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3日電(記者 廖翊)“做夢也沒想到能和自己喜歡的藝術家面對面”;“這是我們有生以來看到的最精彩的演出”;……
從2011年底到2012年春節期間,中國文聯“送歡樂、下基層”公益性惠民文化活動全面鋪開。藝術家所到之處,涌動著歡樂浪潮,澎湃著溫情暖流……
迎進太陽,播撒溫暖
北緯48度15分42秒,東經134度40分32秒。中華人民共和國黑龍江省撫遠縣烏蘇鎮,中國最早迎接太陽升起的地方。2012年1月1日清晨,參加“送歡樂、下基層”的藝術家與中俄邊防哨卡的戰士們一起,共同升起“東方第一哨”新年第一面國旗。
鮮艷五星紅旗,在零下30多攝氏度的嚴寒中,在雄壯的國歌聲中,迎著新年的第一縷陽光,冉冉升起在祖國最東方。
在這一特殊地點、特別時刻,歌唱家一曲《我把太陽迎進祖國》,激蕩著所有邊防官兵和藝術家的心。“《我把太陽迎進祖國》唱得我們心裏暖暖和和的!”“東方第一哨”第23任哨長陳國良激動地説。
“參加了很多升旗儀式,這次最為不同,深刻體會到常年駐守在這裡、趴冰臥雪的官兵們是多麼偉大。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能夠來到這裡慰問演出,是多麼幸運!”著名曲藝演員牛群非常動情。
在黑瞎子島,駐守部隊不足10平方米的學習室成為藝術家表演的舞臺,唱歌、朗誦、曲藝、魔術、書畫……精彩的節目一一登場。
“這是黑瞎子島上的戰士們看到的首次慰問演出,是對我們最大的鼓舞和支持。”部隊政委曲道成説。
極端的嚴寒,封凍不了藝術家的熱情。結束了對邊防官兵的慰問演出,藝術家們馬不停蹄地趕赴同黑龍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民族村看望赫哲族伊瑪堪傳承人,為他們送去慰問品和節日祝福。
到基層去,到最需要藝術家的地方去,成為藝術家們的自覺選擇。
1月7日,迎著2012年北京第一場細雪,中國文聯組織中國書協藝術家們慰問一線工作的北京朝陽交通支隊,30多名知名書法家熱情地為一線交警送春聯、寫作品,傳授書法知識,展示書法藝術,豐富民警精神生活。春節前夕,他們又來到北京城建集團地鐵八號線沿線回龍觀建築工地,以贈送書法、春聯的方式,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給為首都建設作出貢獻的建築工人。年前,中國書協藝術家們還來到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慰問幹警,並向服刑人員贈送文具和字帖,鼓勵他們好好學習。
“書法對於提高個人修養和素質、對於未成年服刑人員的自我改造具有重要意義。此次書法家們來到高墻內和服刑人員互動,對他們的改造將會起到促進作用。”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所長董世珍表示。
貼近民眾,回饋沃土
1月14日晚,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錦雞文化廣場,中國文聯、中國影協主辦的“百花放映·情係丹寨”大型文藝晚會暨電影《楊善洲》放映活動在此舉行。百花放映公益活動愛心大使,中國影協副主席、《楊善洲》主演李雪健親臨現場,代表中國文聯、中國影協向丹寨縣贈送了100場紅色經典電影。
多年來,中國文聯“送歡樂、下基層”活動不斷得以豐富與完善,活動開展日益紮實,內涵日趨豐厚,與大地、民眾的貼近愈加緊密。
去年底,中國攝協按照中國文聯的部署和要求,先後組織兩批由攝影家組成的慰問小分隊,分別赴革命紀念地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貴州省遵義市開展“送歡樂、下基層”活動。在西柏坡,攝影家們來到當年董必武的老房東、村民閻青海家,為他們拍攝“全家福”。在貴州遵義,中國攝影金像獎得主黑明、王爭平等專程到醫院看望97歲的老紅軍王道金,在病床前為他拍攝四世同堂的全家福。
期間,中國攝協還分別在西柏坡和遵義舉辦《人間正道是滄桑》攝影展覽活動。展覽以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建黨90週年3個歷史節點,展現各個紅色紀念地百姓生活的變遷。還安排了攝影講座和輔導,許多影友從幾百公里外開車趕來聽課。
“送歡樂、下基層”活動不僅豐富了民眾文化生活,還有力促進了當地文化事業發展。
去年底,第八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蹈比賽在貴陽市舉辦期間,中國文聯、中國舞協組織舞蹈藝術家赴貴州省安順市平壩縣慰問演出。
第八屆中國雜技金菊獎暨中國·寶豐第五屆魔術文化節剛剛落幕,中國文聯、中國雜協就組織眾多藝術家“送歡樂、下基層”來到“魔術之鄉”河南省寶豐縣,助燃著當地人民對魔術藝術的熱情。
在戲劇大師曹禺故鄉——湖北潛江,中國文聯組織中國劇協梅花獎藝術團前來慰問演出。梅花大獎獲得者尚長榮、裴艷玲、顧薌等11個劇種的20余位戲劇表演藝術家,同臺演繹曹禺名劇名段,大大提升了曹禺故鄉的美譽,增強了當地民眾的文化自豪感。
“藝術來源於民間,‘送歡樂、下基層’活動讓藝術回到了民間。文藝工作者深入基層慰問,彰顯了藝術服務人民、百花回報沃土的意義。”中國民協分黨組書記羅楊表示。
互為滋養,茁壯藝術
“沒有中國文聯、中國音協組織的‘送歡樂、下基層’活動,我這輩子連見到閻維文老師的機會都不會有。我真是太幸運了!”與閻維文同臺演唱完歌曲《母親》的廣西籍打工者黃煥禮走下舞臺,十分激動。
去年12月2日,中國文聯、中國音協“送歡樂、下基層”活動來到廣東東莞塘廈鎮慰問演出。宋祖英、閻維文、張建一、張也、丁毅、呂繼宏、鄭咏、袁晨野等著名歌唱家與打工群眾同場歡歌的情景,留在當地每一個人心中。
“送歡樂、下基層”何以成為深受各地群眾歡迎、影響深遠的品牌,在於其真正走進基層、走近群眾、與民同樂。這一活動不僅給基層民眾送去了歡樂,也使文藝家獲得了更加廣闊的人生舞臺,開闢了深入生活豐富創作的新渠道。
此次東莞塘廈鎮慰問演出期間,中國音協鄭重為當地挂上了“中國農民工歌曲創作基地”牌匾。中國音協分黨組書記、副主席徐沛東表示,我們來到這裡不僅是送文化還要種文化,我們要在這裡舉辦培訓班,為農民工寫歌唱歌,還要組織農民工歌曲大賽。
“藝術家只有真正把兩腳紮在生活之中,紮在群眾中間,作品才有鮮活的生命力。”音樂家車行深有感觸地説,“生活是一切藝術創作的源泉,文藝工作離開了生活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即使産生了作品,那也是蒼白的,是沒有靈魂的。”
重慶攝影家協會主席馮建新表示,通過“送歡樂、下基層”攝影活動,深深感到作為攝影家,一定要用心去貼近百姓,貼近生活,一定要鏡頭朝下,為創造世界的最普通的人照相。他介紹,將策劃搞一個《重慶好人》大型人物肖像攝影展,將這些年當選感動重慶人物、重慶道德模範的事跡以肖像拍攝方式進行展示。
“‘送歡樂、下基層’拉近了藝術家和觀眾的距離。群眾需要藝術,藝術更需要群眾。”長年堅持下基層為群眾演出的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曲協主席劉蘭芳説。