中船集團公司還加快推進新型超大型挖泥船、大型液化石油氣船、大型客滾船、大型汽車滾裝船、極地破冰科考船等高技術船舶的開發工作,為未來訂單承接奠定堅實基礎。
實現主流船型優化突破
適應國際造船新標準,加快推進散貨船、油船、集裝箱船等主流船型的升級換代是我國船舶工業“十二五”時期的重點發展方向。
在全球節能減排呼聲日益高漲、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市場需求快速轉換的大背景下,近年來,中船集團公司加快了主流船型優化和技術開發速度,不斷在提高船舶先進性、經濟型、安全性、環保性、靈活性和適應性方面苦下工夫,著力打造有亮點、有特點的“精品船型”,推出了一批符合市場需要和新船能效設計指數(EEDI)等國際新規則、新規範的産品。2011年,該集團從市場普遍需求出發,依託整體技術實力,根據不同船東的特殊需求,新開發三大主流船舶3型、優化15型,獲得市場認可和好評,其自主設計開發並深入優化的“江南型”巴拿馬型散貨船、“江南型”好望角型散貨船、外高橋30.8萬噸超大型原油運輸船等一系列産品在市場上享有很高聲譽。
中船集團總經理譚作鈞對新華社記者表示,科技創新是中國船舶工業開拓市場的槳櫓,科技創新是中國船舶工業轉型騰飛的翅膀。下一階段,中船集團將進一步提高在高技術船舶領域和海洋工程領域的國際競爭力,實現中國船舶由大到強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